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连心桥 引领脱贫路 ——记定边县红柳沟镇黄沙窝村第一书记惠晓东
惠晓东(中)查看贫困户赵振富的生猪养殖情况。
文图/本报记者满孝永通讯员黄海洋
“我会竭尽全力让黄沙窝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好起来!”一年半前,定边县红柳沟镇黄沙窝村第一书记惠晓东在和全体村民的第一次见面会上如是说。如今,看到村庄日新月异变化后的村民们,都深深相信了这位第一书记当初的话,也懂得这变化背后凝聚着惠晓东的心血和付出。
以心换心 搭起扶贫连心桥
“由于缺资金、缺技术,长期以来,人均仅有6亩耕地的黄沙窝村,基础设施差,产业结构也相对单一,全村203户村民中因病、因学致贫现象普遍存在,贫困发生率超过20%……”
初至黄沙窝村,在与村“两委”干部的细致座谈中,惠晓东对村情民情有了基本的认识,也是从那时起,他深深体会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如何改变黄沙窝村的落后面貌,让村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也成了摆在他面前、挂在他心头的首要问题。之后便是挨家挨户地促膝长谈,了解贫困户的家庭困难、产业愿景,哪怕他们生活中的一件琐事,他都默默地记在心里,然后带着问题寻求破解、制定帮扶举措。
贫困户赵海兵一家因为经济状况差,连春耕备耕期间的化肥都无力购买,为解决他家的燃眉之急,惠晓东购买了6袋化肥送到了赵海兵家中。在与赵海兵结成帮扶对子后,惠晓东更是频频到他家与他谈心交流,在产业发展、科学种植上提出了不少建议,帮助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与此同时,联想到其他贫困户也有类似困难,他又多方筹资4万余元,为42户***对象发放了有机化肥252袋。
贫困户赵振富因缺技术、缺资金,虽有心发展生猪养殖却长期无法实施。去年,正是在惠晓东的引导、帮扶下,他向定边农商行申请了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并建起了圈舍、购置了猪崽,当年便实现收入5万余元。“今年的生猪价格虽然不太景气,但八九十头猪一年下来的纯收入怎么都有三四万元,加上我外出务工的收入,实现脱贫基本没什么困难。”赵振富笑着说。
精准施策 引领村民走富路
为改变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惠晓东多次奔走于定边县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为村组修建砂砾石道路3.8公里。道路的建成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还为黄沙窝村生猪向外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真正成为了一条致富路。
村里用电紧张、饮水困难、上网难,又是惠晓东通过争取专项资金180余万元,帮助全村铺设了高低压线路13.8公里,建设人饮管网9.6公里,通讯光缆5公里,并为每户村民发放净水器一台,让村民在产业致富的路上彻底摆脱了束缚,解除了后顾之忧。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后,惠晓东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全村的产业发展上。针对人畜饮水、农业用水极度困难的局面,惠晓东通过多次走访调研,提出了“由种植业为主向以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为辅转变”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并结合黄沙窝村实际情况制定了全村三年产业发展规划,引导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生猪及牛、羊特色养殖优势产业。
其间,他还组织、引导村民成立了养猪合作社和互助资金协会,同时又积极争取扶贫资金50万元,为贫困户购买母猪产床200套;面对村民养殖技术缺乏的局面,惠晓东又组织村民参加培训,并邀请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养殖专家到村上授课。
付出总会有回报,仅生猪养殖业一项,黄沙窝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6500元提升到2016年的12000元,为全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模拟撤离。本报记者白潇摄影报道为有效检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面对突发地质灾害时的应对能力,进一步完善抢险救灾体系,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8月3日,榆林市在定边县白湾子镇金盆湾村组织开展了一场真...
定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