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热点> 正文

三次勃发后成都沉寂600年 进入新时代这座古都终于重新腾飞

成都晚报 2016-11-18 00:00 大字

文/李殿元

成都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从杜宇王朝时期开始至今 3000多年来,城址一直未曾发生变化,有拓展而不迁;其城名从战国以来也未曾变更,这在世界城市史上极为少有;成都有着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唐以来所形成的二江环抱城市格局一直保持至今,充分显示出成都这座城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综合考察,成都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是一个内涵与作用不同于其它古都的较为特殊的样本,需要……进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挖掘其意义与价值……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可以肯定成都无疑是中华名都,而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实堪跻登中国大古都之行列。

——摘自《中国古都学会·成都共识》

古蜀时期,成都酝酿了灿烂的古蜀文明;秦汉时期,成都成为大城、名城,成为影响深远的三国文化的核心地;唐宋时期,成都以“扬一益二”的姿态站立在当时中国的顶尖城市位置。这堪称是成都历史上的三次勃发。然而世事变化,元明以后,成都陷于低潮,这一沉寂就是六百年。但积淀深厚的成都注定不会沉沦,进入现代,成都找回了历史的位置,并正在超越她曾经的辉煌。

六百年的沉寂

使成都曾落伍于发达地区

自元明以后,尤其是明末清初,由于半个多世纪的战火,成都及四川的社会、经济、人口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虎族趁机扩张,到了清初,成都甚至成为虎患的重灾区。清人费密在《荒山》中就说,成都城内“虎出为害,渡水登楼,州县皆虎,凡五六年乃定”。

据清史记载,清顺治三年(1646年),四川闹饥荒。《蜀难叙略》载:山深处,升米价二三两,菽麦减半,他物称是。荒残甚者,虽万金无所得食。加之张献忠的空前烧杀屠城,使40万人口的成都仅剩下20户居民。这期间除了战事连绵不断,黎民百姓饱受荼毒蹂躏的煎熬,曾经繁华的川西坝子人口锐减,一片荒芜破败,天灾人祸,雪上加霜,惨不忍睹,昔日“扬一益二”早已成为传说。

清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省级衙门不能驻扎成都,而是在川北的保宁府(今阆中)。

进入近代以后,成都城市发展相比于沿海沿江城市明显缓慢下来,成为近代中国比较典型的发展滞后型城市。不但远远落后于上海、天津、广州等近代起步较早的城市,就是与地理位置有接近性的武汉、重庆、西安、兰州等城市相比,也多有不足。近代成都城市发展滞后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交通地理条件的制约、新型经济因素微弱以及多年战乱的摧残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

成都重新集聚力量

逐步跟上时代的步点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内部洋务派以“求富、自强”为目的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的浪潮波及成都。四川总督丁宝祯于光绪三年(1877)在成都创办了有一定规模的近代工业——机器制造局,使成都出现了最早的产业工人,客观上刺激了成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同治年间,张之洞为四川学政,办尊经书院 (四川大学的前身),对四川的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光绪年间,丁宝祯主持书院,聘请王阁运为山长,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四川近代史上一大批杰出人才都出自这个书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全国废除科举,改办新式学堂。成都先后办起了四川通省师范学堂、法政学堂、存古学堂、藏文学堂、农政学堂、工业学堂。这批学堂不同于以前适应科举需要的书院,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都有改变,是四川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对成都地区后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新文化、新知识和新科学技术的传播都起了重大作用。不少学校为当时的革命党人所掌握,成为“党人交通会聚之所”。辛亥革命前,四川的新式学堂数量居全国第二,而成都又居四川省之冠。

由于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感于列强的欺凌,不少青年学生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先后留学日本和法国;四川留日学生最多的时候达二三千人;在1903—1906这4年时间里,仅从成都到日本留学的就达245人。“成都言新学之最先者”吴虞、四川省保路同志会干事长颜楷、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都是这段时间从成都出发东渡日本的。

于是,在20世纪前后,巴蜀大地才又突然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俊杰人才。他们走出夔门,走上全国舞台,崭露头角,重新掀起了巴蜀俊杰璀璨、人才辈出的辉煌时期。

保路运动、抗战后方

近代成都开始浮出历史的水面

1911年6月,保路运动在成都发起,担任四川总督的赵尔丰因镇压民众而造成的“成都血案”引发民众起义,这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成都处于四川军阀混战争夺的焦点,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其缓慢。抗日战争开始后,成都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大批的外省人员到成都,使成都人口增至80多万。人口增加,市场的需求扩大。外地不少工厂内迁,成都又创办了一批工厂,保证了抗日战争时期军需品的供应,稳定了成都地区人民生活,有力地促进了成都近代工厂的发展。 由于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四川成为大后方,成都成了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一批高等学校,如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光华大学、朝阳学院等都内迁成都,来成都的不少专家、学者、教授给成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文艺运动在成都蓬勃兴起,许多文化界的名流、文艺工作者,如著名的作家老舍、叶圣陶、陈白尘、萧军、何其芳、周文、陈翔鹤,著名的雕塑艺术家刘开渠,著名的戏剧家赵丹、应云卫、贺孟斧等都在成都从事抗日文艺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成都文化事业的发展。

成都,终于在经历了大风雨后,重新浮出历史的水面,让人们再次认识它。

今天的成都再现风流

无愧于“大古都”的厚积与期盼

新中国成立后,成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都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时期。

今天的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项世界遗产,2项世界预备遗产,是中国中西部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有3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的成都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5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成都将成为继上海、北京后,内地第3个拥有两座4F级国际机场的城市。

成都的商业综合体数量居全国第一,在建购物中心面积居全球第二。

今天的成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四多”的中国大城市:中西部地区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西部地区境外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中西部地区外国领事馆数量最多的城市,中西部地区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城市。

最近十年来,成都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商务城市、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世界美食之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中国爱心城市、中国民生成就典范城市、中国软件名城、中国最佳休闲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2015年8月获“首批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15年9月获“中国最佳表现城市第一名”,2015年10月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

这些荣誉,包含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正是当下成都全面腾飞的真实缩影。成都在腾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历史上曾经三次勃发的成都,经历了古蜀的神秘和灿烂,经历了秦汉的厚重和坚韧,经历了唐宋的富丽和风流,已经迎来了它无愧于成都“大古都”幽远历史并超越于过去的第四次勃发。

新闻推荐

欧普20周年嘉年华感恩巨献 不忘初心光启未来

2016年9月25日晚,江苏吴江,一座不夜城,一个不眠夜。欧普照明吴江工业园化身光影的城堡,欢乐的海洋,上演“光启未来”20周年嘉年华。此次嘉年华历时两天,欧普员工和合作伙伴亲自出演,共同分享企业荣光;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