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存昌: 扎根定边65年 用坚守润泽一方土地

西北信息报 2021-08-29 21:24 大字

 8月6日,定边县召开最美定边人“来定支边人员”暨杰出人才表彰大会,对82名“来定支边人员”进行表彰。这一天,对周存昌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作为“来定支边人员”其中之一的他因为生病住院没能亲自到现场接受表彰,当他的儿子周小茗把“最美定边人·杰出人才”的荣誉证书和奖章拿到医院时,周存昌两眼泛着泪光,用颤抖的双手接过奖章激动地说:“来定边65年了,感谢定边县委、县政府和定边人民给我这么高的荣誉,希望我的子孙后代继续为定边的发展作贡献。”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周存昌回忆起过往,铿锵有力地说。1956年,周存昌20岁,从三原水利学校毕业的他要面临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从小出生并成长在陕西渭南市澄城县的他只知道即将要去工作的地方很穷、很需要他。然而当他到定边之后,所遇到的困难是他意想不到的:黄沙满天、老百姓的饮水十分困难。

1961年,定边县委、县政府作出要在白于山区打坝蓄水的决策。当时的水利局没有几个专业技术人员,周存昌便第一个冲在前面。每年正月十五左右从县城出发,腊月二十五左右才能回家。“打坝蓄水的第一个地方是张崾先镇,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只能靠步行,需要四天四夜才能到达。”周存昌回忆道。作为“指挥官”,白天,周存昌带领当地群众打坝建水库。晚上,他还要在煤油灯下研究图纸设计。他的眼里只有工作,生活极其简俭:以皮袄、干草为被褥,以土砖为枕头,整整坚持了十年。先后建成了杨伏井、营盘山等水库以及吕小湾坝、高家湾坝、蔡涧坝等堤坝。

今年,定边县从6月中旬到8月中旬未出现有效降雨,农作物持续干旱、减产严重。为减少旱情带来的影响,政府引导当地农民利用水坝、水库的水灌溉农作物,灌溉面积达到了107万亩/次,有效地减少了旱情带来的损失。这其中有不少水库就是周存昌负责修建的。

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

“现在基本每天都躺在床上,不能多坐也不能多走路。”周存昌的老伴王英兰一边扶着他一边说。1988年8月,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定边引黄工程开工建设,身为水利工程师的周存昌毫不犹豫地加入,并主动承担勘探线路的工作。坐车、步行,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要到陕西、宁夏、甘肃三省好多地方勘探线路、研究解决问题、推进工程建设。“1994年,因为在户外工作时间久,加之又长时间坐车,他被医院诊断为腰椎错位,不能继续在户外工作了。”王英兰说,“但是在医院躺了没几天,周存昌就办理了出院手续继续投入到了工程建设中。”“做工作要善始善终,更何况当时人手严重短缺。”周存昌说。

历时8年,1996年9月,盐环定扬黄定边引黄工程竣工。该工程通过多级泵站将黄河水提送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同心县,甘肃省的环县,陕西省的定边县的部分地区,解决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

盐环定扬黄定边引黄工程竣工的那一刻,周存昌十分激动,但是8年的奔波也让他落下了腰椎错位、内风湿的病根。

荣誉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85岁的周存昌一边说着,一边给记者翻看自己年轻时的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农村到城区,从一个工程到另一个工程,每一张照片都见证并记录了周老为定边水利事业和定边人畜饮水所作出的不平凡的贡献。

1987年荣获国家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献身水利、水保事业”荣誉证书,1991年荣获国家水利部颁发的“为水利事业勤奋工作30年、为国家作出了贡献”的荣誉证书……周存昌扎根定边65年,获得了诸多荣誉。对周存昌而言,定边就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水利人”。

通讯员 王霞霞 孟静

新闻推荐

“最美水利人”周存昌 扎根定边65年 用坚守润泽一方土地

日前,榆林市定边县召开最美定边人“来定支边人员”暨杰出人才表彰大会,对82名“来定支边人员”进行表彰。作为“来定支...

定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