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热点> 正文

看看都有 哪些值得 看的好片

济南日报 2016-11-06 00:00 大字

在东京电影节看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跑了多年电影节的老记者笑称:在戛纳那座小城你除了看片没有别的事可以做,但是在东京这座充满诱惑的城市,要做到每天都一头扎进影院,那是一场修行。因为它的片单质量比起欧洲三大电影节来说,实在是太弱了。二十个片子看下来,的确,没有大的惊喜,但也并非全无收获,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些片子,也许并不能涵盖这届东京电影节的所有佳片,但也能管窥本届的大致面貌。

中国篇:华语片不算差本届电影节还有两部华语片入围了主竞赛单元,香港导演司徒慧焯的《脱皮爸爸》改编自日本剧作家佃典彥的作品,用充满奇幻色彩的设定熬制了一碗心灵鸡汤,吴镇宇在片中不时“脱皮”,一人就扮演了人生的六个阶段。《不成问题的问题》尽管也有几处表演的失控、逻辑的不通与视听语言上的粗陋,但范伟贡献了精湛细腻的表演,导演梅峰用黑白影像拍出了文人电影的气质,老舍的原著小说提供了深刻的对中国人情与阶级结构的洞见,还呈现了一副关于政治斗争的不堪图景。无论这部影片能否拿奖,都是今年难得的一部国产佳作。

亚洲篇:阿巴斯最能引起共鸣今年的“Asian three-fold mirror 2016:re-flections”亚洲三棱镜项目,邀请三位亚洲导演拍摄了一个短片合集。菲律宾导演的短片《dead horse》以十分惊艳的视听语言先声夺人,它用大量的马匹喘息声和摇晃镜头表现在负荷与鞭笞中艰难前进的赛马,在激起观众同理心上效果十分显著。与马匹一样步履蹒跚形成映照关系的是一个在一旁喝彩的瘸腿民工,他从菲律宾非法移居到日本长达三十年并一直低调地在农场负责养马的工作,与马匹有同样沉重的生存压力,却又充当着“杀马君者道旁儿”的角色,用赌马换取一点收益。

行定勋的《鸠》讲述一个在马来西亚生活的日本老人与其女佣的故事,全片无论镜头、表演还是剧情都弥漫着无可救药的幼稚病,在故事行近尾声时,一直沉默寡言心事重重的日本老人向马来西亚女佣吐露了自己在二战时期失去战友后留在当地生活至今的过往,导演还用老人饲养训练和平鸽来寄寓他对和平的向往,最终在一片友好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了一场顾影自怜的历史追悼会。

要真正看清日本社会,还是得在严肃的日本本土电影中寻找答案。苍井优主演的《安昙春子下落不明》入围了本届的主竞赛单元,片中她作为29岁的剩女耷拉着拖鞋穿着睡衣裤在超市里游走,还主动献身给并不爱他的同学,最后被狠狠抛弃;而她的同事也经受着办公室男权的歧视。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女性与男权社会的电影。片中一群高中女生将触目惊心的暴力加诸于路上遇到的陌生男人,最后在被警察包围的时刻,她们竟然用手指头当做枪突出了重围。这一充满妄想的桥段,实则是对男权的极致蔑视。日本青年导演松居大悟在揭露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为影片营造了丰富与迷幻的气息。

另一部展映单元里的日本青春片《grab the sun》同样活力四射,一个身兼摇滚歌手与模特双重身份的帅气男孩,却无法在现实的爱情与亲情中找到寄托,暗恋的女孩与朋友玩暧昧还吸大麻,而自己的哥哥则把家庭的没落归咎于他并奸污了他暗恋的女孩,崩溃中的他把自己的身体献给了朋友的母亲——一直提携自己的时尚教母。这部电影有着日本年轻人特有的歇斯底里的气质,而导演的心态也是太过年轻了,说白了就是幼稚:所有的不幸、痛苦,都因为你爱上一个人却不敢说出口,也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她。在影片的最后,男主终于向女孩道出了心声,两个人躲进衣橱里,在黑暗中看见了星空,达到生命的大和谐,这种孩子气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最能引起对电影之美的共鸣的,其实是一部关于阿巴斯的伊朗纪录片《76 Minutes and 15 Seconds with Abbas Kiarostami》。在它之前先播放的是阿巴斯的遗作《take me home》,全片十六分钟就拍一个皮球滚楼梯,但竟拍出了节奏的谐趣与光影的诗意。在电影节上,你总会期待看到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如果都是中规中矩的拍摄手法和故事套路,那多无趣呢?阿巴斯不仅是电影大师,他的摄影图片作品也曾在朋友圈里流传一时,纪录片记录了他创作的一些瞬间:两条被车子碾出来的雪中坡道吸引了他,他冲着路过的车子的司机大喊,别毁了那两条道,司机探头出来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把轮胎顺着两条道子往上开。没有人把艺术创作中的阿巴斯当做疯子,这个国家或许不富有,但并不轻视诗意。

