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深处 有人家 横山区宽幅梯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设施农业 宽幅梯田建设 平整土地 饲料充足羊肥壮发展庭院经济 整洁宽敞的圈舍
文图/本报记者吕晶 赵娜 通讯员武海廷 李欣雨
梯田建设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在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生产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规模化的机修梯田已成为治理一方水土、改善一方生态、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基础性工程。
正值夏初时节,记者来到横山区武镇元圪塔村、党岔镇北庄村、赵石畔镇杜羊圈村、南塔办事处高圪垯村、横山街道办高峰村等地,登高远望,一座座梯田阡陌纵横,层层叠叠,壮美如雕塑,蜿蜒似玉带,形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独特景色。走进横山区的很多农户家,记者看到了宽幅梯田建设带给农民的新变化。
为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发展瓶颈,提高农业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步伐,进而实现农业合作化规模化经营和土地高产高效利用,2014年以来,横山区高度重视梯田建设工作,以修建高标准宽幅梯田为突破口,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提升产业质量效益,促进农民增收。2018年2月,横山区把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宽幅梯田作为2018年的“一号工程”,加快构建山地苹果、名优小杂粮、特色马铃薯、设施农业、人工种草的战略布局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机械化作业,省时省力能增收
5月17日上午9时,在横山区赵石畔镇杜羊圈村,57岁的村民周文兴正在地里查看山地苹果长势。“再过几天,这果树就能拉枝了,要把苹果树的各条分枝压下来,让阳光充分照射,这样果树才能开花、挂果。”
2014年,杜羊圈村新修了100多亩宽幅梯田,从榆林市园艺站果业办引进了红富士苗子,种上了山地苹果,并将果树分给了村里30户贫困户。“我们分给每户贫困户两棵果树,目的是让他们学会种植果树的技术,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该村党支部书记周玉明介绍道。
说起务农的变化,周文兴感慨万千,“过去,这些地方都是坡耕地,农民要赶上毛驴耕地,费时费力,人累得够呛,收成却只能维持家里的基本生活。”2014年,听说村里新修的梯田要招专业管理人员,可实现机械化种植,比过去省力,还能挣工资,周文兴就应聘当上了管理人员。
“咱就是农民出身,干活是老本行,一年有三万块的工资,还用现代化农机干活,也不耽误我家里种地,所以我很乐意到果园干活。”让周文兴感到欣喜的是,曾经毛驴半个月都翻不完的地,用大型耕机一个小时就能翻完;曾经需要人挑驴驮水千辛万苦才能灌溉,如今水管都引到了田地里;曾经担心农作物被冰雹暴雨所伤,如今也有了防雹网来保护。更让他欢欣鼓舞的是,曾经坡耕地上亩产500斤玉米,如今在宽幅梯田上亩产能达到1800斤,每亩土地能增收1200元!
周玉明信心百倍地说:“我们这片果树属于集体经济,明年就能挂果,2020年就能进入盛果期。我要让贫困户看到,区上修建了宽幅梯田后,农村的环境更好了、耕种更省力了、收益更大了,农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错峰上市,蔬果能卖好价钱
在杜羊圈村贺地峁组的一处宽幅梯田上,8座整齐的拱棚映入眼帘,走近一瞧,拱棚内种着香菜、辣椒、小瓜、西瓜、西红柿等蔬果。42岁的朱宏富蹲下身子,指着一颗半个拳头大的小瓜说:“农历四月二十几,我这棚小瓜就能上市了,那个时候大田里的小瓜还没熟,我这小瓜能卖上个好价钱,根据市场行情,每斤能卖10至15元。”
