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敲门 榆林市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纪实
本报记者 魏丽娟
2018年,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重点抓好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等七个方面九件大事。近一年来,榆林市围绕民生“七有”目标,始终突出教育、医疗、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抓点示范,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办好打基础、利长远的惠民大事,以实际行动敲开了榆林人的幸福门。
教育事业花开正盛
高标准、高水平的教育是榆林人民最大的期盼。目前,榆林市共有1641所学校,在校学生68.6万多名,专任教师超过5万人。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8年,榆林市推进中心城区学校建设,启动25个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计划投资7.78亿元,其中幼儿园建设项目20个,小学建设项目4个,初中建设项目1个。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新增学位1.95万个。今年即将实施27个新建和改扩建教育项目,预计新增学位2.51万个,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榆林市稳步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规划在2017年至2020年榆林市新建、改扩建275所幼儿园,其中新建88所,届时,榆林市公办园比例预计达到65%。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对非营利性民办园实行限价收费,推行“公办幼儿园适度收费、民办园按等级适度奖补”等措施,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降低收费,向普惠性方向发展。制定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工作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榆林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颁标准,建成153个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
强强联合保障健康
榆林市拥有三级综合医院4个,二级综合医院16个,中医医院13个,专科医院21个。以健康榆林建设为引领,市级公立医院与省直及西安市10所知名医院建立12个专科联盟。组建了4个医联体,强强联合,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在推进四个中心建设方面,榆林市规划建立市级影像、检验、病理中心,县市区心电中心,其中市二院建立病理中心、影像中心,市一院建立检验中心,各县市区建设心电中心。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目前榆林市共有国家级、省际级、省级、市级、苏州青年志愿者五个层面的医疗队共19支。
此外,榆林市制定了《关于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实施意见》,实施中医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工程,启动市中医院迁建项目,中医药特色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吸纳榆林市名老中医到名医诊室坐诊,形成名医效应;开展县级中医院二甲创建、乡镇国医馆建设,每建成一个二甲县级中医院、乡镇国医馆,分别以奖代补200万元、5万元。
农村养老有了依靠
近年来,榆林市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将养老资源向居家社区服务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失能半失能老人倾斜,加快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养老福利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018年市民政局积极实施敬老院等托底保障性养老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改造计划,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兴办民营养老机构,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养老服务的承载能力,资助建设了9个敬老院新建项目、8个敬老院维修改造项目、11个民办养老机构新建项目、42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和16个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
榆林市将建立农村互助幸福院可持续发展机制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各职能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各县市区加大建设补助资金投入力度,将建设补助资金标准提高到了10万元。
在市级补助的基础上,各县区积极探索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其中府谷县根据入住情况每年给予每个幸福院运营补贴6至10万元,榆阳、神木、绥德等县区每年给予每个幸福院运营补贴3万元。同时推进医养融合试点工作,榆林市共有6所区域敬老院、14所互助幸福院和8所乡镇卫生院、11所村卫生室启动开展了试点工作。
新闻推荐
税法宣传进校园近期,伴随着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生根,全省各级税务部门大力开展税收普法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税收...
府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府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