欧美篇:反抗强权是最吃香的主题主竞赛单元的俄罗斯电影《After you are gone》用无懈可击的细节塑造了一个自负到极点的俄罗斯“过气”芭蕾舞天才,他在身负严重背疾的情况下一意孤行完成了自己的绝唱。故事设定与《圣之青春》很相似,不同的是这部西方电影却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完成了这个悲剧故事。美国影片《Tramps》则是一部剧情简单的公路喜剧,陌生的男女主角接受了护送神秘行李箱的任务,两人也成了欢喜冤家。整体略显无聊,但偶有让人会心一笑的时刻。更多的时候,这些电影把政治、历史、社会方面的议题放进了电影里,而反抗各种强权是它们最常见的主题。

主竞赛单元的克罗地亚影片《Quit staring at my plate》涉及女性的独立,但在反抗男权方面它进行很不彻底。影片一度让我生理不适,因为它把性和失误拍得很肮脏。医院里的更衣室男女混用,父亲目中无人地敞着门换衣服,女儿经过时会瞥见父亲裸露的屁股;晚上女主与智障的哥哥同睡一房……而家庭的饭桌上,则常常是一个战场,充满了咀嚼食物时的恶心声音和父亲施展威权的压抑气氛。在父亲病瘫后,女主一个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但却得不到母亲和哥哥的尊敬。她跟陌生男人调情甚至群P,当她终于决定离开这个家庭了,却又中途折返。影片最后的镜头切换到游泳池里,父亲被搀扶着在泳池里做恢复训练,母亲在教智障儿子游泳,画面边角上的女主角很满意地跳入水中。甘心被几个男人一起上,甘心被毫无同理心的家人当做提款机,这到底算哪门子的反抗与觉醒?

瑞典电影《萨米之血》(sami blood,主竞赛单元)还原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老人为何连妹妹的葬礼都不愿意出席,还拒绝与同族人接触?在她的回忆中,数十年前瑞典原始部落游民所受的屈辱浮出水面。她们在边界学校被异样的目光和轻薄的言语所围绕,政府特派员和老师毫无顾忌地要求她们脱下衣服录像,把她们当做研究样本。对历史上这个民族遭受的这些不公,影片做了足够多的铺陈,尤其是体检那一幕,确实令人愤慨。而一心想要改变命运的女主角用尽所有力气去摆脱自己的身份,直到垂垂老矣都不愿意捡回半点民族认同感,她的一切努力都显得极为可悲。

世界焦点(world focus)单元的斯洛伐克电影《The teacher》通过学生家长弹劾学校老师的故事将1980年代的东欧从坟墓里掘出来再度接受审判。尽管没有把家长会议拍出《十二公民》那样的刀光剑影,但对女教师的贪得无厌与歇斯底里却展示得十分生动,这个人民教师利用各个学生家长的身份去索取自己所需,让他们给自己做面包、修理家具、去超市采购,甚至帮忙空运一个蛋糕到莫斯科给她妹妹……没有满足她要求的,最糟糕的结果是孩子被羞辱到自杀未遂。在讽刺喜剧的基调下,这部电影带给观众更多的或许是压抑。影片结尾,多年后的她再度走上讲台,故伎重演地让学生们大声汇报自己父母的身份,这一幕恰好视觉化地诠释了《驴得水》中的那句:“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以后只会越来越糟”。

(腾讯)

新闻推荐

今年除夕夜你期待吗?

四大分会场确定备受关注的2017年央视鸡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在紧张准备中,近日央视春晚发布微博称四大分会场已经确定。四大分会场包括广西桂林、上海、黑龙江哈尔滨和四川的西昌四地。早在去年央视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