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李燕:用爱撑起一个家

榆林日报 2017-12-11 08:56 大字

李燕饭前为公公系上围裙

文图/本报通讯员高婷婷

核心提示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当一个孝顺的女儿不难,可要当一个孝顺的儿媳却非易事。今年56岁的李燕,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2016年,她被所在社区授予“幸福社区”五好文明家庭和“好媳妇”称号,她用朴素的爱心和孝心弘扬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赢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家住定边县定边镇民生路21号的李燕,结婚35年来,和一家人和睦相处,过得有滋有味。可是,生活并不都是一帆风顺。2002年,李燕的婆婆突发脑溢血去世,同年2月,公公患上脑梗塞,身体每况愈下。2009年,老人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从此,李燕便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这一照顾就是十多年。

那些年,李燕的丈夫为补贴家用,不得已到外地打零工养家,两个儿子也因工作、学习无法回家照顾爷爷,只有李燕独自在家照顾老人。每天早晨,李燕除了为老人穿衣、洗脸外,还要将老人抱坐在轮椅上。因长期抱扶老人,李燕腰部疼痛,身体力不从心。

笔者到李燕家采记,她正在给老人喂饭,吃的是青菜末拌面。老人几年前没了吞咽能力,只能吃些流食和糊状的食物。为此,李燕每天都会将老人所需的食材提前煮熟,打磨成糊状。对于老人的饮食,李燕也格外细心。一年365天,一天5顿饭,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早上喝半斤牛奶,吃点蛋糕,中午再吃点面,下午一般是面,晚上再喝半斤牛奶,12点后再喝点葡萄糖和蜂蜜水。夜里起来还要接一回尿,换一回尿布。”每次吃饭,李燕都是一勺一勺地喂老人吃。老人吃饭困难,半斤牛奶要反反复复热好多次才能喝完,一顿饭往往要花好长时间。她想,人老了,都是这样,慢慢喂,大不了凉了再热。老人吃饭时容易呛着,饭食喷得满身都是。李燕觉得这没什么,马上就给老人换上干净的衣服,从不让老人穿脏衣服。她担心老人长时间吃单一的食物营养跟不上,于是买了台榨汁机,将蔬菜、水果统统榨汁,给老人增加营养。有段时间,老人得了湿疹,李燕天天往医院跑,给老人开药。为了不让老人病情进一步恶化,她每天隔3个小时就给老人翻一次身,每晚用中药熬成汤给老人全身擦洗一遍。从2002年老人患病以来,李燕坚持每晚给老人用热水泡脚,直至老人舒服地睡下。“老人得病到现在,我一直给他泡脚、洗脚,脚一洗血液自然就通畅了。我天天晚上用热水给他泡脚,就是希望老人能暖和点。”李燕说。李燕家院子里的晾衣绳上,全是老人的床单、被罩和衣物,老人居住的屋子没有一点异味。李燕打趣地说,自己每天除了照顾老人,其他的时间都用来清洗了。

提起妻子,丈夫李铁卫内心满是愧疚。这十多年来,自己外出打工,兄弟姊妹又不在身边,两个儿子也外出求学,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又要招呼家里,又要照顾老人,因为多年的劳累患上了腰病。“亏欠么,没有她照顾,老人的病根本好不了,我除了感谢,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好好对她、补偿她。”李铁卫说。然而,对于这一切,李燕觉得都是她责无旁贷的义务,是自己应当为老人做的。“那是自己的老人,凭良心说,咱们也有老的时候。我精心伺候老人,也算是给我积德,我也想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让孩子们做个善良孝顺的人。”李燕边晾衣服边说。

百善孝为先,十几年如一日的照顾,李燕用朴素的爱心和孝心,完美地阐释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许在外人看来,李燕的日子过得太苦了,但李燕却说,现在的自己很幸福。“生活就这么个,有苦有乐,世上没有那么一帆风顺的人生,生活幸福满意着呢!”李燕笑着说。

新闻推荐

定边3008户贫困户喜领新房钥匙

本报通讯员高婷婷陈鹏飞摄影报道日前,定边县举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交钥匙暨入住仪式,3008户易地移民搬迁贫困户现场领取了安置房钥匙。定边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于2016年7月启动,“十三五”期间共...

定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