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白泥井镇土地流转鼓起农民“钱袋子”

榆林日报 2021-11-22 08:35 大字

白萝卜大丰收,种植户忙清洗。 叶子 摄

本报讯(记者 李志东见习记者 叶子)土地流转作为土地资源利用的主抓手,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定边县白泥井镇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土地流转,除了可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还能在脱离土地后从二三产业中获得收入,曾经的荒地变成了良田,农户的收入稳定增加。

昔日荒地变良田

该镇农业生产之所以能取得丰收源于搞活了土地。据定边县园艺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胡彦君介绍,“白泥井早春地膜马铃薯收获以后,土地就闲置下来,连年种植马铃薯使得土地退化严重。白泥井水质好,光照充足,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白萝卜,我们通过招商引资,把外地的客商引进来,先让客商进行小面积种植。”胡彦君说。

来自湖南的种植大户刘琦通过定边园艺技术推广中心推荐,今年在南场子村租了800亩地种白萝卜,每亩地租金600元—800元,雇用当地的村民进行耕种和田间管理。南场子村的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把曾经闲置的田地租给种植大户,经过土地治理,撂荒地变成了希望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同样在定边县衣食梁社区,那里的村民也通过土地流转让自己腰包“鼓”起来。

闲置大棚见效益

在定边县衣食梁村产业园的大棚里,工人们正忙把掩映在藤叶中的西瓜打包、装箱,据了解,这些浑圆饱满的麒麟西瓜将销往北京、天津、深圳等地。

“我们园艺中心为了使闲置大棚得到统一经营,和园区办及沃野公司共同引入了深圳市农产品公司,进行无籽麒麟西瓜种植。”胡彦君介绍道。“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让村民们既获得了租棚收入,又可在基地打工挣工资并学习技术,同时使分散大棚和闲置大棚得到了合理利用,优化了蔬菜种植结构。

衣食梁社区村民康文增就是这种模式下的受益者,“我的两个大棚租给企业了,我在他们处打工,4个多月收入2万多元,我准备明年自己种,跟他们学技术,他们帮助我销售。”康文增满怀希望地说。

今年,白泥井镇衣食梁社区有种植大户9户,承包大棚600座,受益农户达300户。有多个企业、公司、种植大户在该镇承包土地,约有万亩土地被流转,有效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户收入,切实让农民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新闻推荐

农高会首设后稷特别奖展区榆林五件产品获奖入展

本报讯(记者郝彦丰陈静仁胡少鹏刘浩波)后稷特别奖和后稷奖是杨凌农高会自创办以来设立的两项大奖。在第二十八届杨凌农高会...

定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