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中,发现不一样的母爱
母亲节
特别策划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何止虚拟人物在人心中的形象各异,连我们自认为最熟悉的母亲,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也都有各自不同的面貌。
单从文学作品里的母亲、母爱来说,我们在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胡适的《我的母亲》,冰心的诗歌《母亲》这样的作品中,感受到了恩重如山、忍辱负重、光辉无私的那种母爱。
在张爱玲的《金锁记》《半生缘》,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中,则感受到的是“另类”的母爱或亲子关系:或因凄惨命运导致性格扭曲,转换为对子女的控制与子女的反控制,或成为传统社会与现代价值理念冲突的导火索。
更为普遍的亲子关系则表现为:在爱的基础上,还隐藏着或深或浅的内在张力。母亲给予子女生命,可以是子女一生内心安全感的最初源头,也可以是子女性格紧张的张力之源。
有的母爱被歌咏,有的母爱被反思。各种各样的母子关系、母爱形态,正是人性和精神丰富面貌的展现。在今年的母亲节,我们通过阅读,发掘出那些微妙的复杂的精神样貌。更丰富、深刻地理解母亲,更是为了更好地热爱母亲。
一个“时装王国”的设计之源来自母亲辛苦工作的背影
对所有从事设计、趋向时尚的人来说,山本耀司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已。
当时尚界还在以西方传统的紧身衣裙展现女性曲线时,山本耀司勇于突破传统,以和服为概念出发,用垂坠、层叠与缠绕等效果,将女性曲线覆盖于中性化的服装下,创造出时尚界的日本新浪潮。
由于他的时装王国具有与主流时尚背道而驰、又能引领潮流的魅力,这让他与川久保玲、三宅一生,成为能在世界级高级时装界站稳地位的极少数亚洲设计师之一。他的时装设计的灵感之源,也一直是青年艺术家、时装爱好者孜孜追求的奥秘。
在亲笔自传《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做衣服》等多部文字作品中,山本耀司褪去“时尚大师”的头环,以一位赤子的心情,详尽阐述了他的造衣理念和方法,他对女人和美裳的独到观点,对背影的迷恋,对剪裁的坚持,对快时尚的厌恶。
重点是,山本耀司温情回忆了他的童年生活,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他清晰地袒露,自己的设计艺术理念的源头,最深、最彻底、最直接的源头,正是来自他的母亲。
山本耀司出生于战后单亲家庭,2岁时,他的父亲在战争中死去。他的母亲在租金便宜的歌舞伎町,艰难地开了一家小小的裁缝铺,将山本耀司抚养成人。
在山本耀司幼年记忆的画面中,一刻不停努力工作的母亲的身影,成了他一生的情感依赖,甚至艺术创造的源头。
熟悉山本耀司服装的人都知道,他的设计塑造了一种女性容易为之共鸣的特质, 身着山本耀司服饰的女人们,显现出高贵、沉静、略带冷漠的性感。
他还尤为精于服装背部设计。山本耀司将灵感源头,归于对母亲辛劳背影的感恩之源:“我的母亲含辛茹苦养大了我,在我看来,只有工作着的女性才有魅力。还有,为什么我那么痴迷背影,因为在我心里,仿佛有一道难以愈合的创伤,像在呼喊:啊,别走!”
