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而精才能成就评奖的权威性
刚刚结束的“中国电视金鹰奖”逐一揭晓。《焦裕禄》、《寻路》分享最佳电视剧奖,赵宝刚和刘江则凭借《老有所依》、《咱们结婚吧》荣膺最佳导演奖。不出意料,连续几颗“双黄蛋”下已经让观众习惯了近年来文艺类奖项“双黄蛋”的频繁出现。还好,这次的“双黄蛋”只有两颗,要是各类奖项都来个双胞胎或者多胞胎,这名为颁给“最佳”的评奖还有什么权威性可言?
当然,“双黄蛋”不单单出现在电视、电影的颁奖典礼上,就连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华表奖、飞天奖这些高规格的政府类奖项,“双黄蛋”也是屡见不鲜。渐渐的,很多观众会发现,这种颁奖其实一点意思都没有。只要去了,百分之五十都是有奖可拿的,甚至在舞蹈、音乐、曲艺、戏剧、杂技、影视、写作、民间文艺等等大小评奖中,在那些不时举行的汇演、调演、艺术节里,几十个奖、上百个奖,甚至几百个奖,早已是常态,人手一奖几乎成为惯例,一等、二等、三等之外都是优秀,来者必奖。不要说“双黄蛋”,十几个“蛋”也是常事。那么这些奖,到底是为褒奖为艺术付出的努力还是平衡各方利益后的结果?或者,这种渐渐失去权威性的奖项,已逐渐变成了不同圈子里的自娱自乐?
在人们针对“双黄蛋”发出各种疑问时,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事实上,关于评奖其长期存有的问题远比这些更值得考问。比如,“跑奖”是一些评奖的公开秘密,每次评奖,评委会和组委会无不面临种种压力,在人情、关系、指令甚至馈赠面前,人人得奖不能不成为最佳选择。比如,很多评奖与市场、与社会意义并不大,但作为得奖者来说,却是有诸多利益可图,提升、晋级、职称、出名、表彰,与奖项都存在着因果关系,另外,作为主管部门和领导,获奖也是不小的政绩,结果,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和人力最终演变为个人或单位的利益得失……
诸多问题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一个严重的现状——许多奖项已经设立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但至今仍没有确立自己的权威性,不仅社会不予重视,即使圈内人也从来没当一回事。如今,评奖的公信力又成为社会舆论,尤其是网络关注的话题,更让一些奖项距离权威性日益遥远。那么,什么样的评奖才能具备权威性和公信力呢?还是那句老话——权威性来自积累,少而精才有威信。
有些奖,是纯粹的观众奖,比如百花、金鹰,那就公开透明,按实实在在的观众票数来决定“最佳”。有些奖,是专家奖、行内奖,那就借鉴前人的成熟经验。例如国际有一些非常著名的评奖并不公开,却树立了很高的权威性,这是因为,无论评奖的方式如何,评委的水准、眼光都很高,而且最终结果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而当一种评奖经过多次考验,评出了一个又一个举世公认的杰作和人才后,久而久之,其权威性自然确立。另外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文艺界评奖应该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远离利益集团,独立于商业、人情等众多关系之外,尽量采取客观公正的立场,否则,权威性就永远无法树立。
新闻推荐
甘肃籍编剧马德林新作春节贺岁 都市爱情剧《月供》明日亮相电视荧屏
【本报讯】1月29日记者获悉,由盟将威影视、光线传媒、海宁文玖出品,陈赫、郭京飞、冯鹏、张芷溪、王鸥、谢园等实力演员加盟的都市爱情剧《月供》将于31日开始在江西卫视、广东卫视播出。这部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