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八卦> 正文

奥兰多惨烈枪案折射美式“内伤”

白银晚报 2016-06-14 07:20 大字

6月12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人们为枪击案遇难者哀悼。新华社发

美国奥兰多市12日血腥枪案震惊世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之为“恐怖”“仇恨”行径。凶手的恐怖之火、仇恨之源究竟何在?

新华社记者从枪案中提选出四个“关键词”,并就此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达巍、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他们认为,这起有待进一步调查、定性的血腥案件,透射出美国制度、文化的“内伤”。

【“一名”】

警方在突击行动中打死了这名枪手。一名反恐官员对媒体说:“现在看,这个家伙的(枪击)行动显然没有其他任何人的帮助,他是一名单独行动者。”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认为,事件性质尚未确定,有待警方调查和美国官方的认定,而官方认定非常重要。奥巴马讲话中尽管使用了“恐怖”一词,但仍未使用“恐怖主义”。

从案情看,尽管枪手声称效忠境外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但凶手是其正式成员或受其直接指令,还是思想信念上的认同,仍有待确定。储殷认为,如果是前者,就说明恐怖势力渗透美国已经成为事实,美国的反恐和安保面临巨大压力;如果是后者,就说明“独狼式”袭击有扩大化趋向,这对很多国家的反恐体系都是新的考验。

正在美国出席研讨会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达巍说,这起枪击案对美国社会震动很大,舆论还在等待对案件性质的确定。从已经透露的信息,可以得出案件的三个关键词:“独狼”“枪案”“仇恨”。这同此前多次发生在美国的枪击案件类似。不同的是,这是“9·11”恐怖袭击后在美国造成最大伤亡的一次枪案,如果最终定性为恐怖主义袭击,也是“9·11”之后美国本土伤亡最惨重的恐怖主义袭击。

【“公民”】

被警方打死的枪手名叫奥马尔·马丁,29岁,是阿富汗移民的后代。他在纽约出生,案发前居住在佛罗里达州,是美国公民。

储殷说,“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国土安全部门加大反恐力度,让来自境外的恐怖袭击很难实现。但更难防范的,还是来自国内的恐怖袭击,即美国公民发动的袭击。这是美国反恐的一个软肋。这起恶性案件也给很多国家一个警示:如何标本兼治,应对本国公民受到极端思想影响而发动恶性袭击?这是以后全球各国安全的一个重点。

【“枪支”】

据报道,枪手案发时使用的枪支是通过合法途径购买的。路透社报道指,这起枪案“几乎肯定要再次引发有关枪支法律的激烈争议,尤其在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达巍认为,美国是全世界枪案最为频发的国家之一。这同其枪支法案和枪支文化直接有关。因为同宪法相关,枪支问题成为美国一个长期争执不下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仇恨”】

按照美国防恐官员提供的信息,这名枪手在行凶前声称向极端组织效忠。就这一案件,美国穆斯林团体领导人“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负责人尼哈德·阿瓦德12日强烈谴责枪手的袭击,并提醒包括政客在内的美国人,不要被这一恶性事件利用。

储殷认为,这名枪手的宗教信仰目前不明。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个移民家庭后代的恐怖行径。这就很难不被引入有关种族和宗教矛盾的争论。

达巍将枪案凸显的问题称之为“美国内伤”。美国是一个崇尚多元、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这在道义上没有问题,但显出现实的某种困境。比如,多元主义会产生多元阶层和多元利益,其间必然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如针对少数族裔、同性恋等少数群体的犯罪。尽管美国号称包容、开放、多元,但社会内部的碰撞有时候很惨烈,很多时候表现得稳定、和谐,但深层有难以弥合的伤痕,平时看不到,特定环境下就以惨烈的方式表现出来。(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季节的思绪

(组诗)大关中诗会周承强《你不知道黄莺的鸣叫有多脆》在山上挂满多变的八音盒一些柳条横着往上飞走所有的景物看似一成不变听时犹如风卷残云变幻莫测一些叶子在空中上下拨动风箱黄莺的叫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