在自传中,山本耀司详细地描写了自己这种微妙的心情:“女性从正面过来,我不能正视,我必须错开视线。而她背冲着我走过去的时候,我反而想让她停下,所以我在设计服装的时候,非常注重这个背影。”
正是由于母亲工作时辛苦的背影,让山本耀司对女性的看法也较为特别。他对家庭主妇不感兴趣,更喜欢工作中的女性,“对于那些善用性别魅力的女人,我感受不到一点吸引力。我觉得反感。可是在瞥见工作妇女的当儿,我会意识到一股强烈的兴奋:她的后背,在她辛勤地踩踏缝纫机时,亦或是她的侧面,当她心无旁骛地把针别在衣服上的时候。此时的我,不但崇敬之意油然而生,或许也想着要助这些在社会中求生存,努力工作的妇女们一臂之力。”
这个敏锐温柔的男人,对母亲有非一般、深厚的情感:“我从小就从女人的视角看世界,对操控世界的男人怀有敌意。”这也难怪他将母亲形容为“命运般的女人”。
母与子的二人读书会与患癌晚期母亲深读
威尔·施瓦尔贝,是世界知名出版公司Hyperion Books的高级副总裁和总编辑。他曾在《纽约时报》当过记者,出版过《长尾理论》《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等知名作品。
在事业达到高峰而疲惫不堪时,他得知母亲癌症晚期的消息。在陪伴母亲最后的时光中,威尔一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件事并自然地跟母亲沟通。
有一天,为了在母亲的化疗中,两人可以聊天度过难捱时间,他们开始阅读同一本书。探讨的效果很好。母与子的二人读书会,由此定期开展。一段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对话之旅由此拉开。从热门惊悚小说到经典畅销书,从诗歌到悬疑故事,从异想天开到精神层次探讨……
两人的读书会中,穿插着作者对儿时的回忆、母亲的不平凡经历、各自的人生际遇。在这趟阅读之旅中,两人逐一深入探讨了勇气、信仰、孤独,感恩、学习倾听甚至葬礼等多个话题,交流各自对文学价值、生命意义的态度和观点。最终,他们自然而然地开始讨论一个让人不愿面对但又不得不直面的严肃而沉重的话题:死亡。
在两年的时间内,儿子与母亲共同阅读并讨论了几十本书。读《在切瑟尔海滩上》再次体验爱与耐性;读《七十空性论》感到平静;《灿烂千阳》《刺猬的优雅》都让母子两人讨论不停。
母子二人谈论信仰、友谊、自我拯救,二人的关系在他人的命运中变得更加紧密。正如书中的母亲所说:“书是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它对抗恶、死亡与恐惧。
一起阅读,让儿子深入了解了母亲的一生和她的选择。“我终于明白,这就是为什么母亲能够集中注意力,而我无法做到的原因,也是她可以把心思放在我和其他每一个人身上的秘诀。她甚至会用情绪来激励自己,帮助自己专注。母亲的重点永远放在那些需要去完成的事情上。”
在母亲生命垂暮时分,儿子与母亲一起重温毕生最喜爱的一本本书。那情景,就像站在峰顶俯视晚霞下一座座自己曾经翻越过的远山,充满着沁凉而又恢宏的诗意。这些诗意,被威尔·施瓦尔贝用文字记录下来,完成了一本《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多元文化冲突下的母女镜像失当的母爱可能是悲剧的开始
复杂的母女关系、母子关系,一直是西方很多欧洲作家文学探讨的母题。
由于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影响,母子、母女关系带有更复杂的含义。如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描述了一位母亲与两个儿子之间的畸形母子关系。在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与其童年生活时期的母爱缺失体现密不可分。
在海外华裔文学中,以谭恩美的小说为代表,母爱错位、文化差异误读,掌控的母亲与反叛的女儿,对于母子关系的展现和探究,甚为深刻。
2015年,有一本华裔女作家的小说《无声告白》悄然走红。这本小说讲述的正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下的母女关系,因潜在的矛盾过于极端而走向悲剧的故事。
这是一篇令人悲伤的小说。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莉迪亚死了。”莉迪亚是一位16岁的花季少女。莉迪亚的父亲是中国移民二代,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聪明漂亮,
在提倡女人全心照顾家庭的时代,玛丽琳却渴望成为医生,勇敢地站在男生中做实验。结婚生子打断了玛丽琳的追梦之路,因为嫁给中国人,连母亲也与她断绝了关系。
他们有3个混血孩子,本应幸福美满,表面看也是如此。故事的讲述就是从莉迪亚的自杀开始,进而展示了这个家庭:夫妻两人的成长,婚后的生活,子女抚育的种种细节。夫妻没有朋友,孩子们也没有朋友,这个家庭如生活在孤岛。
二女儿莉迪亚生就一双跟妈妈一样的蓝色眼睛,深受父母的喜爱。玛丽琳没有实现当医生的梦想,便转而寄托在女儿身上。“她要在余生中一直鼓励女儿,让她做出超越母亲的成就。”
这是一个很自然产生的想法,也是一个会带来极端后果的决定。母亲要女儿一定要穿上白大褂,戴上听诊器。女儿对妈妈的安排言听计从。但母亲并不知道女儿的心思,一味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每天等着女儿放学辅导功课,送给女儿的礼物全部是书籍,关于科学的,关于解剖的。“莉迪亚害怕看到母亲给她的礼物:玛丽琳通常会送她书。实际上,虽然母女俩都没有完全意识到是玛丽琳自己想读这些书,因为圣诞节过后,她有时会从莉迪亚那里把书借走。对莉迪亚而言,无论她年龄多大,这些书都太难懂。这不像是礼物。”
