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交战疾病历史如何被迫改写
科学·
幻科主题阅读策划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在传统中医药启发下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引发大众对青蒿植物的浓厚兴趣,很多人开始关注人类与疟疾交战的历史。
从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在与疾病作战,直到现在,更是如此,而且交战越来越激烈。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因遗传基因,主动选择切除乳腺以绝后患;中国女演员徐静蕾选择冻卵子,给自己更多选择的“后悔药”等新闻层出不穷。健康与疾病,身体与情感,都是与人们生活幸福休戚相关的核心概念。
医生
为
癌症作传
推荐阅读悉达多·穆克吉《众病之王——癌
症传》,李清晨《心外传奇》
用战争来形容医学研究与疾病的关系,虽然俗套,但也不为过。
从传说中的太阳神阿波罗之子阿斯克勒庇俄斯时代发展至今,医学早已枝繁叶茂无比强大,好多疾病的奥秘已被揭示,大量疾病向人类臣服,还有部分疾病被赶尽杀绝。
在这样一场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战争中,回顾人类的表现,我们战绩颇佳,尽管每一场胜利都是由无数的艰辛与努力和数不清的人命与鲜血成就的。
但癌症这一顽疾不在臣服之列,与癌症的战争,无疑是迄今为止让人类付出最多、最大代价,也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
直到今天,我们也不能宣布已取得最后胜利。有限的进步,使人类与癌症的战争呈现难分难解的胶着状态,为生存而战的人类不愿退却,癌症一方却从未停止过进攻。
在人类与癌症的战争中,耗费的人类知识、智慧以及被伤害的情感、眼泪,难以计数。关于这个魔鬼,除专业人士外,普罗大众也想多了解一些真相,而不是网络上无法辨明真假的所谓传言或辟谣。人们需要一本由专业医学人士写就的,同时又能让非专业人士看懂的,文笔流畅通俗的读物。
印度裔美国医生、科学家悉达多·穆克吉,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在牛津大学获得致癌病毒研究的博士学位,在读书期间荣获罗氏奖学金。他的实验室主要致力于运用新型生物方法开发抗癌药物。自从业以来,他历经了无数的生离死别,颇有感触。
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但面对活生生的病人饱受病痛的折磨自己却无能为力,这样的经历,让他内心饱受折磨。癌症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痛苦,更是整个社会的阴影。它所赋予人类的不仅仅是医学上的意义,更具有社会与文化的意义,甚至是一个国家、一个世界,或者说全人类所不得不面对的巨大挑战。
悉达多·穆克吉试图努力去回答癌症病人的一个常见问题:“我可以接受治疗,但是我必须知道我要对抗的敌人是谁。”于是,悉达多·穆克吉历时6年,写就了一部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非虚构作品《众病之王——癌症传》。
他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向读者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他借由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透露出一种社会化关怀;生动、文学性的写作手法,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和历史事件。
读者一方面从中能够看到美国抗癌战争的由来和历程,另一方面也能看到每个时代医生所面临的困境,无人敢轻言治愈。当人类遇到生死攸关的敌人时,想要了解更多,尽量多明白一些,无疑是除了直接对抗敌人外,获得的一项强大的精神武器。
在中国,近些年来,逐渐也有类似的医学科普畅销书出现。如《心外传奇》,就是一部被读者称为“像小说一样好看”的医学史。心脏,曾是手术刀难以触及的禁区,心脏受损的人往往只有死路一条。然而,60多年来,人类挑战这一禁忌的尝试从未停止,一颗颗破碎的心终于迎来重生的希望。
《心外传奇》的作者,是一名为李清晨的外科医生。他用冷静细腻的笔触,揭示了这一独特历史进程中种种不为人知的细节。一群与死神展开殊死拼杀的拓荒者,为拯救万千生灵的性命毅然走进一片荆棘丛,为原本必死无疑者开辟了一条生之路,从无到有地创建了心脏外科。
曾经在北京协和医院担任急诊科主治医师、微博红人于莺,在推荐这本书时有感而发:“倘若每个专科都能有这么个人写下专科的发展史,结合起来,就是一部医学的长卷。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书,让不是医学专业的读者去了解医学的发展及医学的局限。”
疾病
把
历史改写
推荐阅读阿宝《八卦医学史》
打败拿破仑的除了俄军和严冬,还有斑疹伤寒;维多利亚女王携带的血友病基因,改变了俄国的历史;终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除了枪炮,还有西班牙流感;吴佩孚不是被日本人谋杀的,而是死于一种牙科并发症;苏格兰为何失去独立,都是缺少药物惹的祸。
大明帝国的气数与张居正因痔大伤元气,有很大关系;一顿酒肉,如何断送了一代诗圣;光绪之死与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毒药,有着怎样隐秘的阴谋联系?其实,软弱的光绪皇帝死于砒霜中毒,而非高端神秘的毒药如鹤顶红、鸩毒、断肠草与牵机草等,历史的阴影令人不寒而栗。
