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日军罪行证据如何保存至今
截至13日,七集《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在国家档案局官网全部公布完毕。这些证据或以照片形式,或以视频形式,或以纸张形式,记录南京沦陷后,日军进行的杀人、放火、强奸、掠夺财物等种种罪行。据了解,此次公布的档案多来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档案馆巡视员郭必强,他讲述了战火纷飞年代,这些珍贵证据是如何保存至今的。
档案1:16张照片
意义:“京字第一号”证据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拍摄了不少炫耀其战争淫威的照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留了16张,其中多张记录日本军人砍杀中国人头颅的瞬间。
另有,日本军人强吻中国女子的镜头,以及很多张尸体堆积成山的照片,场面惨不忍睹。
在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上,这些照片成为“京字第一号”证据。
>>揭秘
学徒偷印后封在墙壁内
日军占领南京时,十五六岁的罗瑾在长江路估衣廊附近的华东照相馆做学徒。1938年1月,一个日军少尉军官拿着两卷120“樱花”胶卷来洗照片。罗瑾发现,这些照片竟然都是日军屠杀同胞的现场。为保存罪证,他悄悄多洗了十几张,并保存下来。
1941年,罗瑾把相册挪到了毗卢寺附近的警察培训所的厕所,找了一个不起眼的墙缝藏好,并用泥糊了起来。然而有一天,他突然发现相册不见了。以为事情败露,罗瑾连夜逃离南京,隐居在福建。
50多年后他才知道,这本相册不是被日本人拿走,而是被同学吴旋取走。吴旋如厕觉得好奇,墙上怎么会有块鲜泥巴,叩开一看发现了照片。1945年,吴旋把这组藏了多年的照片交给了南京临时参议会。
上世纪90年代后,吴旋和罗瑾两位老人在南京会面。如今,这两位老人都已相继去世。
档案2:《程瑞芳日记》
意义:首份中国人书写日记
南京沦陷期,62岁的程瑞芳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安全区内负责难民生活。自1937年12月8日至1938年3月1日,程瑞芳用日记形式,将日军在安全区内所犯的烧杀劫掠奸淫罪行和南京难民遭受的非人待遇逐日记录,被称为中国的《珍妮日记》。
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些(日本兵)猖狂极了,无所不为,要杀人就杀人,要奸就奸,不管老少。有一家母女二人,母亲有六十多岁,一连三个兵用过,女儿四十多岁,两个兵用过,都是寡居,简直没有人道。
目前,《程瑞芳日记》被保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内。讲日记来历之前,档案馆巡视员郭必强先向记者强调了几个不易:从目前看,该日记是被发现的首份中国人写的日记,实属不易。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会写字,能记录,更不易。关键是日记里的内容与《魏特琳日记》、《拉贝日记》以及其他史料相互映衬,成为佐证日军在南京犯下罪行的铁证。
2001年12月,档案馆工作人员整理零散档案时发现了这本日记。当时档案馆内存有几千卷民国时期的零散档案。就在几个大麻袋里,工作人员发现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女大)的档案,其中有个本上写着《一九三七年首都沦陷留守金陵的同人一段日记》。
这是谁写的呢?目录上注明“陈品芝”三个字,陈品芝是金女大一名尚未结婚的教授,但日记里却提到了她的儿子,这显然不符其人,而且在沦陷期间她已前往四川。
郭必强说,经对比,笔迹与金女大舍监程瑞芳履历表中的笔迹相符,最终确定系程瑞芳所写。笔迹由公安厅鉴定,另外,文中提到的程瑞芳的孩子也被找到。
档案3:16毫米摄影机资料
意义:极珍贵原始影像资料
约翰·马吉是位美国传教士。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马吉牧师冒着生命危险,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了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原始影像,为世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证据。
在他拍摄的镜头中,日军的坦克和大炮正疯狂地炮击南京城,机关枪正对着成群的市民进行扫射,城内也到处是残垣断壁,以及受日军奸淫的中国妇女,被汽油烧焦的尸体惨不忍睹,街道上、水塘中到处是被日军血腥屠杀的平民。
>>揭秘
秘密拷贝4部送往国外
郭必强告诉记者,当时日军对外籍人士行动严格控制,摄影摄像绝对禁止。其中有一份长达17分钟的片子分多次拍摄,很多镜头在偷拍的状况下完成。1938年初,马吉托人将自己拍摄的胶片,设法躲过日军的检查,秘密带往上海,在上海柯达公司拷贝为4部,其中l部送到英国,1部送到德国,另外2部都带到美国。
郭必强说,1938年1月,其中1部由英国的一位女士带入美国和苏联驻日本的大使馆内,当时在日本属于秘密事件,但引起很大反响。
1947年初,南京军事法庭在审判谷寿夫等南京大屠杀战犯时,当庭播放了马吉的纪录片作为屠城铁证。
2002年10月,约翰·马吉先生的儿子大卫·马吉先生将16毫米摄影机及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胶片母片、胶片盒,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12月16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人们在发生人质劫持事件的咖啡店前献花,悼念遇难者。澳大利亚警察16日凌晨冲入悉尼马丁广场发生人质劫持事件的咖啡馆,与劫持者交火。警方随后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