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奇迹!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成都商报 2020-04-24 02:27 大字

榆林市年逾九旬的郭成旺(左)的孙儿郭建军抱着老人1984年栽下的一棵树2003年的子州佛殿堂2016年的子州佛殿堂补浪河乡女子民兵治沙连的队员们当年植树造林补浪河乡女子民兵治沙连的队员们在修剪树枝

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该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一半面积在陕西榆林境内。七十年治沙造林,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2157万亩葱郁的绿林将毛乌素沙漠拥在怀中,成功锁住了860万亩流沙,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54圈。

揭秘

70年

千年沙漠

败给数代“愚公”

毛乌素沙漠又称鄂尔多斯沙地,位于陕西、内蒙古两省区交界,是中国的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还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由于不加节制的开垦和战乱的冲击,唐朝时期毛乌素变成了一块小沙地。

一千多年过去,毛乌素最终变成了一片沙漠。在新中国成立前近百年,流沙已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55%以上的国土面积,都被广袤的沙漠所覆盖,流沙曾吞没农田牧场120万亩,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榆林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黄河泥沙高达5.3亿吨,占中上游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

向沙漠发起挑战,从70年前开始。

上世纪50年代

一伙“愚公”搬走沙丘

第一次吃上了饱饭

那时,被荒沙团团围住的榆林市定边县小滩子村,人们肚子饿得咕咕响。

“‘早上菜、晌午糠,晚上清汤照月亮’,咱小滩子人还要这么活吗?”带头人李守林问大家。“不,再不能这么活了!”十几个大汉掷地有声。这一年,人扛肩挑,搬走沙丘;栽种树苗,开辟良田。小滩子人第一次吃上了饱饭。

李守林带领小滩子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前仆后继去治沙。4800多亩网框林一口一口“吃掉”沙漠,给人们带来希望。后来,李守林积劳成疾,去世时66岁。

和沙漠常年打交道的漆建忠,比沙区老百姓更苦更累。身为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他为掌握风沙移动规律,跟踪沙粒活动长达十年,遇到6级以上的大风天,别人躲起来,他却冲上去,趴在沙面上记录种子被风蚀沙埋的数据。多年来的坚守,他积累的10多万项数据,为中国飞播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世纪70年代

女子民兵治沙连坚守45年

堵住毛乌素南缘“黑风口”

男人们拿出命治沙造林,女儿家也一样。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45年坚守大漠植树造林,用33条防风固沙林带和14425亩林区,堵住了毛乌素南缘“黑风口”。

“一场大风把新栽的树苗埋了,没有工具,就用手挖。挖得久了,手也就磨破了,真疼。”第一任女民兵连长童军回忆说,手指出血、脚上打泡,都是家常便饭。由于条件艰苦,不少姐妹患上了风湿、关节炎的毛病。

上世纪80年代

儿子拉树苗遇难

村支书:我还有孙子,一代接一代

“树,我不能卖;人,我不改嫁。”1988年,当丈夫张家旺倒在造林工地上后,面对前来劝说的人,靖边女人牛玉琴就这一句话。治沙造林是牛玉琴和丈夫共同的梦想。她从痛苦中站起来,在沙海边缘植树800多万棵、11万亩,将丈夫生前画下的造林版图扩大了近7倍。

今年牛玉琴70岁了,但仍然坚持种树。“只要活着,就要种树。”她说。

在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唯一的儿子在拉树苗途中车祸遇难。巨大的悲痛没有压垮这条铮铮铁汉。“儿子没有了,我还有孙子。一代接一代,治沙事业永远不会断。”石光银用毛乌素沙漠南缘一条百余公里的绿色屏障,兑现了自己的铿锵誓言。

神木青年张应龙心系家乡,放弃外企高薪,一头扎进荒漠,潜心研究治沙和沙漠植物开发。“朋友来沙地里看我,一眼望不到头,全是沙子。他们觉得我疯了,可我偏偏不信沙漠开不出花。”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中,张应龙从一个外行成长为治沙专家,“张疯子”的梦想实现了。