流行歌曲《昨日重现》主唱卡朋特,死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厌食症;流行音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之死,则告诉你,救人良药是怎样成为杀人毒药的;在令女性闻之胆颤的乳腺癌面前,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与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因为对待态度的不同,有着迥异的人生命运。
这本《八卦医学史:不生病,历史也会不一样》,作者既有专业的知识,又有娱乐大众、游刃有余的能力,读来先是捧腹大笑,脑洞大开,继而刷新史观,警醒人生。
与疾病有关的历史,一般的医生不一定知道,一般的历史教科书也不怎么写。作为医生,同时又是一个熟悉中外历史、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文史爱好者,阿宝对之了解甚多。
阿宝本名宁方刚,现为全国最好的烧伤中心之一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的一名优秀主治医师,擅长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抢救及各种复杂创面修复和功能重建。
他曾多次参加国内公共事件伤员抢救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烧伤超人阿宝”,业余时间唯喜读书,涉猎广泛,古今中外诸子百家无所不揽,尤爱文史。
2015年,他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史兴趣结合起来,写成一本很好看的医学科普书《八卦医学史:不生病,历史也会不一样》。
他从医学和历史的双线角度,犀利晓畅地解读了一系列中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文艺人物,试图在历史掌故中科普医学知识,从故事里扒出可能被遮蔽的真相。
作者是一位救死扶伤的正直医生,还是一位具有侠义精神、正义感爆棚的文艺青年。除却作者专业的医学知识,对于古今中外的历史,他信手拈来,偶尔还来一个诗词解析,优美的文笔让人佩服。
他发挥过硬的医学知识,结合历史场景,通过侦探推理的逻辑,根据可靠的线索,还原历史的现场,得出有信服力而别有趣味的结论,试图侦破被遮盖的迷局。
比如埃及艳后传奇一生及与其有关的那段埃及与罗马历史,在作者娓娓道来中,又重温了一遍历史。埃及艳后是否死于毒蛇咬伤,作者推理出自己的见解,进而阐述了蛇的种类,怎样辨别蛇是否有毒,被咬后的处理措施等。
书中描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大家都知道,但作者从历史人物的身体疾病与自身及时代命运的关系这一视角,却不为常人所知。
所以,读《八卦医学史》有一种重建历史观的知识新奇感:疾病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与走向?我们在教科书里和图书馆里学来的历史,甚少触及这个层面,想必是历史学家们缺少足够的医学常识。
作为“野生历史学家”的阿宝,却恰好是一位医学博士,有足够深厚的医学功底去解读与疾病及医学相关的历史桥段。
作者领着我们以另外一种视角去看历史,看历史人物。正经史书都只告诉你拿破仑、张居正等人物的功过得失,但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这些人物作为凡胎肉身,他的身体状况,他与疾病的斗争,对其生命的意义,并不亚于一场战争或一次庞大的国家改革。
张国安教授在给此书作序时说:“医学的专业门槛导致医学科普的难度非常大,对受过长期专业的医生而言,做到‘科\’并不难,但是想以轻松愉快、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这些知识‘普\’下去,却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扎实全面的医学知识,还需要极好的文笔和表达能力。”
作者“烧伤超人阿宝”却做到了这两点,真乃奇人。不过,阿宝的奇才,早就让他成为网络上的红人博主。他科普医学常识,解说医患关系,评点医疗改革,文采飞扬,文笔流畅,时而幽默诙谐,时而犀利辛辣,时而催人泪下,深受广大粉丝喜爱。
其中《我行医生涯的三次流泪》这篇文章,写出了医改和医患矛盾的一些现实问题,其专精的医术和真诚的情怀,感动无数人,至今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
古书
为
科学启迪
推荐阅读葛洪《肘后备急方》
随着屠呦呦凭借发现青蒿素获得诺奖的消息传遍世界,中国一本神奇的古医书突然火爆起来。
据采访屠呦呦的新闻稿件中提到,她这一重大医学发现的重要灵感来源,是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
虽然屠呦呦是科学家,研究的青蒿素也是非常专业的东西,她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本来就很少,书市上能够买到的也就是《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可这本书是医学专业领域内的著作,除非专业人员,普通读者根本无法读懂。这也让她的论文灵感获得的源泉之书《肘后备急方》,从浩如烟海的医学经典中脱颖而出,成为很多中医爱好者关注的焦点。
很多人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所了解,但对《肘后备急方》却所知甚少。这是怎样的一本书,里面都写了什么?
