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假新闻在社会伤口上撒了把盐
在男友家吃了顿饭,连夜分手的“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的事被证实从头到尾都是杜撰的,所谓的“上海女”,只是上海周边某省的一名有夫之妇,她之所以要杜撰这么一个故事,是因为春节前与丈夫吵架,不愿意去丈夫老家独自留守家中,发帖宣泄情绪。
新闻是假的,但留下的影响却非常恶劣。人性的贪婪、理想的逼仄;感情的脆弱,现实的残酷。一顿饭将所有的伪装打回了原形,似乎一夜之间,那些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感情,形容人性美好一面的字眼都失去了意义。“上海女”成功地撩拨起社会的敏感神经,在这条假新闻中,躺着中枪的不只有感情,还有地域差异、城乡差距。在大家的争论中,无论是上海还是江西农村,都只是一个符号,更重要的是,上海所代表的发达和江西农村所代表的落后,它们之间的差异,借由婚姻这种戏剧性的方式有了更强的杀伤力。从这个角度说,“上海女”之所以能击中人心,是因为客观上存在这种可能。“上海女”是虚假的,但是这种情绪倒是真实的,只不过很多时候,它藏在人心中,埋在理智与情感的最深处。
有人说只要“上海女”反映出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造成的起点不公、阶层固化、流动艰难的事是真实的,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上海女”是否存在已经不重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地域差异一直存在,因为家境、社会地位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情场失意、棒打鸳鸯的事也一直存在,这种差别对婚姻和人生造成的困扰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更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有些人没能战胜这种差别,囿于门户之见,为所谓的现实牺牲了爱情;有些人则是冲破层层阻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能眼里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更不能用前者来否定后者。
夸大与放大这种情绪,除了加剧人群对立外没有什么意义。沉浸在这种情绪中更有害,它会产生虚无主义,陷入命定论的魔咒中不可自拔。
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所造成的阶层固化的问题日趋尖锐也是事实,但更应该看到无数贫寒子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着这种障碍,这种过程也许很艰难,但不能否认,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是这么过来的。那种因为客观原因造成的固化也需要时间来消磨,否则,社会就会陷入绝对公平的争议中裹足不前。“上海女”不负责地在社会的伤口上扯开一道口子,又撒了把盐。这把盐如此痛苦,以至于人们只记住了那道伤口。这也提醒我们,创造一个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的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路)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