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薯海泛金涛——定边县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纪实

榆林日报 2017-08-12 09:41 大字

马铃薯机械化水肥一体灌溉 技术人员查看马铃薯原薯生长情况 品相上佳的定边马铃薯 马铃薯全粉生产车间 马铃薯现代化农机具展示 主食加工企业展示各种马铃薯制作的产品

文/本报记者满孝永通讯员闫鹏飞 图/杨彬

编者按

从良种繁育、种薯外销到机械化、标准化生产,从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到全面推进产学研结合,从仓储物流体系的稳步构建到公用品牌的成功打造,再到融乡村旅游、农业休闲观光、特色餐饮体验于一体的配套服务业全面起步……近年来,作为全国马铃薯最佳优生区之一的定边县,立足马铃薯种植常年保持在百万亩水平、年产鲜薯130万吨的规模优势,坚持将马铃薯产业作为“产业富民”的主要支柱来抓,并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推进全县马铃薯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两年多前,一场主题为“马铃薯主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马铃薯主粮化”一词也从此正式进入了公众视野。也是从那时起,一场关乎马铃薯产业发展命运的“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打响。

种植规模增势迅猛,科技创新全面强化,成果转化加速推进,产品研发硕果累累……全国马铃薯产业尤其是主食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百万亩水平的定边县来说,意义自然不言而喻。而堪称“业界峰会”的全国马铃薯主食产业联盟年会于8月8日至10日在定边的举办,则是产业联盟对定边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最大肯定。

近年来,通过在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领域的有益探索,一条集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马铃薯全产业链条正在定边逐步形成。而在百万亩薯海泛起汹涌金涛的同时,定边县也将依托马铃薯产业的推动,昂首前行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四化”筑基——

马铃薯实现现代化种植

在定边科发马铃薯良种有限公司的无菌组培室外,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通过茎尖分离、接种,开展试管苗种苗组织培养的前期工作。完成接种工序的试管苗,则会被送入专用车间进行组织培养及快繁,并由此逐步培育出优质的马铃薯原原种、原种和优质品种。“目前,我公司每年可生产优质脱毒试管苗上千万株、原原种3000多万粒,原种7000多吨,销售收入可超过3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童霄丽说。

而科发公司的蓬勃发展,正是定边县近年来大力推进“种薯繁育产业化、品种引进科学化、产业发展标准化、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截至目前,该县依托已建成的15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标准化原种繁育基地、6万亩一级种薯繁殖基地,不仅满足了全县100万亩马铃薯生产用种,每年还可向外提供一级种薯5万吨、其他合格种薯50万吨。

此外,该县还通过科学选育新品种,筛选出适合在本县域推广的10多个品种,涵盖鲜食菜用、淀粉加工、全粉加工、薯条加工等领域。全面推进的马铃薯良种繁育“一亩田”工程,及双膜覆盖、大垄栽培、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现代化机械作业等配套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该县马铃薯良种覆盖率、机耕机播率、机收率分别达到了80%、80%、60%的标准,还创造了60亩攻关田平均亩产6716公斤的全国最高纪录。

“龙头带动”——

马铃薯精深度加工全面推进

产业发展、融合的快速推进,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而定边县马铃薯深度加工和主食化进程的引领者,当非陕西金中昌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莫属。

作为定边县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招商引资成果的代表,自2015年完成正式签约以来,金中昌信公司已累计投资近3亿元,完成了马铃薯全粉生产加工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现在正与当地农户洽谈马铃薯收购事宜。待到秋季马铃薯收获,两条总计1.6吨的全粉生产线即可开足马力,将定边县出产的近10万吨马铃薯转化成相对高附加值的全粉、雪花粉、复配粉、薯泥产品。

此外,在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金中昌信公司还成功研发了马铃薯米粉、面条、馒头早餐麦片等30多种产品,双方还将于近期正式挂牌成立马铃薯主食西北研究中心。不难想象,在不远的将来,定边县马铃薯产业在深度加工和科技研发的带动下,必将迎来一个借力产业融合绘就的美丽春天。

在聚焦龙头带动效应的同时,定边县也一直在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本地加工企业的整合优化工作。其中,2015年在定边成立的陕西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在通过全产业链模式及企业示范,助力着定边马铃薯加工产业的优化发展;该县20余家马铃薯加工企业也通过资源重组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年加工淀粉5.6万吨、鲜薯35万吨的目标。

“三产”联动——

马铃薯产业效益全面提升

马铃薯主食化加工产业要想实现稳产,除前期需要充足可靠的原料供应、后期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外,仓储设备和物流体系保障同样不可或缺。对此,定边县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该县依托600多座储藏库保证了50万吨的马铃薯储藏能力,不仅增强了客商装卸的便利性,还为全县农民错季销售提供了保障。此外,该县还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和专业经纪人的桥梁作用,与全国各地企业建立了“订单式”生产销售关系,使得定边马铃薯远销全国27个省市,实现销售额5亿元。

无人机和大型拖拉机协同开展立体农药喷洒,滚移式圆形喷灌机正在对500亩马铃薯进行水肥一体作业,30余个的主食化马铃薯品种正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在位于定边盐场堡镇贾圈村的产业示范基地,定边宏勃农业发展公司负责人陈学军告诉记者,该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集品种试验、良种繁育、农技推广、机械化生产示范及仓库储存于一体的产业模式,并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周边一大批农户顺利实现了增收致富。

而在定边广袤的白于山区,一场声势浩大的活动——首届“中国·定边红花荞麦节”暨百万亩花海旅游美食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该县举办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利用全县超过150万亩的马铃薯、荞麦产业资源,开展农事体验、赏花、摄影等活动,通过独具地域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产业的优化与升级。

除此之外,该县还计划以“薯荞香”为平台,于年内在北京、西安、榆林开设三家定边县优质农产品餐饮体验店,此后逐步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连锁店。

新闻推荐

榆林市组织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模拟撤离。本报记者白潇摄影报道为有效检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面对突发地质灾害时的应对能力,进一步完善抢险救灾体系,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8月3日,榆林市在定边县白湾子镇金盆湾村组织开展了一场真...

定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