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新局面 全省政协文史工作亮点扫描

各界导报 2019-03-29 01:18 大字

西安市未央区政协主席任太龙 铜川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刘耀林 榆林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杜芳栋□记者原登荣/文通讯员朱江/图

“7年征集27册600余万字文史资料,未央区政协用文史资料讲好未央故事;铜川市政协创新文史资料编纂形式,亲历者口述记录铜川建市60年风雨变迁;14天调研,榆林市政协摸清了石峁遗址保护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3月27日,全省11个市(区)政协齐聚铜川照金,分享各地政协在文史工作中的收获与经验。

人民政协文史工作是政协独具特色的重要工作,是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历史研究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家认为,在新时代做好政协文史工作,不仅能引导人们了解和尊重历史,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进凝聚力,还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文史用心用情讲好未央故事

在陕西,有这么一个基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把文史工作作为单独章节呈现,每年最后一次常委会都要听取文史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每年大量提案涉及大遗址保护等文史工作。这就是西安市未央区政协。

近年来,未央区政协立足地方特色,充分发挥特有的历史文化优势,坚持不懈开展文史类调研和文史资料征集编纂,持续发出增强文化自信政协“好声音”。

未央区政协主席任太龙感慨地说:“在文化建设中,职能和使命决定了政协要走在相关工作前列。近年来,未央区积极探索和推进汉长安城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但也面临一些难度,需要政协等部门持续推动。”

在未央区政协的邀请下,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分别于2016年1月和9月来到西安,联合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协走访视察汉长安城遗址,探索通过四级政协联动调研方式,让汉长安城遗址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让汉长安城遗址真正活起来。

任太龙介绍说,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单霁翔、袁靖等委员就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向大会提交了提案。在各方推动下,2017年12月,汉长安城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做好今后保护与利用工作打下了基础。

“汉长安城遗址境内和周边的老百姓对遗址感情深厚,对文物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文物保护方面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任太龙说,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之后未央区政协围绕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出版了《大遗址在未央》,利用文史资料凝聚各方共识,以争取更广大群众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自2012年以来,未央区政协先后出版了《大遗址在未央》《城市化在未央》《未央民俗》等5大类27册文史资料,总字数达600余万字,先后被省市政协评为文史资料先进集体,多部文史资料受到省市奖励。

27册文史资料“块头”有多大?任太龙边说边用手比划,“大概近两尺吧,书籍多也能督促我多学习,所以现在一有空我就会翻一翻,虽然早已看过了数遍,但是书籍是有魔力的,常看常新。”

在任太龙记忆中,《未央村落》是近年来区政协所编撰文史资料中难度最大的。回忆征集资料点滴往事,他神情凝重地说:“未央区从2007年就开始进行‘百村城改’项目,到2014年已拆迁了80多个村子,要想征集原来村子文图等史料谈何容易?”

在他看来,村落承载着村民们抹不去的乡愁。为了让人们多年后在看到相关资料时获得精神慰藉,这项工作必须推进。面对困难,任太龙斩钉截铁地要求全体征集编纂人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在任太龙的努力下,由未央区政协牵头,区各部门和街办积极配合,历时近一年时间,《未央村落》终于完成征集和出版。看到初稿时,他兴奋了好几天,逢人就推介:“这是一部真正的寻根之作。”

近年来,未央区政协还积极联络文史资料特邀研究员和文史工作爱好者,激发他们撰写文史资料的热情,鼓励他们按照“亲历、亲见、亲闻”原则撰写史料,采取定题约稿形式推动文史资料挖掘,有效扩大了文史资料稿源线索和撰稿队伍。

为了推进征集工作,任太龙还带领未央区政协副主席到曲江新区大明宫遗址项目办、汉长安城特区管委会上门对接,并召开座谈会,梳理相关文史资料线索,确定选题征稿方向。

任太龙表示:“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70华诞,未央区政协将编辑出版文史资料专辑《我眼中的未央70年》,争取以最大努力,从不同侧面记录、展现,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人民政协70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创新形式记录铜川60年风雨历程

历史总是在特殊的年份给人以思考和智慧的启迪。路遥《平凡的世界》里有不平凡的铜川,铜川60年改革发展有着许多值得纪录的历史。

2018年,年逾八旬的原铜川矿务局煤研所高级工程师王新义参加了铜川市政协主办的“城市记忆·我与铜川60年”系列口述纪录片的拍摄。时至今日,王新义老人仍对当时采访的场景记忆犹新:“很激动,作为一个铜川发展的见证人,能在建市60周年之际诉说铜川新变化,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铜川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刘耀林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的筹划和实施。他兴奋地说:“一个人的记忆,反映着对一段历史的经历和感怀;一个群体的记忆,可以编织起一座城市的变迁全景图。我们主办的‘城市记忆·我与铜川60年’活动用镜头记录价值,用影像存储历史,追寻历史足迹,重返历史现场,带领读者再次触摸铜川这座有温度有温情的城市。”

