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钱去做戏,不如花钱买收视?收视率造假产业链年捞40亿
上周四,“古装剧《美人私房菜》因收视过低遭遇紧急撤档”的消息得到证实。此事一出,就有两个版本的说法在业界传开,一是说该剧积压三年再播,口味已经落伍,收视低迷意料之中;二是有消息人士透露,因该剧是临时排播,所以几乎是裸播状态,既无宣传又没有买收视率,因此卫视排名才开外。
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万至万元人民币,全年收视率造假要付出亿元。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电视剧收视率造假的黑色产业链宣战。
“《美人私房菜》遭撤档”
收视率造假又被提
电视剧产业苦于假收视率久矣,但总是处于有心斩除毒瘤,无从着手治理的境地。电视剧管理部门也曾经要求各大卫视签署拒绝收视对赌的倡议书,但因为收视率是广告投放和结算的硬指标,假收视率从未远离电视行业。此次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以决绝的方式决战假收视率,导火索就是《美人私房菜》撤档事件。
前几天,浙江卫视播出电视剧《美人私房菜》,由于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结果收视排名短时间内掉到了第名。浙江卫视不得不停播该剧,换上新剧《北上广依然相信爱情》。这一事件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率高不论真假就可以领奖杯、拿奖金,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一败涂地、一无是处。这更加强化了“用心用钱去做戏、不如花钱买收视”的歪理。
据了解,目前在购买、播出电视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收视率作假现象,一个组织严密、操作有序的“地下黑产业”已形成。这只黑手牢牢把握着中国电视剧的播出数据,即使是内容积极、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作品,也必须千方百计花高价去购买假收视率数据,以保障达到电视台要求的播出标准,否则就将面临停播、降价,甚至是颗粒无收的境地。
中制协发声明
誓将打假常态化
日,中制协法务委员会发表声明,分析了假收视率的由来和现状:收视率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这也是国际通行规则。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取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作假行为;之后愈演愈烈,当电视剧成为所有卫视频道黄金时段的主打节目后,播出机构便强行要求在购剧合同中,将收视率与购片价格挂钩,引导制作机构去买收视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各电视台签署了禁止对赌公约后,播出机构迫于收视率对广告收入的巨大压力阳奉阴违,制作机构不承诺收视率保证便拒绝购片,逼迫制作机构继续花钱购买收视率。由于每部剧要增加两三千万元的购买收视率成本,制作机构反过来又向电视台要高价,这种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使大多数电视台不堪重负,难以为继。至今年下半年已形成大面积、全方位塌陷的恶劣局面。
据了解,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万至万元人民币。以卫视频道每年播出1.3万集电视剧计,全年有多亿元被这股黑势力非法窃取。更为恶劣的是,由于各卫视频道普遍要求购买收视率,造成“资源”紧缺,于是黑势力趁火打劫,在同一城市,同一时段,同时收取两三家制作机构的费用,导致许多公司花了钱也买不到收视率,不仅要遭到播出机构的停播、降价、欠款,还要承受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每每指责收视造假,但次次并无太大成效,有分析认为,收视率造假的根源是利益而不是标准。一个明显的逻辑是,收视率的高低和广告费的高低直接对应。一档品牌综艺节目,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其冠名费和广告费往往数以亿元计,而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收视率。
如何解决?中制协表示会将收视打假常态化,定期向媒体公布相关信息。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老生常谈的方法,第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第二,加强行业监管。方法大家都知道,但始终难以执行。正如年《大祠堂》出品人王建锋在收视率打假行动中提道: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电视评价体系,是不是应该基于影响力、美誉度和传达率基础上的综合体系,至少建立在一个公平、透明、科学、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上,而不仅仅是一场转瞬即逝的媒体风暴。
(冯遐)
新闻推荐
电视剧《嘿,孩子》热播,蒋雯丽因饰演失独中年女性再度掀起话题——47岁蒋雯丽:把生活和事业调剂好
在观众心中,蒋雯丽是名副其实的“家庭情感剧收视女王”,从《金婚》到《幸福来敲门》再到《守婚如玉》,她参演的家庭情感剧每部都有看点、有话题、有收视。最近电视剧《嘿,孩子》在浙江卫视热播,很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