2016年,由政府出资,为全村建起50座拱棚,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当时,朱宏富便承包了8座拱棚。他种下了各种时令蔬菜,经常早上5点就起床去棚内打理蔬菜,晚上10点才回家休息,干劲十足。2017年,朱宏富靠着温棚种菜,收入达到8万元。朱宏富有了好收入,信心更足了。今年年初,他又想着好好合理利用拱棚,种些经济收益更高的农作物。“这几年,榆林各地都种芝麻香瓜,还搞大棚采摘,那价钱卖得可高哩,要是我也能赶在大田香瓜上市前,种上一棚香瓜,今年收入估计要比去年还高。”朱宏富考察市场后,决定种“白莲脆”这个品种的香瓜。5月中旬,他的香瓜棚里,一颗颗香瓜已经有半个拳头大了,再过半个多月就能上市。“有人担心我没种过香瓜,怕种不好,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有高人指点。”朱宏富说,“我从承包这大棚开始,区上就给派了技术指导员,我想种个啥,或者种的过程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打电话或者发微信,指导员马上就帮我解决,有时会来到棚里亲自查看,所以我根本不发愁。发展设施农业,我可是尝到甜头啦!”朱宏富爽朗地笑着,脸上全是满足与欣慰。
玉米增收,饲料充足羊肥壮
“弹起个三弦,定起音,单表一个赵石畔镇杜羊圈村,大规模修了宽幅梯田,修了梯田好处多,山地变成水浇田,山变绿,水变清,土不下山,水不出沟,种了玉米把羊养,玉米亩产一千六,家家户户把羊养,卖了羊儿把钱数,买小车,修楼房,黄土高原大变样……”在杜羊圈村寨城峁组,56岁的白治国手持三弦,腿绑快板,用一段说书词说起了宽幅梯田带来的好处。
“我家今年在100亩地上种了苹果、葡萄,还套种了绿豆、黑豆、糜子,政府出钱,给我们送来了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打坑机,种地、翻地特别省事,我还养了80多只羊。去年收入有7万多元,面对好日子,我很高兴,所以编了说书词,表达一下喜悦的心情。”
晌午过后,在杜羊圈村英塔组,张玉亮、杜成秀夫妇正从屋外新修的草棚中走出来,一人扛了一肩玉米秸秆,走到羊舍前,给羊喂饲料。“如今光景好了,玉米收成好,也有胆子多喂些羊了。”杜成秀说,多年前,夫妻俩想发展养殖业,家里一共养了19只羊,不料由于饲料缺乏,生生把羊饿死在羊圈里。一提起这段往事,杜成秀总是很难过。
“现在条件好了,不愁羊没吃的了。”张玉亮说,过去的坡耕地不平整,一亩地只能产200斤玉米,如今推出了宽幅梯田,亩产能达到1700斤,饲草丰富了,养羊不愁了,家里共建了3个羊舍,产羔母羊、育肥羊、羔羊都能分开饲养,今年还准备再修一座新羊舍。
张玉亮指着不远处的饲草棚说:“你们看,羊舍旁新修的饲草棚,就是在政府的补贴下建起来的。过去,没有草棚,饲料遇上个天热、下雨,就会发霉、腐烂,既浪费了饲料,又少了羊儿的吃食。现在有了草棚,去年收下的玉米饲料能存放到今年8月,完全不用担心羊没吃的,可以吃到新玉米成熟。”
庭院经济,家门口的“聚宝盆”
走进横山街道办事处高峰村刘培兴的院子,满眼碧绿苍翠,整齐划一的葡萄园、井井有条的种植区、牲畜满栏的养殖区,水蜜桃、玉米、鲜毛豆、沙打旺……房前屋后各种经济作物遥相呼应。“庭院经济就是我家的‘聚宝盆\’,不光让我家变绿了、变美了,也让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今年65岁的刘培兴望着房前屋后的喜人景象,笑得眼睛眯成一道缝。
过去,刘培兴和老伴周省祥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由于家里的田地都在山疙瘩上,没办法实现机械化种植,只能依靠毛驴耕地,加之山上没有水源,羊子饲料匮乏,养的羊也少之又少。老两口每天起早贪黑,一年下来最多能收入2万元。
2014年,他家的50亩山地被平整为宽幅梯田后,生产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我们种50亩地一个月都种不完,如今,土地平整后能实现机械化作业,一个周就能轻轻松松种完50亩地。”刘培兴说。
宽幅梯田不仅为刘培兴夫妇节省了劳动成本,也让他家走上了发展庭院经济的致富之路。2014年,刘培兴夫妇在镇村领导的鼓励下开始发展起了庭院经济。葡萄种植区、养羊区、水蜜桃种植区、鲜毛豆套种区……合理的规划,因地制宜的发展,加之精心的打理,这让刘培兴的庭院经济发展得颇有成效。“去年,我家30亩绿色无公害葡萄已经进入盛果期,收入达15万元。经过几年的摸索试种,我已经掌握了葡萄树下套种鲜毛豆的技术,去年套种的3亩鲜毛豆也为我带来了3万元的收益。加之,羊子收入了3万多元。仅去年一年,我依靠庭院经济总收入达到21万元。”刘培兴喜笑颜开地说。
据悉,在2015年至2016年,高峰村共新修了2500亩的宽幅梯田,同时还打机井、硬化蓄水场、建立高抽地等,平整后的土地每亩可增产粮食200多斤。“今后,我们村还会在‘庭院经济\’上下功夫,以村民房前屋后闲置土地为开发阵地,采取先示范带动、再大面积推广的方式,在打造美丽绿色居住环境的同时,让农民鼓起‘钱袋子\’。”高峰村村支书顾士富信心满满地规划村里今后的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李钦报道5月11日下午,横山区卫计局举办了全区避孕药具管理暨地方病防治业务培训会。西南新区流动办、城区流动...
横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横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