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促农增产增收
记者 王疆瑜 李志东
近年来,榆林市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决策部署,积极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落实,多措并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为榆林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
此前,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无定河南岸的2000多亩坡耕地,因农业机械使用难度大,加之大量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务工,一度陷入撂荒局面。2020年,该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集体经济合作社+经理人”生产经营模式,利用地膜渗灌技术种植了1000亩抗旱能力较强的香谷,实现了撂荒地上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即便去年遭遇了较为严重的旱情,我们的香谷也取得了亩产287公斤的好收成,千亩土地实现规模效益102.57万元,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进一步调动了村民种粮的积极性。”驼燕沟村委会主任李树岐说。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原有土地细碎、分散、撂荒的局面,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据统计,2019年以来,榆林市共有200余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能力和水平,同时项目区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农田灌排和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北部风沙草滩区、南部丘陵地区项目区道路通达率分别达到100%、90%,榆林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聚焦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实行田、水、路、林、电等综合配套措施,使项目区达到了‘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效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榆林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科科长慕小磊说。
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4年前,榆阳区鱼河农场因缺乏灌溉设施,近3000亩土地同样也被撂荒。2019年,该农场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实施了国内先进的智能水肥一体灌溉系统,不仅实现了农田的高效节水灌溉,还全面降低了人工成本。
“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我们的水肥管理更加精准,形象地说就是由传统的浇地变为了‘浇作物’。”鱼河农场场长陈飞表示,2021年项目区马铃薯亩均产量在5000公斤左右(较常规滴灌增产20%),每亩实现降本增效约950元。
“近年来,榆阳区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北部风沙草滩区和南部丘陵区主导产业用水需求,实施了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工程,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农业耕作面源污染。”榆阳区农田水利综合开发中心主任王惠说。
节水灌溉工程的全面实施,还有效提升了榆林市农业生产的抗灾减灾能力。据统计,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0.57,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可助力旱地玉米增产30%以上。2021年在遭遇大面积旱情的情况下,榆林市粮食产量仍保持在260万吨左右。
新闻推荐
近日,横山区石湾镇中心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用脚步丈量生命精彩,用意志谱写人生辉煌”的远足拉练活动。拉练全程约11公...
横山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