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弄潮儿

西安晚报 2018-07-23 06:42 大字

沿黄公路府谷段黄河入陕第一湾

开栏语

品读“沿黄”

“黄河西来不愿东,掉头直下秦晋中。万古原高挡不得,长峡渐开千里通。”这是陕北诗人李能俍给黄河秦晋大峡谷描绘的一幅气势磅礴的千里画卷。

2017年8月,随着蜿蜒于黄河西岸,全长828.5公里的沿黄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才使“长峡”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千里通衢。

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紧紧依偎在母亲河边的沿黄公路堪称黄河的“姊妹路”。

这条号称“中国一号公路”的沿黄公路,纵贯南北,串联起陕西4市12县50多个景点,成为全国最美的观光路之一,造福沿线200多万群众的“脱贫路”和“致富路”。

“要幸福就要奋斗”。绵延八百多公里的“沿黄公路”就是这样一条奋斗的路,幸福的路。这条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也是陕西省改革开放奋斗史的一个缩影。

在沿黄公路通车一周年来临之际,本报特派记者从公路北端起点的府谷县墙头村出发,沿河而下,入古村,进田园,到码头,访名胜。用独特的视角探寻黄河岸边的人文、旅游、生态、经济的时代变迁,用细腻的笔触书写时光流逝而初心不改的弄潮者们搏击风浪的精彩历程。

从今天起,本报开辟专栏《黄河边上这条路》,陆续推出相关报道,请与我们一起品读“沿黄”美景,一起感受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

名胜探寻

黄河入陕第一湾

黄河以巨龙之势,在中华版图上蜿蜒出一个大大的“几”字。黄河流经九个省区,因而有“九曲黄河”之称。它自内蒙古河口镇急转南下,滚滚黄流,一泻千里,将黄土高原分割两半,构成晋陕大峡谷。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沿岸风光独特,历史遗迹遍布。在流入陕西后的第一个村子——府谷县墙头村,黄河由北转东再向南飞绕而过,形成一个“S”形河湾,这便是享誉塞上的黄河入陕第一湾自然奇观。它如潜龙盘踞,故当地也称龙湾。龙湾两岸片片沃野,天然独特的农业条件使墙头自古就是富庶之地。

春夏来临,清晨从龙湾西南登高望远,只见大河上下,水雾茫茫,万木葱茏,一派江南风光。夜幕降临,黄河在天际映衬下更显雄浑壮美,宛若绵延不绝的玉带从远方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两岸灯火倒映水中,似天上流萤,美妙极了。

到了秋冬,这里天空高爽,河水碧绿澄明,两岸斑斓秋色让人陶醉。一夜之间严寒袭来,就是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北国风光了。晋陕两地被黄河“冻”为一体,车辆、行人在上自由穿行,惊奇、刺激和惬意只有身临其境才感受得到。但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早习以为常,他们祖祖辈辈利用冰面往来两岸已走过无数个冬天。

俯瞰龙湾的观景台是随着沿黄公路的开通而打造成的,以此为中心,形成一个长5公里、宽1公里,西有紫城寨、东有石窑泊的地质公园景区。观景台脚下,沿黄公路环绕而过,与黄河和谐共生。

龙湾西侧紫城寨,东、南、西三面峭壁,高百余米。山顶地势平坦,有古城寨、城砖等遗迹,为宋代河防军寨。登临此山,长城巍巍,大河弯弯尽收眼底。

龙湾东侧石窑泊,在黄河回水湾冲刷出的一处绝壁上,有人工凿的大石窑两孔,内置石床、石凳、石槽等。人要到石窑泊,只有乘船可达,为旧时人们躲避战乱之所。而此处又被喻为万里黄河冰封第一卡,冬季时上段河面全部封冻,下段则水流滚滚。不过这一奇特水文现象,自上世纪60年代下游的黄河天桥水电站修筑以后消失。石窑泊也是黄河中游与中上游的分界线。

黄河入陕第一湾与西岸的丹霞地貌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妙的山水画卷,是国内外众多摄影、写生爱好者的天堂,也是沿黄线上最美的旅游避暑胜地。

沿黄故事

黄河岸边的弄潮儿

黄河入陕第一村——墙头村,地处“鸡鸣三省闻”的陕晋蒙交界,这里是黄河与长城第二次“握手”的地方,也是万里长城在陕西的起点。

600多年前,在陆路交通受阻的岁月,墙头人就开始利用黄河漕运,与对岸和上下游开展经贸往来,并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墙头古渡。

清末至解放初,墙头古渡也是当地人走西口的起点。外出谋生的人从这里辗转踏上西口路,在这个百年码头上留下无数故事。

辍学当船工只为挣工分

74岁的墙头村村民李凤鸣清晰地记得,在他儿时,墙头渡口就十分繁忙,那时的黄河上每天都是百舸争流,一派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1960年,正在外乡上中学的李凤鸣,突然被学校通知停课半年,要求大家回家乡支援农业建设。