《肘后备急方》是古代汉医方剂著作,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临床医疗急救手册,也是在民间普及中医中药知识的最早的一部教科书。书中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螨等的描述,都属于首创。尤其是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
据媒体报道,屠呦呦1969年2月接受中草药抗疟研究任务,开始搜集相关历代医学资料并进行实验研究,可屡经失败。一次偶然机会,她看到《肘后备急方》中所著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绞取汁”不是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消除了没有抗疟活性且有毒副作用的酸性部分,保留了抗疟活性强、安全可靠的中性部分,帮助屠呦呦成功发现了治虐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葛洪(284-36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晋书·葛洪传》中称其“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单以医药领域的贡献而言,葛洪称得上是当时最著名的医药学家之一。真正奠定葛洪医药学家地位的,是他撰写的《肘后救卒方》(又称《肘后备急方》《肘后方》)3卷。
所谓“肘后”,是指可以挂于臂肘,以比喻携带方便;“救卒”二字,则指救治突然发生的疾病。因为是救急使用,因此该书主要记载一些常见病症的简便疗法和急救疗法,由此被称为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临床实用手册,就性质而言,颇有些类似现在所说的急救手册。
《肘后救卒方》中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医药文献,不少都是首次记录,其中尤其以对急性传染病的记述最为后世所重视。
《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详细记录了一种沙虱病(恙虫病)。据葛洪描述,岭南地区的山水间多有沙虱,人在洗浴时,或者阴天下雨时在草中行走,都会沾上此虫,这种虫子会钻入人的皮肤中。开始时,皮肤上会有小红点,以手碰触,会有刺痛感。其后越来越严重,逐渐发疮,渐入至骨,甚至致人死亡。治疗的时候,要用针挑出虫子,用灸疗法灸三四次,则虫死病除。
直到上世纪上半叶,国外学者才发现了恙虫病的病原。葛洪在没有任何放大设备的情况下,能够将这种病的病原、症状、发病地点、感染途径、治疗方法等描述得清清楚楚,这种细致的观察与严谨的医学态度,不能不令人赞叹。
除此外,《肘后备急方》中所记录的各种医学上的创新处还有很多。如对狂犬病的治疗,葛洪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毒攻毒”的治疗方法:被狂犬咬伤后,杀掉该狂犬,取其脑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虽然这种具体的方法未必有效,但这种治疗理念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狂犬脑中含有抗狂犬病的物质。后来,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正是在狂犬的脑组织中,成功培养出了狂犬病疫苗。
又如,《肘后备急方》中收录了不少有效的急症治疗技术,包括扩人工呼吸法、腹穿放水法、导尿术、灌肠术等。其中所记录的人工呼吸法,要求塞住患者鼻孔,用芦管深入口中吹气来抢救患者。这种应用器具吹气的方法,可防止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无疑是一种创新。
对给人类带来莫大痛苦的疟疾,《肘后备急方》的相关记载也很详细。不但有明确分类,而且还收录了30多个方剂,其中14个方子中都用到了一味药物——常山。现代研究证明,常山的确是抗疟的特效药。
除常山外,《肘后方》中还收录了青蒿方以治疟,用法极为简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领导的课题组,根据《肘后方》的记载与提示,成功地从青蒿中提取出了抗疟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被认为是抗疟史上的一次突破。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立春。立,建始也;春则是温暖,鸟语花香。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便由此开始了!在立春后的大好春光里,早春时节,你的家还在冬眠吗?不如赶紧行动起来,利用花花草草、精美布艺、缤纷色彩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