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网格”织成“大平安”——府谷县推行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

榆林日报 2017-08-29 09:06 大字

本报记者吴杰 通讯员张建林

如今,走在府谷街头,群众最大的感受就是经常能看到巡防队、巡逻车的身影,群众的安全感倍增,这得益于该县推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网格化”防控体系,大大提升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了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和社会面管控能力不断提升,使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上下一盘棋,整体一张网。府谷县创新构建的网格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在侦查破案、执法执勤、治安防范、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自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以来,府谷县盗抢案件,黄、赌、毒等治安案件明显减少,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治安好转率得到显著提升。

网格化管理是形式,平安与法治是内容,只有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才能使该项工作达到最大的成效。“府谷县将逐步建立并扩大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体制,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不断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给群众一个满意的平安法治府谷。”府谷县政法委副书记杨曦这番话,道出了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的内涵和目标指向。

网格化让哨口前移——

不稳定因素发现处置更及时

府谷县地处陕晋蒙三省区交会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汇聚,社会治安情况复杂,该县积极探索“主动防控”的新路子,采用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因地施策,走出了一条务实高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路子。

在推行网格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中,府谷县构建县、镇、村(社区)、小区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设总网格长、网格长、分网格长、网格员,以“一格一员”或“一格多员”配置网格员,实行“一员多责”,定格定人定责,建立网格化到区域、责任到人的责任体系运行模式,承担信息收集、控案巡防、人口管理、纠纷调解、隐患排查、便民服务、平安创建、法律宣传等职能。

四级网格运行管理模式,划分社会管理网格单元,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和组织等要素的常态化管理与服务。据介绍,近年来府谷县城和城郊结合部,特别是涉煤镇盗抢案件、毒品案件相对突出,成为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治安难题。对此,该县根据重点镇、村的人口、社会治安实际情况,遵循“任务相当、规模适度、无缝覆盖、方便管理”的原则,把哨口前移,把责任落实到对本区域人口、经济、风土等最熟悉的网格员身上。据了解,该县共划分总网格1个、网格23个、分网格217个、小网格1379个、特殊网格532个,赋予网格职责与权利,使网格真正具有管理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网格员的工作主要包括开展入户访查,了解登记辖区内的实有人口、出租房屋、行业场所等情况;收集情报信息,掌握重点人员的现实表现与动态;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开展基础信息采集,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及时汇总上报;开展治安防范,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形成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开展法律宣传,把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宣传到每家每户;加强实有人口管理,全面准确掌握辖区人口情况;了解社情民意,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收集线索;服务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及时受理求助。

网格化让管控更高效——

清晰勾勒出完善的防控体系

一张网格结构图清晰地表明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总网格是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中心,对全县重大管理服务事项进行综合协调、办理和处理,对上传县级信息中心的治安复杂问题、安全隐患、公众舆情等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分流、督办、落实和反馈,对下级网格进行指导调度和监督管理;网格是镇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中心,承担分网格上报信息的处置、化解和反馈,每月上报综治维稳信息,对本网格无法解决的重大疑难复杂问题及时上报;分网格长,负责网格管理工作,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协助网格员处置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小网格负责人及时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和不稳定因素,做好调处、化解稳控和治安巡查、安全监管、信息上报等工作。这种分块包干、分级负责的模式,正是府谷县网格化管理治安防控机制的主要特点,它构建了一张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网,逐步收窄安全防范网,提高了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真的没想到,这丢了的钱还能找回!”拿着失而复得的钱,在府谷打工的蔡先生激动不已,是社区巡防员及时发现收起了他忘带的衣服,让衣服兜里的钱安然无恙。

为着力构建“平安府谷”建设长效机制,该县出台了从隐患排查、分析预警、整治化解、追责问责等10个方面的制度,加强和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于具备条件的社会监控全部联网接入指挥中心,全县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的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社区和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了98%以上;根据不同时期刑事发案情况,分析发案的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实现重大或系列案件发生后,多警种多部门联合作战;对每天发生的所有案件进行分析研判,把提取的相关资料通报给办案单位,为破案提供线索,实现精准打击。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不仅对不法分子形成威慑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大可能的安全感和良好服务,还能进一步拉近警民距离,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网格化让服务更贴心——

形成群防群治新格局

“警民同心求稳定,邻里联手保平安。”在府谷赵石尧社区推行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的宣传资料上,这一句标语格外显眼。府谷县政法系统贴近群众开展服务,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从而增强了治安群防群治的力量。

在城镇,由民警、公职人员、小区保安、居民等群体组成的防控网络,以及在农村,由民警、村干部、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组成的防控网络是网格化管理发挥群防群治的一大亮点。网格化管理的有效推广,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孙大平是一名退伍军人,当得知辖区内正组建义务巡防队时,他二话不说,在报名表上填上自己的名字。“我也是辖区的一份子,希望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他自豪地表示。

府谷县全力打造网格巡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网格工作模式,将便民服务、治安防控、社会管理贯穿于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建立起统一协调、高效运转、便民利民的联动运行机制,在网格内实行困难反映、消防灭火、日常救助等多项免费服务,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巡防过程中,实行“点、线、面”相结合的“网格化”巡逻方式,将辖区网格内需要重点巡防的重点部位列为整个防控体系的“点”来进行重点防控,提高对防控“点”的掌控能力;针对辖区治安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确定巡逻防范的重点路线段和区域,组织民警、巡逻队员开展车巡、步巡;根据辖区发案特点以及夜间人员活动情况,由值班民警带领巡逻队员在案件高发区域及线路开展巡逻。

该县还制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及平安创建有奖举报机制,在年终考核考评中被考核评定为优秀单位的,对单位职工给予工资性奖励;对当年被命名为县级以上“平安乡镇”、“平安单位”的,给予单位2万元奖励。

府谷县大力推行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实质上是落实警务工作前移的具体措施,让公安机关执法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努力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严密治安防控、夯实警务基础等方面求突破、见成效,为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打下基础。

新闻推荐

府谷“5·29”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漏网案犯落网

本报通讯员温海峰报道8月15日,潜逃9年之久的公安部B级通缉犯、府谷“5·29”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最后一名案犯尤某强在山西省交口县落网。2008年5月29日上午10时许,犯罪嫌疑人尤某强伙同张某怀、彭...

府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府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