“在农业第一线干了半年,家人看我是个好劳力,就干脆不让我再去上学了,为的是给家里多挣工分多分粮。”李凤鸣笑着说,那时的农业生产没有科学性还费劳力,种田也没有好肥料,所以粮菜瓜果产量低,人们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1962年春,在土地上刨挖了一年半的李凤鸣上船当了船工。当时村里6个生产小队共有4支大木船,每支船上配5个船工1个艄公共6人。

“船队受村里派遣,到上游2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准格尔旗榆树湾矿区装炭,然后运到山西河曲县电厂的码头。如果顺利,当天就能打个来回,这样一天能挣10个工分和2毛钱,还能补得1斤粗粮。”李凤鸣对当时这样的待遇感觉很满足,因为在地里劳动的社员远没有他们挣得多。

船队除了拉炭,还经常向上游的榆树湾矿区和下游50多公里外的府谷县城运送蔬菜和粮食。上世纪60年代末,在墙头村下游的黄河天桥水电站建设期间,船队还承担运送石料的任务。

十几年的风里雨里,李凤鸣和同伴肩拉手扯着纤绳奔走在黄河两岸,面对恶浪滔天的黄河,危险时有发生。

“有一年秋天,我们拉几万斤白菜运往上游,途中突然一股北风将船帆倒刮起来,恰遇浪高水急,我们5个正在拉船的船工被猛力后退的船拖下了水。”

李凤鸣被船拖到了河心,后被大水冲到夹心滩上,其他4人游回了东岸,而船则载着艄公被冲到西岸。困了两个多小时后,他才被同伴救起。

李凤鸣说,拉船上行有危险,顺水也常遇险阻。有一次亲眼看见山西的一支重船在下行时被数米高的巨浪瞬间就吃掉了,幸亏船员获救,现在想起来都害怕。

“下行时搁浅在沙滩过夜也是常事,一旦搁浅就只能吃住在船上等水上涨,有时一住好几天”。和李凤鸣有同样遇险经历的杜连生,72岁的他说起自己的船工生涯同样记忆犹新。

杜连生说,一次他们的船装了几万斤炭要运回墙头渡口,船上还坐了14个公社和村里的干部。突然一个浪头打来,船失控撞向岸边大石头,前部瞬间被撞开一个大窟窿,他们紧急靠岸,用被褥堵塞才避免了一场灾祸。

沿黄公路开通渡口负担减轻

上世纪70年代初,墙头村有了通往外界的道路,但只能牛车通行。村民到府谷县城,要么步行翻山,要么先乘船到山西河曲县城,再乘班车绕道黄河下游保德县,走府保黄河大桥才能到达。几十公里路程,正常一趟也得折腾四五个小时。

1981年包产到户后,墙头村的船队解散,李凤鸣他们结束船工生涯,回归田园。此后,这些船被卖给个人经营。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木船换成了机动铁甲船,一直运营到现在。墙头古渡是当前榆林市沿黄线上唯一一处全天候有船运营的渡口。

今年6月28日晚上八点多,村民李金锁驾驶铁船将最后一批客人送往对岸后,返回墙头渡口把船锚好。

李金锁在此摆渡了20多年,他和同伴每天都在船上忙碌,全天至少要在两岸间摆渡五六十个来回,仅运送车辆就超100台。

李金锁说,在他的记忆中,沿黄公路未修通前,墙头村等周边村子每年生产的农特产,至少有一半是通过渡船卖到对岸河曲县市场上的。现在沿黄公路畅通了,渡口负担明显减轻,有约四分之一的农特产通过渡船运送出去。

2011年,墙头设为县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当地依托黄河文化基地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吸引山西、内蒙古大批游客到这里休闲娱乐,体验采摘、垂钓乐趣。

2017年,园区粮食总产量2400万斤,瓜菜总产量突破5100万斤,人均纯收入1.2万元。按李金锁的算法,每年仍有超过一千万斤的农特产要通过渡船外销。

正因地缘关系,如今墙头农业园区成为山西河曲县城名副其实的蔬菜供应基地,而河曲县也成为墙头农业园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消费市场。

此前任职墙头农业园区的现府谷县旅游局局长李桂峰说,沿黄公路的开通及近几年墙头西瓜节的成功举办,使园区的瓜菜销售网络辐射更远,内蒙古、山西及本省许多县市的客商纷至沓来,大大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瓜菜产量稳中有增。

采访结束当晚,记者驾车从墙头村返回府谷县城,50多公里的沿黄路,不到1个小时即轻松抵达。

一个企业家的红色文化情结

红色文化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记者要采访的人物,就是榆林市目前唯一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展馆——府谷县红色文化博物馆创始人郝治林。

出府谷县城,沿黄河南下十多公里,便是榆林市四大名川之一的石马川大峡谷,它是黄河的重要支流。大河之上的石马川大峡谷,自然雄浑,景象万千。峡谷遍布着花坞古镇、郝家寨度假村、佘太君故里、高寒岭人文森林公园等景观,是府谷县依托沿黄路正在挖掘打造的一条精品旅游线。

