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八卦> 正文

“七夕”史话 □ 万全琳 赵贵宝

白银晚报 2015-08-19 07:58 大字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的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节日起源

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自然崇拜:“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

时间崇拜:“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以前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数字崇拜:“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关于“七夕”的崇拜很多,比如还是生殖崇拜等,在此就不一一而论了。

节日发展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乞巧节的活动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后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甘肃民俗

甘肃的“七夕”民俗以陇南的西和县最具代表性。

在西和县的村民家里,走进正堂,门正对面的一张桌子中间供奉着迎接而来的“巧娘娘”,旁边摆放着用小麦、黄豆等农作物新生的一盘“巧芽”,两边摆满了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面花和从自家果园摘来的供果,浓郁的香火味扑鼻而来……

“黄瓜熟了蔓搭蔓,巧娘娘给我教针线;针线学会了没人见,绣一些花草给你看……”在院子里,“乞巧”的姑娘们已经唱着古老的乞巧歌,跳起了自编的乞巧舞。

据专家们考证,西和乞巧节起源于秦人古老遗风,“巧娘娘”原型就是秦人先祖女修,因擅长纺织,被演绎为天上善织云锦霞衣的织女。据载,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

而当地乞巧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乞求“巧娘娘”赐予他们智慧和灵巧。在这项活动中,按照古老的仪式,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的前夜开始直到七月初七晚上结束,当地的乞巧节共持续七天八夜。各个乡下村庄里参与乞巧的姑娘们唱着乞巧歌,跳着乞巧舞,历经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乞求“巧娘娘”赐给自己聪慧、灵巧和好运……

民俗专家认为,西和乞巧节已经传承了1800多年,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为完整,历史最为悠久的“七夕”民俗活动之一。

近年来,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这项传统民俗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当地通过整理搜集相关史料,建立了乞巧文化博物馆,恢复了乞巧活动各个环节中的传统唱词、歌舞和程式。

白银民俗

白银因地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之处,且是个移民城市,“七夕”的民俗内容非常丰富多彩。主要有种生泡巧、喜蛛应巧、供奉七果、拜月求巧、染指甲、做泥塑、姐妹盟等。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他们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深人静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由于白银是移民城市,全国各地的人们在这里大融合,将各地的民俗内容融合在节日里,故显得杂乱无章,没有形成白银特色的民俗文化。

“七夕”诗话

传说“七夕”这晚,被分隔于银河两岸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先后通过子午线,在鹊桥上前后“相聚”一小时。古往今来,人们喜欢在这天晚上仰望天空,观其牛郎织女亲密相会,并津津有味地谈论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使人情不自禁地联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凄婉神话故事,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的本意,是用比、兴的手法,通过对牵牛星、织女星有名无实的描述,倾诉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这成了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形,孕育了流传千古的美丽神话。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七夕》诗中写道:“烟宵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而唐代诗人王建的《七夕曲》,为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增添了几分艺术的味道:“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抛梭振蹑动鸣铛,为有秋期眠不足。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流苏翠帐星诸间,环佩无声灯寂寂。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幸回郎意切斯须,一年中别今如初。”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夕》诗写道:“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寥寥数语,便描写出了牛郎织女相会时难以分手、亦喜亦悲,恨别离的心情。宋代诗人清江《七夕》诗云:“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预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诗中写出了牛郎织女短暂的相会一开始,就预感到即将离别的愁苦,柔情蜜意中饱含着无奈的怨叹。李清照的词《行香子·七夕》,有可能是建炎三(1129)年写于池阳的,是年三月,赵明诚罢江宁守;五月,至池阳,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赵明诚独赴建康应召。这对在离乱中相依为命的夫妻,又一次被迫分离。此时,李清照暂住池阳,举目无亲,境况倍觉凄凉。转眼到了七月七日,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织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间的恩爱夫妻,此刻犹两地分离。浓重的离情别绪,对时局的忧虑,二者交融一起,形诸笔端,便铸就了这首凄婉动人词作的基调。属婉约词派一代宗师的李清照,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之词、切身贴己的感应心理,用她委婉清丽的笔触细细描摹了一番“正人间天上愁浓”的别离相思之境。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咏物诗无寄托,便是儿童猜谜。”那么咏事诗无寄托,就该是老奶奶讲古经了。“七夕”的传说,由来已久。早在西汉傅玄的《拟天问》中,就有“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的记述。产生在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脱胎于《大东》,又有了新的演绎:“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一共16句,其中6句都用了叠间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目前,意蕴深沉,风格浑成。全诗情景交融,哀怨动人,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真挚爱恋和深切思念,也是当时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人多处于游宦无门、彷徨失意状况的真实反映。在多如繁星的“七夕”诗话中,大家独爱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全词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语言雅致清新而不奢华秾丽,委婉含蓄又明白晓畅,立意高远,自出机杼。“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是惊世骇俗、别出新意,令人叫绝。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奥秘所在。这是首咏“七夕”诗词中的千古佳作。

古人的此类诗,更多的是感叹牛郎织女的悲苦遭遇和忠贞恋情,或寄予同情,或借以浇自己胸中块垒,寄托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之情。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有一首《七夕》绝句:“一穗孤檠对酒消,旅怀偏是可怜宵。人间多少银河隔,乌鹊能填第几桥。”这首诗表达了林则徐为国为民奔波,身处异乡而不得与亲人团聚,联想到人间有多少“银河”把人们隔离,从而反映出他的思想境界。

罗隐《七夕》云:“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唯恐曙光催。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他认为一年只有一宵相聚的牛郎织女,两情缱绻,春宵苦短,根本就没有心情和时间给人间送巧,人们持针以待,也自然大可不必。然而李商隐《七夕偶题》则云:“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他认为当织女与牛郎天上相会时,并没有忘记送巧给人间,而人间也竞相以瓜果供奉等活动来表示答谢之意。诗人们争论的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因为乞巧的本质意义并不在于乞巧的最终结果,而在于乞巧过程本身。人们只是通过虔诚乞巧的方式,婉转地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向往,借以求得心灵的解脱和精神的慰藉。这才是乞巧习俗真正的文化内涵,也是绝大多数节日习俗的共有特征。

新闻推荐

馒头和月饼有啥区别

小明家境贫寒,中秋节过完了也没吃到月饼,于是他问爸爸:“爸爸,为什么别人家吃五仁月饼,而我只能吃馒头?”爸爸说:“傻孩子,这不是馒头,这是无仁月饼。”感同身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