20万亩长柄扁桃在大漠开花生长,带动5000个农户从事林木产业。人人厌恶的黄沙,蜕变成脱贫致富的金沙。

如今,榆林已经形成“南治土、北治沙”的治沙模式,自1990年以来,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治沙专家来榆林参观考察学习治沙技术,榆林成为国际上一个备受关注的“治沙样本”。

观察

这些年

中国为地球做了什么

人类社会开始关注和讨论气候变化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京都议定书》(1997年)、“巴厘路线图”(2007年)、《哥本哈根协定》(2009年)、《巴黎协定》(2015年)等国际性公约和文件的出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与此同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与向绿色低碳转型互为促进。中国是气候变化领域坚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特别是在控制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温室气体达峰等方面。

中国新增植被叶面积

至少占地球植被

新增长面积的25%

英国《自然》旗下期刊去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自21世纪初以来,地球新增的植被叶面积相当于一个亚马逊雨林,2000年到2017年的卫星数据显示,中国和印度贡献了三分之一的植被面积增长。其中,中国新增植被叶面积中有42%是森林,32%是农业用地,而印度绿化面积的扩大主要得益于农业用地的扩大(82%),森林的贡献较小(4.4%)。

NASA的“地球观测站”也发文称,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科学家们借助NASA的卫星数据揭示了一个有些令人意外的发现:中国和印度,地球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是地球新增植被的主要贡献国,其中中国新增植被叶面积至少占地球植被新增长面积的25%。

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发布“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历时13年,中国国家能源局4月10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专家、国家能源咨询委员会委员李俊峰认为,中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能源发展要跟上清洁化、低碳化、数字化的时代潮流,尤其强调的低碳化,正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

中国正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可推动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与变革;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源发展的转型,又反过来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深入发展。中国能源转型顶层设计的路径,正随着能源法的立法步伐而逐渐清晰。

气候投融资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碳强度下降

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领域,“气候投融资”是当前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核心议题之一,也是中国正在积极探索的方向。

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牵头,在原有“气候融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气候投融资”概念,注重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资和融资活动,致力于推动包括气候投融资标准、气候投融资工具、气候投融资地方实践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气候投融资体系建设。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表示,气候投融资相关政策的引导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资金更多流向绿色、低碳领域,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碳强度下降。

此外,气候投融资通过碳市场交易机制和碳金融手段,能够促使企业进行节能减排,降低自身碳排放,起到控制碳强度的作用。中国从2013年开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建设,为气候投融资活动提供交易标的、营造良好投融资环境,培养了一批有气候投融资意识的市场参与主体。

推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出“新资源”

2019年7月1日,上海开始正式推行垃圾分类。坚持了这么久,上海交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单? 2019年底,上海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4049吨,较2018年底增长431.8%;湿垃圾日均分出量7453吨,较2018年底增长88.8%;干垃圾日均处置量17731吨,较2018年底下降17.5%。根据上海最新的发布数据,2020年底,上海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的日均回收量将分别达到6000吨以上、9000吨左右、16800吨以下。

垃圾分类,到底带来哪些改变?过去被我们一直忽视的垃圾变废为宝了。

在上海田强环保的中转基地,一垛垛的快递塑料包装袋,看起来颇为壮观。这种最外层包装袋,过去只能被拿去焚烧。现在由于分类做得好,省去挑选和处理费用,有了利用价值。据负责人介绍,这些塑料经过造粒,售价可达5000元/吨,用来制造城市管网。

持续关注海洋生态 “向阳红01”船全球科考

除了气候变暖和过度捕捞等,作为地球“心脏”的海洋,还面临着“隐形杀手”的威胁:微塑料。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承君介绍,他们在南沙海域进行的微塑料调查中,22种珊瑚中全部检测出微塑料,29种鱼的样品中,80%的鱼类样品中含有微塑料。微塑料除了本身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外,还会附载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

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微塑料调查与研究。在“向阳红01”船全球航次中,科考队员获得了近千份海水滤膜样品。初步数据分析发现,微塑料在全球各大洋广泛存在,特别是在一些洋流汇集区丰度更高,并且在南极地区的海水中也有微塑料存在。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陕西日报、榆林发布、共青团中央等

新闻推荐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定边县县长苗玉祥本报记者李志东报道定边县将顺时应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全县各项事业有序推进。一是按...

定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