这一峡谷中,人气最旺的是坐落在郝家寨度假村的府谷县红色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创始人,64岁的郝治林是当地优秀民营企业家,他17岁时离开郝家寨村,步行到府谷县城打拼。养过蜂、做过炊事员、当过供销社采购,后成功创办了自己的煤焦公司。

2010年,郝治林回到家乡郝家寨,他要用自己的积蓄在村里干一番大事业——带动村民致富。

郝家寨村是黄河沿岸的红枣主产区,村里通往山外的唯一捷径就是石马川川道,夏秋之季一遇洪水,村民便与外界隔绝。因此郝治林返村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斥资修通了村里至沿黄路3公里多的连接线。这条路堤路合一,标准高、造价大。

此后,郝治林又斥资修建度假山庄,帮助村民建蔬菜大棚、修灌溉工程、引自来水,硬化、绿化、亮化等等几乎涉及村里的所有民生工程,都由他个人出资完成。几年来,他还为村里争取资金1700多万元。

路通了,村容村貌整洁了,村民们纷纷投资办起观光采摘、野营训练、水上乐园、烧烤园等,到此游玩的人络绎不绝,1000多人的郝家寨村逐步发展成集度假、休闲、娱乐为主的乡村旅游热点村。

但是,郝治林发现了一个问题,客人游玩之后表面上尽兴了,内心却并没有获得更大的满足。他在思考,乡村旅游仅靠休闲娱乐支撑似乎有些单薄和单调,而且一道川前有花坞古镇,后有折氏故里,都打的是文化牌。那么郝家寨既是古寨又是革命老区,更应该打造出一个文化旅游项目。

郝治林坐不住了,他开始与当地文化界人士交流探讨。最终,他决定建设一座大型的红色文化博物馆,来填补榆林市在这一文化项目上的空白。

经当地文化、老促会等多部门多番论证、指导和协助,郝治林把3000平方米的度假山庄主大厅进行改造,内设了毛主席像作品展、唱红歌老电影室等8个展厅,共收集和展出红色文物、实物资料等4000余件。

郝治林说,下一步要在馆内设立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展位,在馆外布置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村史文化等展区,充实丰富博物馆的内涵与外延。最终把红色文化博物馆打造成黄河沿岸最亮丽的文化名片,让参观者重温历史,正视历史,尊重历史,感悟历史。让游客在游玩中学习,在学习中传承。

沿黄走笔

墙头村尊师重教的启迪

在黄河岸边的墙头村采访,听村民们相互谈论的除了农业技术,最多的就是有关孩子读书的事,以及对文化学识的认知。其实,尊师重教是墙头人历来的传统,从与村民的交谈中可窥一二。

墙头与山西河曲县城仅一河之隔,自古民间往来频繁,墙头人离文化教育中心较近,因此思想开放,接受新生事物快,对教育的认识程度也更深刻,这是其一。

其二,墙头自古就是传统文化之乡,旧时这里私塾、家学盛行。府谷有五张文化名片,墙头占其三,即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府谷二人台发源地;旧时府谷八景,墙头有其二,即秦源德水、榆塞长城。耳濡目染,人们靠着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日子富裕,培养读书人就成了家家户户的第一要务。

还有一点,墙头全村现有282户815人,居住集中,相处和谐,几十年来村里没发生过打架斗殴事件,即使夫妻拌个嘴也关门闭户,生怕被外人笑话。

长此以往,好家风带村风促民风。人们街谈巷议的不是东家长西家短,而主要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家家户户不比谁钱多,而是比大学生多少,比学赶超氛围浓厚。

从一组数据即可略观一二。截至2017年,墙头农业园区历年来共考出1700多名大学生,本科以上848人,硕士76人,博士及以上16人。其中墙头村考出319个大学生,硕士博士17人,博士后1人,成了户户都有读书人、每家至少有一个大学生的村子。

1977年,李廷祥考入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成为恢复高考后墙头村第一个大学生。1986年,墙头村谭玉山以府谷县文科第一名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国内外的著名大学,都留下了墙头村学子的身影。这些成绩优异者成为墙头村一代代学子们学习的楷模。

墙头不愧是一个历史烽烟与人文精神的荟萃之地,这里文风鼎盛,人才层出不穷。目前全国很多省份和地区,都有墙头人在重要工作岗位上工作。现任府谷县文体局、旅游局、文联的负责人都出自墙头村,多年前就挑起全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大任。

记者对墙头只是粗浅了解,就已频生感慨。墙头人之所以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是内外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这正是习气改变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本版文/图记者杨永存报眉题字/高继承

新闻推荐

榆林市破获涉恶刑事案件267起 刑拘涉恶成员288人

本报通讯员付景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榆林市公安机关摸排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138条,破获9类涉恶刑事案件267起,打击...

府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府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