刘耀林说,讲述铜川故事活动在铜川已不是新鲜事。“以前主要集中在校园开展,学生们把我们编撰的文史资料以舞台剧、讲故事、一问一答等形式进行再创作,学生和家长一起讲述孙思邈、柳公权、孟姜女等铜川名人的故事,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但是传播效果有限。去年我们积极创新,遴选了多位见证铜川发展的亲历者,讲述他们眼中铜川的新发展、新变化,这种方式与现代人的贴近性更强,传播效果也更好。”

去年12月25日,《城市记忆·我与铜川60年》系列口述纪录片首发上线,通过铜川政协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广宣传。当天下午,刘耀林就接到了海外朋友的电话:“我通过这些亲历者的讲述看到了铜川多年来的变化,虽然我不在铜川,但依然能感受到家乡的温度,我为铜川感到自豪。”

《城市记忆·我与铜川60年》系列口述纪录片,使政协文史资料的展现形式“活”了起来,通过新媒体让铜川的正能量故事得到广泛传播,也进一步激发了铜川人民奉献铜川的积极性,赢得了铜川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隋唐医药学家孙思邈,西晋哲学家傅玄,唐代史学家令狐德棻,书法家柳公权,北宋山水画家范宽,铜川是“一圣四杰”故里,如何发挥好名人效应,也是铜川市政协近年来文史工作的着力点。

范宽擅画山水,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之一,其画作《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分别收藏于台北故宫和天津博物馆,但苦于范宽相关资料太零碎,一直没有形成系统地宣传和推广。

2019年,铜川市政协将完成文史资料《范宽》一书的征集整理、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目前,铜川市政协相关人员已在天津博物馆了解到《雪景寒林图》具体的流传、捐献和保存情况,并在西安美术学院找到了相关资料,整个征集工作已经启动。

“铜川市政协还将积极做好文史服务经济建设工作。”刘耀林介绍说,“铜川王石凹煤矿在各级政协的积极推动下,已成功入选国家工业遗产,省上也确定加大投入提升其形象和知名度。这不仅有助于推进和加快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项目建设,同时也为铜川矿业转型发展增添了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扎实调研促进石峁遗址科学保护

2018年9月,省考古研究院原研究员张天恩实地考察过石峁遗址后,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么一段话:“石峁遗址是一次‘石破天惊’的考古发现,让人叹为观止。”

在榆林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杜芳栋看来,石峁遗址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他说,“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年左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据专家研究,石峁遗址有可能是黄帝的都城昆仑城。”

而石峁遗址在保护中也有诸多问题和烦恼。“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由于保护区域大,又没有具体保护措施,遗址范围内修路、取土等建设活动司空见惯,甚至对遗址滥挖、盗掘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保护工作形势急迫。2017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出台了《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明确了各级政府在遗址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设立石峁遗址管理处,承担遗址保护、管理及利用的具体工作。”杜芳栋说。

为摸清石峁遗址保护现状,2018年6月,榆林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专家走进遗址保护现场,历时14天调研考察,通过现场观看、与考古人员座谈、走访周边群众等多种方式,详细了解目前遗址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榆林市政协调研发现,《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宣传力度还不够,遗址整体开发保护规划编制进展缓慢,遗址保护范围划定较为滞后,保护界碑、界桩、围栏等标志设施缺乏。此外,还存在遗址进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薄弱、遗址及周边环境管理机制不健全、储存展示空间和安保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这为文物安全带来了风险。

对此,榆林市政协建议,遗址在保护开发过程中应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立足现有技术条件,以有利于文物科学复原和修复为原则,开发工作不宜操之过急。同时应以《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为抓手,加大宣传力度,着力宣传石峁遗址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

榆林市政协还建议,加快推进石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步伐,将石峁遗址推向世界,加紧建设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石峁遗址博物馆,并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加快改善遗址进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加强安保设施建设,确保文物安全完整。

杜芳栋介绍说,调研结束后,榆林市政协根据发现的问题和委员的意见建议,形成了《神木市石峁遗址发掘和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报送榆林市委、市政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2018年榆林市政协还围绕府谷哈镇抗战旧址保护与修复、陕北民歌博物馆展示等选题进行了调研,共形成调研视察报告6份,提出意见建议80多条。其中,针对府谷哈镇抗战旧址保护与修复的建议被府谷县委、县政府采纳,随后成立了相关工作机构,启动维修保护工作,预算投资2800万元,计划今年全力开工建设。

今后市政协是否还会继续推动石峁遗址的保护?杜芳栋表示,石峁遗址的发掘和保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市政协不仅将继续关注,还要积极监督落实好相关建议的采纳和落实情况。

新闻推荐

“微信受限,请帮忙购买机票” 男子遭遇电信诈骗上万元

华商报讯(记者杨虎元通讯员康少东秋培培)朋友称微信在国外被限制,让帮忙购买车票并先行垫付资金,云某转款后和朋友联系得知其...

府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府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