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银:茫茫沙海上书写绿色传奇

三秦都市报 2019-01-07 02:48 大字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波澜壮阔三秦华章——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上,有一张照片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这张照片记录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的壮阔场景,反映了陕西生态建设的成就。建设绿色陕西,离不开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石光银就是这些治沙英雄中的一位。

榆林市定边县白泥井镇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沙丘连绵,植被稀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情的沙尘摧毁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月3日,尽管时值寒冬,但整个白泥井镇依然不乏绿意,树木和被树木包围的温室大棚满目皆是。这便是石光银几十年来带领乡亲们书写的绿色传奇。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沙尘暴来袭,把我和5岁的小伙伴赵虎娃刮出了10多公里远,我父亲找了3天才找到我,而赵虎娃被风沙无情地夺去了生命。从那时起,我便发誓长大后一定要战胜‘沙魔’。”今年已经68岁的石光银回忆说。

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开始鼓励群众承包荒地,种草、种树治理荒沙,这给了石光银极大的动力。“植树造林,治理荒沙,只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卖掉了家里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还从朋友那里借了2万元,再贷款3万元,一共凑了12万元投资买树苗,并联合7户村民,与他们一起治沙。”石光银说。

石光银的“治沙战役”首先在风沙肆虐、十年九旱的“狼窝沙”打响。他说:“那时候,生活条件很差,所有人都住在荒漠里,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硬到啃不动的干饼子,实在干不动了就一人喝上二两酒,借着酒劲儿坚持干活。在治沙过程中,我们还会不时遇上沙尘暴,风暴经常就把人刮跑了,我们就得赶紧停下来去找人。”

在石光银和乡亲们的不懈努力下,从1984年到1989年间,整个“狼窝沙”的5.8万亩荒沙得到了彻底治理,他们种下的乔灌木成活率达90%。

有了“狼窝沙”的治沙经验,石光银对治理荒沙有了更大的把握和充足的信心。1986年,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股份制农民治沙公司。他对大伙说:“咱们是股份制,只要能吃苦、肯干就算是入股了,咱们联手治沙,向沙漠要效益。”数十年来,在石光银的带领下,当地群众自发踊跃承包治理荒沙、盐碱地。如今在定边县,治理的荒沙达25万亩。

“虽然荒沙得到了有效治理,但是治沙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一刻都没有停歇过。”石光银说。早些年,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治理流沙,他们种植的大多是一些杨树,寿命较短,现在很多树木都已经死了。因此,近些年来,他们不断开展复种、补种工作,又种植了樟子松、侧柏、云杉等,大大提高了林区树木价值,并打造了一条百余里长、10多公里宽的绿色屏障,这为改善定边县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

治沙为脱贫,脱贫再治沙。如今,石光银实现了“向沙漠要效益”的梦想。通过移民搬迁,许多白于山区的贫困户搬到了这片曾经的“沙海”。同时,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走出了一条集荒沙治理、休闲旅游、苗木培育、畜牧养殖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之路,使1500户农户受益。如今,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300元提升到1万元左右。本报记者雷魏添

40年改革开放故事——寻找故事中的你

新闻推荐

过一种有趣的生活

河滨公园飞翔雨中莲赛金花神木天台山麻黄梁店坊水库定边跑驴阳光广场舞动的旋律七彩丹霞刘绪明白进春,1980年到定边县农业...

定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