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雨兼程 铸就生命盾牌 榆林市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十年发展纪实

榆林日报 2018-03-07 09:00 大字

本报记者 宋炜

生命无价,健康则是生命的根基。在我们的生活中,意外和病痛总是如影相随。

在遭遇重大险情和突发疾病的危急时刻,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拨打“120”急救电话。承担着榆林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任务的榆林市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已走过十年。这十年,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响起急救指挥调度的声音,为人民群众筑起生命盾牌。

十年,岁月沧桑,从一个人、两份文件的“三无”单位,到集呼救、通信、指挥、调度、信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院前急救指挥管理机构,硬件不断加强和完善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从未改变的健全急救体系、服务人民群众的决心。

2007年10月13日,榆林市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正式成立,两个月后,时任市中心血站站长的陈忠接到调令,就任调度中心主任一职。虽然已经过去十年,但对于陈忠来说,中心刚成立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

“当时全中心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办公经费,也没有办公场所。我和一份同意中心成立的批复、一份对我的调令,一个人加两份文件,就是中心的全部家当。”陈忠笑着说。

带着尽快注册筹建单位,协调“120”电话落地等一系列任务,陈忠白天跑部门,晚上则借宿在自己学生开的一家药店里。没有交通工具,办事的地方近了步行、远了坐公交、事急了打出租车;没办公设备、纸张、笔等,就去卫生局“拿”或从其他认识的单位要一点;没经费,只能自掏腰包,少则自付、多则垫付……

匆匆两年,陈忠完成了单位注册、筹建、组织协调等诸多基础性工作。在对全市各医院院前急救工作状况等方面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延安急救中心先进管理经验,起草了《榆林市急救站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及60余项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为榆林市院前医疗急救实行“七统一”打下了坚实的软件基础。

2009年10月,在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并迎来了两位新同志后,急救中心的筹备工作也进入了冲刺阶段。最终,在市区两级政府、市卫计局的积极协调和大力支持下,2010年4月19日,榆林市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正式开始运行,榆林“120”指挥调度、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步入正轨。

截至2017年12月底,中心共接警526915次,派出急救车辆74754次,接回患者51109人。先后抢救了“11·27”包茂高速榆林小壕兔段连续18起交通事故、“11·28”210国道上盐湾镇铁炉峁村重大交通事故、“8·22”榆林城新建路建筑工地垮塌事故、“5·14”中煤大海则溜灰管坠落事故、“10·24”府谷新民爆炸等突发重大事故(伤亡3人以上)1144次,派出急救车1746次,抢救患者3658人;处警率达100%,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没有出现一次差错和违规现象,患者调查满意度达98.9%。此外,完成了“榆林市青少年运动会”“陕西省第七届重点项目少儿运动会”“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榆林分会场”“天宫二号”“神州十一号”发射等国家、省、市各级重大活动医疗保障任务共计264次。

十年,时光荏苒,从院前急救电话各医院独立所有到几部普通电话机协调指派、再到全省最先进的现代化指挥调度平台,榆林院前急救人分秒必争、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和工作态度始终如一,铸就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强防线。

指挥调度靠电话、记录调派靠手工、办公桌椅靠借用……这是指挥中心投入使用时的真实写照。即使这样,也并未磨灭急救人的热情和对工作的使命担当。4名中心工作人员和从市一院、二院、中医院、星元医院分别支援的2至4名医护或行政人员一道,在新岗位上攻坚克难。就是在下班后,他们当中有人走街串巷熟悉地理位置,以便更加合理地调度救护车辆;有的则是从头学起了医学、调度技巧、普通话等,以提高工作能力……在这样的简陋条件下,中心的工作人员们,用最简单和原始的方式,调动着城区的一辆辆救护车,挽救着一个又一个生命,从未出现过一次错误或是失误。

但对于院前急救来说,“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简单地说,就是要围绕一个“快”字做文章。要想达成这样的目标和效果,必要的现代化设备必不可少。

2010年11月,通过财政采购,具备了系统集成、救护车定位追踪、呼救号码显示、计算机辅助指挥等功能的“120”指挥调度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并迅速形成战斗力。而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1年11月27日,由于雪天路滑,包茂高速榆林段在短时间内发生了18起交通事故,“120”调度台电话铃响个不停。从上午8点半一直到下午1点40分,调度中心先后调派救护车11辆次、医护人员33名,23名受伤者全部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处置;2012年8月22日,城区新建路一建筑工地发生垮塌事故,“120”调度台上午9时4分接到报警后,及时调派市二院、市中医院、榆阳区人民医院等120急救站出动40辆次救护车,成功抢救18名被压工人……一次次对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无不体现着榆林院前急救人分秒必争、精益求精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

此外,中心还通过多种途径,不断追求着更高的水平和更优的服务:2015年,中心挤出30多万元办公经费,建设了榆林市院前急救会诊系统,实现了院内外通过音频视频设备以及网络传输系统,动态对整个院前急救过程进行会诊、指挥和监控,及时对现场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置,便于专家作出急救指导。升级后的指挥调度系统拥有车载GPS设备30余台、手持对讲机36台等通信设备,急救呼救线路4条,受理席位4个,同时处置4个报警电话。采用了GPRS数据传输手段,车载GPS设备的实时在线,实现了救护车辆运行的有效、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调度与指挥能力;2017年,市财政再次投资200多万元,对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全面升级,实现了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数字化指挥调度和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目前,中心的硬件设施和业务能力,都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但对院前急救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陈忠说,榆林急救调度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将永葆初心,为人民群众筑起生命盾牌。

新闻推荐

“冬季执行大会战”战果辉煌 全市公开曝光“老赖”434人,查封涉案财产价值7045万元,拘留“老赖”403人

本报记者白永林报道在2017年“冬季集中执行大会战”中,榆林市两级法院300多名干警统一行动,采用“抓捕、拘留、查封、扣押”等多种手段重拳出击,战果辉煌。截至2月15日,在一个半月的“冬季集中执行大...

府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府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