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治沙精神 书写绿色传奇榆林治沙造林的那些人和事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向沙漠进军 退耕还林绿了山峁 “三北防护林”保护了农田 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 刘继远 摄
记者 刘勃江
一片林海,长风吹过,波涛汹涌间,昔日茫茫860万亩流沙已然消失不见,只有枝叶间透露出星星点点的黄色沙地,提醒着人们——这里是毛乌素沙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榆林,55%的国土面积被黄沙所覆盖,毛乌素沙漠带来的滚滚流沙,淹没了矗立千百年的万里长城,吞没了农民赖以生存的万顷农田和牧场,还试图摧毁榆林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只有治沙造林,才能过上好日子。70多年来,榆林以每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治沙造林,用2360万亩葱郁的绿林,将毛乌素狂沙牢牢按在地上。
向沙海宣战
当你乘坐飞机飞过榆林上空,从舷窗向下望去,一定会被遍布林草的毛乌素沙地所震撼,可你是否知道,为了将这片荒漠染绿,榆林人为此付出了多少血汗。
狼窝沙,地处风口,80%以上的土地都是沙丘,是榆林市定边县长茂滩林场上千个沙梁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正是在这里,石光银迎来他治沙生涯中的第一个挑战。
1986年的春天,石光银和他的团队拿着铁锹,背着树种和干粮开进狼窝沙,准备啃下这块“硬骨头”,然而,一连两年,种下的树苗被摧毁殆尽,风沙依旧在狼窝沙上空肆虐。两度折戟的石光银并未气馁,1988年春,石光银第三次来到狼窝沙,这一次,他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固定沙丘,在沙障间种植沙蒿、沙柳固定流沙,然后栽植杨柳树,外出学到的“障蔽治沙法”起了大作用,树的成活率当年达到了80%。
数十年的坚持,使石光银在毛乌素这片沙海中建起一道道绿色屏障。石光银说:“治沙已经成为我一生唯一要干的事业。只要我一天不死,就要植一天的树,我的儿孙也要把这件事情继续下去。”
在治沙造林的征程中,女人们也有着不让须眉的豪迈。在距离长茂滩林场近两百公里的榆阳区补浪河乡,成立了由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子民兵治沙连,开启了治沙造林的奋斗历程。
“当时我们种树,根本没有机械化工具。种好的树苗一夜之间就被大风沙全部掩埋了,经常要用双手把埋在沙子里的树苗挖出来,挖得久了,沙子把手都磨破了,钻心的疼。”第一批民兵贺莎莲回忆说。
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让姑娘们心生退缩,在沙梁上栽柳笆墙,用蒿草、麦草埋防沙格……流动的沙丘渐渐被固定住了,种下的一批批树苗也渐渐长大,荒漠中晕染出一片片绿色生机。40多年的坚守,换来的是大家眼中狂沙肆虐的“黑风口”被彻底堵住。
70多年来,一代代榆林儿女以战天斗地的豪迈气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将这一片“茫茫沙海”建成“塞上绿洲”,再现“沃野千里、仓廪殷实、水草丰美、群羊塞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
向榜样看齐
“种树固沙是咱们榆林人的传统,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在今年的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活动中,市民贺涛带着孩子们种下6株嫩苗。40年来,正是一个又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石光银、牛玉琴、女子民兵治沙连、张应龙……他们发挥榜样作用,带动榆林人不断扩大义务植树规模。
“树,我不能卖;人,我不改嫁。”1988年,年近40的牛玉琴怀着治沙造林的心愿和对丈夫的无尽思念,在沙海边缘植树800多万棵、11万亩,将丈夫生前画下的造林版图扩大了近7倍。如今,牛玉琴已年逾古稀,依然不曾远离奋斗一生的治沙造林事业,“去林子里看看”,这是她每天都会对子女提的要求。
为了一个承诺,张应龙放弃外企高薪,回到家乡,扎进荒漠潜心研究治沙和沙生植物开发利用。“一个英雄拯救不了世界,必须从个人治沙向全民造林转变,只有靠社会的力量才能真正保护沙漠生态。我要让沙漠不但长出绿树,还能长出‘文化’,用绿色文化感染他人,让每个人都重视、关注生态保护。”在这个信念的驱使下,张应龙的治沙基地走上了科研、科普、生态教育、生态造林、生态惠民的循环林业发展道路,期望用在大漠开花生长的长柄扁桃,使贫瘠的沙地变成聚宝盆。
饱受风沙之苦的榆林人,在榜样的带动下,将建设美丽榆林成为行动自觉,今年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周年,40年来,榆林建成植树基地300多个,典型示范区50多个,完成植树3.4亿株,参与人数达到4650多万人次。“亲子林”“家庭林”“成长林”随处可见,植绿、爱绿、护绿成为新风尚。
向造林进军
上个世纪,榆林把“股份制”“承包制”等多种组织形式引入治沙造林实践,群众性治沙造林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义务植树“三个一百”十年工程、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启动,持续坚持,昔日千里风沙线化作今朝塞上柳色新。
随着毛乌素沙漠实现“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榆林市委、市政府又有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干旱半干旱沙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7年至2019年这三年间,榆林实现市域森林覆盖率由33%提升到34.8%,城区绿化覆盖率由37.67%提高到40.24%,榆林人民“大地植绿”的热情和“心中播绿”的激情高涨,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636.9万人次,累计植树3134万株。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不止步,建设美丽宜居绿色家园的初心始终不改。2020年春季,榆林实施“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让绿色成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底色。41家企业投资4.32亿元植绿;中心城区新增规划绿地1365亩,投资1.1亿元;吸纳临时就业5000余人,人均创收3600元;探索形成“政府动员、企业自愿、统一规划、全民参与”生态补偿新模式……这是实现生态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成功一步。
今年6月22日,一架承载着绿色希望的直升机腾空而起,将一粒粒种子散落在黄土地的梁塬沟峁间,标志着榆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飞播造林工程正式启动,也是榆林将要交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今年开始,榆林重启飞播造林,加大人工造林,到2030年,2800万亩林海将使“大漠风尘日色昏”永远成为记忆。
向深绿挺进
溪水潺潺,林涛阵阵;白云出岫,倦鸟投林。榆林城北的红石峡,犹如一粒明珠,褪去毛乌素滚滚沙尘后,绽放着夺目的光彩。这里也是中国沙漠地带的飞播示范区,飞播造林保存面积达657万亩,保存率高达70%。
70多年来,在实现人进沙退这场漫长的征程中,除了飞播造林,一代代治沙人针对不同的地理特性,总结出引水拉沙、多管井、马槽井、扬风移沙、搭障蔽、满天星造林、前挡后拉造林、撵沙丘造林等治沙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同时,一道道沙区造林难题也在治沙人手中得到解决,引种的樟子松在大漠安了家,结束了沙区造林无常绿乔木的历史;开展樟子松嫁接红松科研项目,将红松的生长区域向南推移了1—2个纬度……
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毛乌素沙地在陕西版图被绿色掩盖,榆林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干旱半干旱沙区国家森林城市,但生态文明建设并未就此止步。随着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不断加快推进,林草产业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水土流失实现综合治理,区域生态功能不断提升……如今的榆林,正向着深绿色的梦想阔步前行。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新闻推荐
本报榆林讯(卢云云张艳峰全媒体记者张慧)近日,陕西省定边县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实施的定边县乡村人才振兴“双千能力提升...
定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