这么多年,母亲为何对此一无所知呢?也许是她太一厢情愿了,完全没有注意女儿的表现细节。她没有想到女儿并不喜欢这些。女儿死后她才发现,每年送给她的日记本空无一字。除了当医生,莉迪亚无法想象自己能够拥有别样的未来和不同的人生,那好比企图设想太阳围着月亮转、自然界没有空气这种东西一样荒唐。
这部小说读下来,最强烈的感受是,女儿并不是妈妈的替身,也不是母亲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对孩子生活的干涉,也可以像雪一样,积攒,积攒,最终把孩子压垮。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延伸阅读
《格格不入》
(爱德华·W·萨义德著)
作为一个离乡亡国多年之人,面对随时可能的死亡,学者萨义德深切回顾自己的人生,寻根溯源,追忆他要求严格、给他“维多利亚式”教育的父亲,和令他终生仰慕、给他鼓励但又暧昧矛盾的母亲,以及成长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
他以今日之我探索、书写昔日之我,与内在自我重建关系,与已逝的父母修好,并试图以个人的方式为自己的族群争回历史。
爱德华·W·萨义德(1935-2003),战后世界最有影响的公众知识分子之一,执鞭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哥伦比亚大学9位杰出教授之一。其专业著作等身,并为巴勒斯坦疾走呼吁,实践其知识分子的有关理论。名著《东方学》为后殖民论述奠基之作。这是一个关于背井离乡和流离飘泊的人生回忆录,也是与母亲隔空对话的过程。
《布鲁克林》
(科尔姆·托宾著)
年轻的时候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到大城市寻找理想的实现,几乎是现代人的一个宿命。生活方式的变化,对母子、母女关系的冲击,也是考验人心的重要因素。在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科尔姆·托宾的小说《布鲁克林》中,作者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女主人公艾丽丝·莱西。她是一个生活于1950年代初,爱尔兰东南部小镇恩尼斯科西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小镇姑娘。
由于一次工作机会的降临,艾丽丝告别亲人和家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布鲁克林,住进拥挤的集体公寓。这里有房东太太挑剔的目光,有其他租房姑娘微妙的妒忌和猜疑,令她愈发感到孤独。
全新的生活节奏,令艾丽丝渐渐淡忘背井离乡的痛楚,她觉得自己获得了某种新的快乐。正当她陷入热恋中时,家乡来的消息令她必须赶回家。她必须在家乡新的生活与布鲁克林奋斗、扎根的未来之间,做出抉择。在陪伴孤独的母亲和回到美国拥抱新生活之间,她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2016年2月举行的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入围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奖等多项大奖。
《哭泣的骆驼》
在蒙古南部的沙漠深处,漫漫黄沙,阵阵驼铃,满目是一片苍凉的昏黄色。在一户牧民家中,一峰母骆驼正在生产。因为难产,母骆驼十分痛苦。但是,它很坚强,没有流一滴眼泪。
经过牧人的帮助,母骆驼产下一峰罕见的白骆驼。对这个“不速之客”,世代黄种的母骆驼拒绝接纳,不给它一滴奶水和一点母爱。为了拯救婴驼,牧人派两个儿子穿越危险的沙漠腹地,到城里请乐师。
请来的是一所学校的音乐教师,他坐在母骆驼旁边,演奏马头琴。牧人的妻子在充满爱意的琴声中,一边帮母骆驼梳理驼毛,一边深情地歌唱。歌声里飘逸出劝慰、说服、感恩和幽怨,声声如泣,感天动地。
母骆驼终于被感动了,流下热泪,滴滴泪珠打湿一片驼毛。牧人把小白骆驼再次带到母骆驼身边。这一次,母骆驼没有拒绝,神圣的哺乳开始了。母骆驼眼睛里泪水一滴一滴往下流,最终它接受了孩子。
歌声再次在蒙古包响起,那是牧人和乐师在用歌声庆祝成功的救赎,欢庆古老的歌声将冷漠消融。
关于母爱,不仅限于人类。这部由蒙古女导演琵亚芭苏伦·戴娃摄制,深入蒙古大漠贴近族人生活的纪录片《哭泣的骆驼》,是一部值得细细“阅读”的纪录片,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更深刻了解母爱的意义。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美国继续对田纳西州军事中心枪击案嫌犯进行调查。当地时间18日,又有一名遭到攻击的军人因伤重不治身亡,遇难者升至5人。包括枪手在内,事件共造成6人死亡。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称,他们查过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