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赵五家湾便民服务中心“三心”聚群力 产业促脱贫

阳光报 2020-01-17 07:44 大字

阳光讯(记者 张磊 通讯员 刘利军)近年来,府谷县赵五家湾便民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三心三带”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思路,通过壮大集体产业,拓宽脱贫路径,提升带贫减贫效应,创新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社+致富能人+农户”及“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集体经济产业实现快速稳定发展,带贫减贫成效逐步显现。

凝聚党心 彰显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

赵五家湾便民服务中心粉房沟村属于省级重点贫困村,村内产业基础薄弱,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对外招商引资难,对内年轻人才留存难,发展集体产业存在人才和资金两大困境。

针对这一情况,赵五家湾便民服务中心党委主动在自身干部队伍中想办法,激潜能,抓好党的政策宣传。为了增强村集体经济的凝聚力和带动力,该中心凝聚党委力量,鼓励粉房沟村党支部老党员、老支书担任联合社法人,突出支部带头示范作用,探索“支部+联合社+农户”经营模式。

通过两年的努力,粉房沟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座;购进农机设备2套。2019年,由村党支部引导,村集体联合社具体实施种植荞麦1500余亩,成功举办红花荞麦节,带领群众发展了集体主导产业,推广了种植品牌,奠定了观光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也拓宽了农民群众增收渠道;同时,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粉房沟村建成养牛场一座,初步计划养殖牛10头。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稳步发展,集体主导产业逐步壮大。

汇聚民心 发挥致富能人带动作用

赵五家湾便民服务中心辖区群众素来偏爱于发展种植和养殖产业。在各村成立集体经济联合社和股份经济合作社初期,多数集体产业选择发展养羊产业和山地苹果及中药材种植产业。然而,由于群众收入、文化水平、技术能力低下,对集体产业项目信心不足,在产业发展初期出现了筹资困难。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赵五家湾便民服务中心铆足力气,发动村组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聚民心,摸索推行“致富能人+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通过让各村组有志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村干部、致富能人出资出力带动产业发展,增强群众参与集体经济的信心,从而实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目标。

几年来,粉房沟村组股份经济合作社自筹资金30余万元,建设羊子养殖设施2000余平方米,羊子养殖数量也由初期的372只发展到如今的700余只。圪针塔集体经济联合社争取上级资金30万元,自筹资金30万元,500平方米羊子养殖场项目全面启动。同时,石峡梁集体产业千亩中药材种植项目也完成选址、土地流转等前期工作。赵五家湾集体产业果园种植项目完成种植60余亩,粉房沟村组股份合作社3个山地苹果种植项目,累计完成种植320余亩。

考量初心 凸显村企联动互助作用

赵五家湾便民服务中心在抓产业发展促脱贫工作中,特别重视社会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在粉房沟村集体产业发展过程中,该中心党委积极鼓动村内龙头养殖企业履行自身社会职责,探索推进“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帮助当地村组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产业。

同时,通过努力,实现了大桥和阴塔组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当地龙头养殖企业府谷县绿圃园养殖有限公司合作经营,将合作社的资金优势与养殖企业的养殖技术相结合,在合作共赢基础上实现产业稳定发展。

目前,两个合作社湖羊养殖规模已由初期的60只稳定扩展到100余只。

新闻推荐

府谷县赵五家湾便民服务中心“三心”聚群力 产业促脱贫

本报通讯员刘利军近年来,府谷县赵五家湾便民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三心三带”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思路,通过壮大集体产业,拓宽脱贫...

府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府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