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干事 能干事 干成事 第一书记王强:打造“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

三秦都市报 2019-07-29 02:10 大字

王强走访贫困户王强为贫困家庭孩子购买赠送学习用品王强查看村子受灾情况2014年,根据榆林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统一部署安排,榆林市榆神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结对帮扶榆林市横山区高镇冯家峁村。同时,选派榆神工业区纪检监察局副局长王强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组建驻村工作队。本着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态度,工作队用行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精准规划、精准施策,共同“念”起脱贫致富经。

投入1020万元改善基础建设

冯家峁村位于高镇南15公里处,距横山城区72公里。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大沟深,全村369户1294人,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产业单一,农民收入主要为外出务工。

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226人,截至2019年,在册贫困户3户3人。贫困人口发生率0.23%。2019年计划脱贫3户3人。

驻村后,王强针对冯家峁村村委班子缺乏凝聚力、观念陈旧、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差等问题,指导成立了村扶贫临时领导班子,完成了扶贫规划与实施的相关细则。

“通过多次开会、私下谈心引导,让两委班子能共同围绕扶贫工作发力,一有时间,我就拿上礼品看望慰问村老党员和困难群众,通过德高望重的老人,引导村民信任我们工作队,配合我们。”王强回忆。

稳定了人心,王强及工作队就村基础建设方面开始大刀阔斧地改建。

王强通过所在单位筹集资金30万元,在横山区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累计投入1020万元,完成通村水泥路12公里,大小桥涵9座,生产道路42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新修人饮场窖31处,高抽泵站5处,人饮工程实现全覆盖;实施了新农网改造工程,使电力入户率达到100%;新建移动信号塔1座,广电、电信宽带入村;新建文化广场一座,标准化卫生室1个,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也为下一步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远志种植面积达1500亩

按照“扶持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片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王强充分利用冯家峁村山地资源,引导群众在荒山荒坡地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业。由榆神工业区管委会出资,并以“以奖代补、先种后补”的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带动村民积极性,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推脱贫攻坚。

2017年7月,王强邀请植物学专家来村调研论证中草药种植可行性;2017年12月,邀请“京东学院”特色农业专家进行“京东扶智进万家”培训,把脉特色农业打造。通过“请进来”方式,全村有了发展中草药的念头,随即成立了冯家峁村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

2018年3月,王强组织扶贫工作队带领村支部书记、主任、合作社负责人赴北方最大的中草药集散地河北省安国市进行考察,走访了大量的种苗公司、药材收购公司,并实地观摩了河北省中草药种植示范村霍庄村的中草药种植。

2018年,王强通过榆神工业区管委会筹集产业扶持专项资金12万元,引导村民种植各类中草药804亩,其中远志440亩,黄芪、文冠果、贝母、知母、射干等364亩。依据《横山区高镇冯家峁村中草药产业扶贫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向符合条件的78户中草药种植户进行奖补,并对全村7名中草药种植先进个人、3名致富带头人进行表彰奖励,共计奖补资金53950元,扶持中草药种植合作社2万元。

王强告诉记者,本着将冯家峁村打造为“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为目标,通过不断的摸索调研,发现只有远志产量高、目前种植数量大,而且市场供不应求。“下一步村里将重点种植远志。”王强说。

王强为此算过一笔账:按照在山地种植远志(3年生长周期),以亩为例,第一年种子和除草剂投入800元;第二年通过远志种子收入1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200元),收益2000元;第三年通过远志种子收入25公斤(每斤市场价200元),收益5000元……以此类推,三年下来能收益20200元(去除人工挖根费用和第一年投入种子和除草剂投入费用),平均每年每亩收入6733.34元。

截至目前,全村种植远志户有87户,种植面积达1500亩,2019年出售远志根15吨,收益45万元。

同时,王强再次通过所在单位筹集产业扶持专项资金40万元,用于奖补村民远志种植项目。

21名机关党员结对帮扶

“如果说产业扶贫是基石,那么志智双扶便是能脱贫不返贫的灵魂。”王强说。

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王强带领工作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大学生”主题走访活动。走访中,王强通过向社会众筹款物约1万多元,向乡镇府申请临时救助,使得村里两名贫困户的孩子顺利上了学。

向榆神管委会争取22000元贫困大学生帮扶资金,对该村5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在捐资助学的同时,更关注资助对象的成长成才。2017年7月1日,王强同该村鲁军任的帮扶责任人、榆神工业区人事局局长王瑞明,一起前往鲁军任就读的西北政法大学进行走访、关怀,鼓劲鲁军任学好知识掌握本领,用知识为家乡和家庭作贡献。

从2016年开始,王强组织工作队有针对性的建好一户一档精准识别贫困户,详细记录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愿望、家庭收入等情况,因类因人施策。确定21名机关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其中副县级领导10名)。

三年来,王强通过不断深入调研,开展结对帮扶,制订脱贫计划,并根据致贫原因逐项进行破解。截至目前,结对帮扶21户贫困户均已脱贫,其中集中安置3户,异地搬迁1户,其他搬迁2户,大病报销均超过95%,因学致贫的3户全部实现就业,其中贫困户鲁军任于2018年考取省公务员。

2019年,王强通过开展“扶贫助力在行动,夏日送药暖人心”活动,争取到“江苏扬子制药有限公司”共计10842.70元捐赠药品,为在家村民免费赠送药品。

计划新推梯田1000亩种植远志

2014年以来,在王强及工作队的努力下,榆神工业区管委会获得“2018年度榆林市社会扶贫先进集体”;驻村工作队被横山区委、区政府评为“2016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张涛、周攀两名工作队员分别获得“榆林市2015、2017、2018年度干部驻村扶贫工作优秀驻村干部”;王强本人被评为“榆林市2017年度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优秀第一书记”,“榆林市2018年度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并在2015、2016、201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公务员并记三等功,2019年更是由于扶贫工作的突出表现获得“榆林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冯家峁村村民都说,是王强和工作队的付出,让他们的“烂包”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仗虽然暂时打赢了,但在我看来,冯家峁村下一步发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村里劳动力外出、土地分散、土地搁荒的问题,仍然是制约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对于村里下一步如何发展,王强信心满满,“通过调研协商,下一步我们计划新推梯田1000亩,发展宽幅梯田远志种植,机械化作业,提高亩产,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更有利于土地流转。修建远志加工车间,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更多的务工人员返乡发展种植产业。”

本报记者刘美

新闻推荐

痛心! 灞河边捞鱼 父子不幸溺亡 省教育厅等多部门发暑期安全倡议:安全隐患第一条就是防溺水事故

15日上午,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到灞河边学游泳本组图片由华商报记者张杰摄虽然河边竖着警示牌,仍然有家长无视暑期防溺水谨记六...

横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横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