榆林市扎实推进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筑牢“安全网” 产业更兴旺
动物防疫员在为牛场消毒。 延丹 摄
记者 魏丽娟 延丹
2021年以来,榆林市各级农业农村和畜牧兽医部门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完善动物防疫体系,改进动物卫生监管水平,全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有力守护了群众饮食安全,保障了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先做防疫 再发羊财
横山区马家梁村有着悠久的养羊传统,全村共饲养陕北白绒山羊15000只,年出栏羊子5000只,人均纯收入达18056元。村民念羊经、发羊财,动物疫病防控意识与日俱增,每周全村羊圈都会消毒一次。秋冬季防疫任务较重,村民们积极配合防疫员给羊子打针、喂药,生怕落下一只羊,日常养殖过程中,经常向防疫员请教学习,严格完成强制免疫。
2021年12月30日,动物防疫员马如具来到村民马增政的羊圈,为羊羔佩戴耳标,马增政一边帮忙抓羊,一边热情谢道:“这一年辛苦你啦。”
马增政一家养羊100多只,他坦言,防疫是最当紧的事。“过去人们常说‘家有百万,带毛的不算’,主要是因为防疫做得不好。现在不愁了,自己的防疫意识也提高了,防疫员认真负责,养羊没有亏损,收入特别好。”马增政谈起这几年的发展,喜不自禁。
“养好这一大群羊,防疫必须做好,一个环节都不能少。”马如具告诉记者,近年来,横山区建立畜牧产品溯源体系,对防疫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留一丝隐患 打牢产业根基
作为榆林市知名的湖羊龙头企业——陕西新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对疫病防控也是格外重视。
在该公司,记者穿上消毒后的崭新工作服,套上塑料鞋套来到消毒间,白色的消毒雾气充斥在整个房间内,连眼镜片都蒙上了薄雾。
“无论是哪个分场,消毒制度是一样的,因为陕北冬季寒冷,车辆无法消毒,因此我们场区不允许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和工作工具也不得出场,确保不把疫病放进来带出去。”第二分场场长史凯先介绍说。
当下,第二分场存栏3万只湖羊,场区坚持隔一天消毒一次,消毒药物的使用实行国家标准。防疫技术人员和兽医人员每天都会观察羊子的健康情况和检查可疑病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和养殖散户不同,该公司不仅完成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接种,还为羊子接种了更多需要自费的疫苗。同时加强牲畜饲养管理,给羊子全部佩戴电子耳标,从出生开始,羊子接种的疫苗、得过的病、用过的药,扫一下二维码就一目了然,皆可溯源。
“我们一贯坚持的理念就是防大于治,2021年羊子成活率非常好,产羔率在2.13,羔羊成活率在98%,领先于国内同行,是非常骄人的成绩。这主要归功于我们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防疫手段。”史凯先说。
严查各个环节 确保防控质量
随着元旦、春节两节相继来临,各种畜禽调运频繁,动物疫病风险明显提升。为有效阻断疫病传播途径,消除隐患,榆林市各级各地狠抓秋冬季疫病防控工作。
榆阳区小纪汗区域畜牧兽医工作站承担着马合镇、小纪汗镇和岔河则乡的动物防疫工作。三个乡镇畜禽养殖量大,是榆林市知名的畜牧大镇,区域内仅养殖散户高达5469户,仅羊子饲养量达31.6万多只。
2021年以来,该站依靠党员干部及村级防疫员,对猪瘟、口蹄疫、小反刍、布鲁氏杆菌、禽流感等疫苗做到应免尽免,免疫标识佩戴率达100%;投放5台消毒机,为过往贩运生猪车辆清洗消毒;扎实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要求调运的湖羊全部做布病血检、出省商品猪严格做好非洲猪瘟抽检;为养猪村庄发放防疫物资价值近七万元,保障全区域动物没有发生重大疫情。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剑介绍,2021年,中省市县累计投入动物防疫资金4514.3万元,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通过采取市县领导包片、技术干部包县工作机制,榆林市秋季集中免疫工作全部完成,累计免疫各类畜禽3060.68万头只,免疫密度均在99%以上,挂标率均在90%以上,“先打后补”试点工作整体进展良好。榆林市开展非洲猪瘟疫情专项监测排查,全年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保持稳定,动物卫生监管百日行动专项行动有序推进,榆林市经指定通道运输车辆显著增加,未发现外省生猪进入榆林市屠宰场。“陕西智慧动监App”备案养殖场和散养户26570个。
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形下,为了避免叠加发生动物疫情,榆林市各级农业农村和畜牧兽医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谋划,筑牢安全屏障。“我们将严格按照动物防疫工作要求,不断加强畜禽养殖、屠宰、运输各环节动物疫情监测排查,强化动物卫生监管,确保双节期间动物疫情防控稳定,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李剑表示。
新闻推荐
陈世琴(右)给病床上的大哥吴换堆喂饭。吴光明摄通讯员吴光明核心提示古语说:“谁无兄弟,如足如手。”横山区韩岔镇毕家堡村村...
横山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