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黄甫镇以“民情民意大走访”践行主题教育

阳光报 2019-10-23 05:55 大字

阳光讯(记者 张壮壮 通讯员 郝先锋 文/图)黄甫镇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将干部理论学习、民情民意走访、自我检视和积极整改四者相结合,在“解民忧、促发展”的工作实践中将主题教育推向深入。

主题教育到底怎么开展?这一度成为黄甫镇党委书记王波思考的重点。他在认真学习和研读了相关的书籍、文件和参加许多会议以后,更加坚信一点:主题教育的关键在于“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如果单就理论学习而学习,不能和平时的工作相结合,也不能为群众切实地解决一些问题来更好地促进当地发展,那么,这显然偏离了主题教育的初衷。”王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领会精神和明确目标的情况下,黄甫镇很快制订出干部理论学习、民情民意大走访、自我检视和整改落实相结合的主题教育方案,并将民情民意大走访作为纽带,将另外三者带动起来,从而实现在“解民忧、促发展”的实践中寻找不足,发现短板,从而撬动发展。

镇上为全体干部统一设计制作了《调研走访记录本》,内容涉及“梳理问题”“提出措施”“自我剖析”“解决情况”“走访心得”五大部分。有工作人员介绍,实际上镇里平时也搞民情民意大走访,“因为我们在基层工作,本身就是和群众打交道。”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镇上对于这一块工作更为重视,不仅把镇上的干部带动起来,明确了下乡任务,而且村一级干部也结合本村实际,提出他们的思路。黄甫镇许多干部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在民情民意大走访过程中的所见所感。

黄糜咀村驻村干部王红梅是去年由府谷镇调黄甫镇工作,她说在走访过程中,让她印象最深的是老党员魏占飞。他的身体不是很好,妻子患有糖尿病,生活非常拮据。她之前对于魏占飞的家庭情况了解的不深,只是从别人那里听说,他家在几年前“分过红”。

“那时候我自己就想,凡是‘分红’的家庭,生活即便有困难,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王红梅说,正是有这样的想法,当魏占飞向她提出生活困难资助申请的时候,她并没有太在意。但是在这次民情民意大走访中,当魏占飞再次提出申请的时候,她觉得应该沉下心来与他交流。通过交流并走访其他村民,她了解到,这个家庭虽然几年前“分过红”,但是数额并不多,这么多年来由于看病已经花费殆尽,外边还有不少债务。于是,她很快将了解到的情况向镇里分管负责人进行了反映,并成功帮助他申请了救助款。

这件事情给予王红梅的启示是,农村工作不可轻易地作出主观判断,而是要深入一线认真调研,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该镇扶贫办主任马小杰在走访过程中,帮助段寨村段文广解决了家里没有安装电表的困惑;他还通过协调水务部门帮助段丑小吃上了自来水,并且通过采取让党员带动的工作方式,推动了牛粪梁村土地平整工作的开展。

驻黄糜咀村第一书记柳永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贫困户王三飞缺乏生活自信,一直与瘫痪的母亲艰难度日。去年镇政府帮助他发展小规模养殖,生活虽有所改观,但精神状态较为低糜。在民情民意大走访过程中,柳永梅知道了王三飞内心的纠结之处。原来在二十多年前,王三飞在与妻子离婚以后,对方带着年仅四岁的儿子到内蒙古生活了,这么多年来,他没有见到儿子,内心非常思念。柳永梅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就积极想办法联系到其儿子,并促使他们父子见面。这件事对于王三飞及其母亲而言,是内心最大的安慰,他们的生活态度因此而变得乐观豁达。

黄甫镇许多干部在讲述民情民意大走访的经历时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群众提出的许多诉求,虽然只是一些“微心愿”,也许在许多人看来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这些村民而言却是非常重要。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共识,他们总是很认真地对待走访过程中群众提出的每一个诉求。在黄甫镇,通过民情民意大走访,许多事关群众生活中的切身问题和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得以有效解决。

值得关注的是,黄甫镇在走访活动期间,还开设了“我的大走访历程”和“乡村振兴大家谈”讲堂,要求镇村干部每一个星期要集中公开畅谈在大走访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促进当地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赏沿黄美景 享速度激情

10月11日,2019中国·榆林首届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赛在府谷县河滨公园体育场鸣枪开赛。来自中国、日本、哥伦比亚、法国等...

府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府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