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群众打交道要真心实意” ——记定边县白泥井镇公布井村第一书记张海生
张海生(左)了解贫困户西瓜种植情况。
文图/本报记者 杨晓慧
“张书记,来了。”
“张书记你还在村里?”
……
这是定边县白泥井镇公布井村第一书记张海生听到的最多的问候语。而在电话和微信里,他回答家人和朋友们最多的话也是“在村里”。
2015年12月,张海生被定边县农商行选派至白泥井镇公布井村担任第一书记。从农商行的部门经理到村里的第一书记,对于张海生来说,不仅仅是工作场所和工作职务的变更,而是服务对象和工作职责的转换。“我曾经在农村工作过整整十年,深知农民们的需求,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帮助那些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贫困户尽快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张海生始终不忘初心。
1、访村情——走进群众心里
张海生认为,跟群众打交道要实心实意。“只有自己把群众当作自家人,他们才会把你当作自家人。要是在农村工作嫌苦嫌累,就永远不可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他说。
实际工作中,他就是这样做的:见了村民,岁数大的,称呼一声“老哥”“老嫂子”;年纪小的,叫一声“兄弟”,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很快,张海生和村民们熟悉起来了,常常坐在一起说说生产上的事,唠唠儿女的学习就业情况,谈谈家里最近还有哪些困难,相互间敞开心扉,无所不谈。
2、作规划——因户施策出实效
在贫困户冯爱军的大棚里,张海生和包村干部一起帮老冯摘辣椒。看着大棚里一个个红绿错杂、油光闪亮、个大饱满的辣椒,他们打心底为老冯高兴。
在贫困户马志雄的羊圈里,此起彼伏的羊叫声印证着老马今年的羊子饲养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每一次帮助贫困户们卖掉一些自产的西瓜、香瓜、辣椒或者羊肉,那种感觉真是太好了。”张海生乐呵呵地说。作为第一书记,驻村一年多来,张海生始终把贫困户的疾苦放在心上,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帮助他们解决了扶贫贴息贷款,联系耕种机具、籽种,联系农产品销路,帮助提供培训、就业信息,联系就医医院等。
进村入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共同确定产业项目,联系扶贫贷款,争取项目资金,制定整村推进规划……一系列的工作下来,村“两委”会成员们对他的态度悄然发生着变化,村上53个贫困户的眼神也从猜疑变成了信任,更让张海生感受到了满满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3、找路子——计划发展观光产业
在与村民和贫困户的深入接触中,张海生了解到,近年来影响他们收入的最大瓶颈就是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农产品销路不畅与产业结构单一有关,如果不调整产业结构,就很难实现脱贫致富。”张海生说。
今年开春,经过反复观察和思考,张海生觉得村委会东南侧一块荒地的位置特别好:视野开阔,地势高低起伏,层次感很强。在这里可以大面积种植油菜花、薰衣草和向日葵,这样的植物搭配颜色错落有致,极具观赏价值,而且这里交通便利,距离县城25公里,开车只要半小时路程,非常适合发展观光产业。如果游客多了,人气旺了,就能带动移民区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农民还能办农家乐,解决一部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如果农产品市场和农民就业问题都有了保障,还能吸引村里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为全村今后的持续发展提供后劲,一举多得。
张海生的设想迅速得到村干部和村民的高度认可,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方案是解决村子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推动全村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如今,该项目正向县上有关部门申报立项,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我希望这个项目可以尽快实施,加快公布井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张海生说,只要村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自己心里就踏实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满孝永“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元和九年(814年),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村夜》一诗中,如是描绘荞花遍野的绮丽壮观。记者不禁为大诗人感到遗憾,因为他所见的皆为白花荞麦,却未能得见令...
定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