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最古老的榆树

榆林日报 2018-07-24 12:40 大字

李春元

榆林市横山区响水镇的韭菜沟村,有一株活了548年的古树,既不是松柏,也不是杨柳,而是一棵抗风沙耐干旱的榆树。树在卧龙山,在当地村民中流传着许多久远的故事。

小村韭菜沟在响水堡西南,村子的南面有一座巍峨挺拔的石山,名叫卧龙山,远看犹如金钟倒挂,当地群众称其为翠峰宝岛,正好处在黑木头河与无定河的交汇处。宝岛上有多处石窟,相传为唐代慕容永龙、慕容永兴兄弟开凿,初名华严寺,后来为了纪念慕容兄弟开凿之功,改名永兴寺。根据现存的一块唐朝德宗十九年(803)应该是德宗十六庚辰年的《整修永兴寺碑记》记载:“旧有永兴寺者,古株林地也……然修葺一事谈何容易……流离逃往之面有菜色……所谓救死而……住此寺者有年,晨钟暮鼓历寒暑……”这块残碑至少告诉我们两条信息,一是“古株林地”正是黑木头河名称的起源,二是永兴寺之名早在1200多年以前就存在了。

明朝永乐十五年(1408)永兴寺里来了一位名叫圆明的和尚,曾经在此修复庙宇,整饬寺院,使永兴寺成为周围八大寺之长。这位得道高僧还为我们留下了一首赞美卧龙山永兴寺的七言绝句:“遨游北国登卧龙,半帧明霞横远峰。夙世缘分今时得,彩屏宝塔白云封。”明朝末年,从绥德州逃难至永兴寺的姓鲍的婆姨,人称鲍家寡妇,发愿重修了破败不堪的永兴寺,后来永兴寺被称为鲍家寺。根据清朝康熙二年农历十月《重修卧龙山鲍家寺碑记》的记载:“响水堡西十里卧龙山者,层峦叠翠,郁郁葱葱,环流碧涧,映带萦回,其庙诚一方盛寺。”以此推断,鲍家寺的名称在明朝末年就有了。卧龙山下有一座关帝庙,庙宇虽然不大,但是名气不小。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修关帝庙碑记》以及中华民国六年(1917)《再修关帝庙碑记》为证。最为奇特的是,这座关帝庙的院子里有一株活了五百多年的古榆树,人称“千年古榆”。

五百年前,在翠峰山,不知何人先在山上凿了一个神仙洞,里面绘有武安王关羽的画像,于是就有了香火。后来有人就在山下修了关公庙,将山洞里的关王请进庙内正殿,同时在庙院里栽上榆树。“千年古榆”在当地还有这样的传奇故事,榆树在香客们的踩踏之下不屈不挠地生长,愈长愈旺。一位新来的道士总觉得它碍手碍脚,就决定偷偷把它砍掉。就在他举起手中的斧头的那一刻,却见树上缠着许多小蛇,应是神灵护佑,于是悉心照料此树。传说终归是传说,却足见古榆在当地百姓心中的位置。据当地林业部门专家考证,此树植于明朝成化六年(1470)。以此推算,这棵神树已经活了548年。

榆树是黄土高原最具生命力的树种,也是能预测天气的树种。怀远堡城隍庙里的古榆树,每逢天要下雨,树干就湿润,农民们根据榆树的湿气预测天气,十拿九稳。响水堡西门外白龙王庙里的古榆树更为神奇,如果它的根部有津液溢出,往往会出现连阴雨天气。卧龙山关帝庙里的古榆的神奇之处,不仅仅是预报天气。它年纪虽大但生长旺盛,根深叶茂,虬枝四伸。每当盛夏之际,葱茏的树叶密密麻麻,将整座关帝庙与旁边的白纪大仙庙遮挡得严严实实,就连大殿屋顶的砖瓦也难得一见,蔚为壮观。村民们与过路的香客们常常到树荫下乘凉拉话,被誉为护法神树。2010年的美国大片《阿凡达》曾在中国引起轰动,影片中那棵以超自然的力量显灵的神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里就有许多神树的故事,嫦娥住的广寒宫里就有一株永远砍不倒的桂树,《天仙配》里就有一棵会说话的槐树。《阿凡达》中的那棵巨大无比的神树,见证了一场星球大战,显示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超自然的力量,但毕竟是科学幻想。响水堡韭菜沟村关帝庙里的榆树却是真实的存在,五百多年至今仍然郁郁葱葱,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正应了那句话:“寺古追唐宋,林深隐帝君”。

2017年,卧龙山永兴寺被列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每年不断地植树造林,使卧龙山更加郁郁葱葱,成为夏秋之际纳凉避暑的理想目的地。全国各地的游客,特别是美术院校的师生都喜欢来这里写生;来这里参加文娱活动的演员们也好像得了灵气,唱起歌来嗓子更亮了,跳起舞来姿态更优美了。就像那棵古榆树,永远充满勃勃生机。今天,古榆树扬花吐绿,串串榆钱散发出阵阵清香,依然用它巨大的身躯呵护着韭菜沟的山山水水。在榆树的阴凉里休憩,遥想着千百年来榆林人民与风沙干旱作斗争的不屈不挠与永不放弃。

新闻推荐

捡19枚雷管藏出租屋被拘

华商报榆林讯(记者赵国强)近日,榆林一男子在煤矿务工期间,捡到19枚雷管,私藏于出租屋内。近日,该男子涉嫌非法储存危险物质被警...

横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横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