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八卦> 正文

这一场戏有人说很感动也有人不买账结尾表达归不来接着

兰州晚报 2014-05-20 12:26 大字

这一场戏有人说很感动,也有人不买账。结尾表达“归不来”。接着出现栅栏是亮点。

A

质疑

如此简约和留白成不成?“我想说一种‘归不来\’的状态”

●疑问1:结尾处,陆焉识和冯婉瑜站在火车站前面,等着永远等不到的“陆焉识”。这是在“等待戈多”吗?张艺谋:栅栏表达“人与枷锁”的关系

这个镜头作为结尾,我和邹静之(《》编剧)在最初的剧本中就已经设定好了。我这么设计包含了多重意义。

第一层很简单,就是陆焉识和冯婉瑜的相伴相守会一直持续下去。第二层意思,我认为是,陆焉识已经放弃了自己的身份,以无名者的姿态生活着。看起来很荒诞,但这是对陆焉识的人格和爱情的提升。第三层意思,火车站的铁门最终关上,在镜头里面,栅栏把陆焉识和冯婉瑜两个人框在里面,这也是人与枷锁的关系。我想说是一种“归来,但还是归不来”的状态,这也是存在主义的一种解读(张艺谋导演,这话是李安导演教您的吗?)。陆焉识也算是幸福的吧。他在“劳改”的时候写了那么多东西,回忆过去自己放浪不羁的行为,最后归来不求相认,只求陪伴。他女儿丹丹跟他说,“你还在乎什么?”我们中国人经常说:“难得糊涂”,这也是一种中国哲学。

●疑问2:把原著中结尾处的失忆情节,放大成整部电影的主题,这样真的好吗?张艺谋:失忆,这何尝不是幸福

我自己看,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冯婉瑜失忆之后,她就永远在殷切的期盼中,过了这么多年,她迎接旅客的眼神依旧是随时准备发现自己心爱的人。她心目中的陆焉识到底是什么样子,她其实不记得了。这也是一种对幸福的憧憬吧。

●疑问3:在《归来》里面,陆家三口人特别喜欢“悄悄看对方”,为何有这样的设计?张艺谋:用视线带动无声的交流

这是有意的,我当时拍这样的镜头,是希望用视线去带动一种无声的交流。这种注视的镜头,原来的量非常大,我本来想形成一个机械风格化的处理,那可能就是个更前卫的电影。后来我还是放弃了,删掉很多类似镜头,回到最朴素的状态。

●疑问4:《金陵十三钗》那会儿花了上亿人民币搭了许多景。这回的《归来》场景就三四个,怎么突然如此“简约”?张艺谋:有意截取“咫尺天涯”

这是个有意的截取。中国有句俗话讲“咫尺天涯”,咫尺和天涯,是最小和最大的距离,这在中国哲学里面是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就索性让观众感觉到,为什么总在一个屋子里,我就是想让你们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咫尺”,而漫长的历史和背后的东西才是天涯。

●疑问5:张导您前一阵子总提到《归来》是为了“重建”那些被伤害过的人的生活。受了那么大委屈和那么大苦,就这么容易重建了吗?张艺谋:失去的无法弥补,但还是要活下去

我们做过很多调研,那时的人们觉得,恢复自己的生活确实需要时间,很多人刚从“劳改营”、牛棚或者监狱放回来,走在街上都直不起腰来,回到家里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那时有55万人。很多人很长时间摆脱不了那种状态。但是,人不能永远都在一个往后看的状态中,这种“重建”是广义的,陆焉识放弃自我,陪伴冯婉瑜是一种重建。他用读信的方式,把过去的苦难的倾诉转为重建的道具。

失去的东西永远没法弥补,但是,我觉得人的本能还是要活下去。这点跟《活着》还是异曲同工的道理。不论好活还是赖活,就是平实的活下去。

严歌苓&张昭答疑

●疑问1:严歌苓老师,您的原著故事发生在上海,那个海派的味道很特别。《归来》里面,张艺谋和邹静之把故事放在了北方。这么改不别扭吗?严歌苓:背景放到天津也还可以

陈道明在电影开机那天也提到了这个,他也觉得遗憾。上海这个感觉氛围本身就是挺不应该舍掉的。张艺谋导演就说,“我只能拍北方戏”。但是,我觉得,他(张艺谋)把戏放到天津也还可以,天津也是殖民地,也有租界,还是有些洋派的感觉。既然一个导演找不到上海的感觉,那就不要硬来,还是折中吧。

●疑问2:《归来》的改编对小说的删减太严重,本来很重要的“文革”背景也显得很模糊。严歌苓:电影的审查尺度严得多

我们不能撇开自己的国情谈论这些,我们的现实就是小说的自由度要更大,而电影相比小说就是更加大众化的传播,所以审查尺度会严格得多。张昭:“去历史化”,安全着陆

《活着》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但是我们不想再拍一部《活着》。虽然那部电影能让你心情澎湃,但是打动人心的力量没那么强。我希望能更多地和现在的观众沟通。我希望更多的“去历史化”。关于这个事,我跟导演的看法完全一致。我的考虑是希望这个作品能安全着陆,能打通现在的国内电影市场。

年轻观众不关注这些事(“文革”),他们的情感不在这上面,因为他们对那段历史没那么熟悉。而我们是拍给最普通的年轻人看,不想勾起大家对历史太多的记忆,不想往那个方向走。不管是什么历史原因,陆焉识一家人能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

B

状态

新“二张”是怎么闪婚的?“他就像陆焉识一样,陪着我”

从《金陵十三钗》到《归来》,这三年间,张艺谋跟张伟平“分手”了,向无锡计生办交了几百万的超生罚金,又跟做互联网电视的乐视“闪婚”。多事之秋,张艺谋到底经历了什么?他讳莫如深。然而,《归来》也大概是在这“风雨最盛时”诞生的。不论这部作品最终命运如何,你真得佩服老谋子的定力。

张昭眼中的张艺谋:意志力非常强,聊剧本可以不睡觉 

“二张”分手之后,张艺谋是自立门户,还是“再婚”?真真假假的消息满天飞,多到迷了人眼。彼时,风暴中心的张艺谋倒是沉默得像黑洞一样。今时回望,张艺谋坦言,“北京奥运会锻炼了我,可以让自己有精力和能力同时操作三四个大事情”。这“三四个大事情”中间,一件是《归来》的剧本创作和前期筹备,还有一件就是同各家扑上门来“联姻”老板谈条件。一边要静心,一边要闹心。张艺谋真应付过来,“我做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就有人说,‘导演,你脑子里好像有个开关,啪的一下就拨到这个频道,啪的一下又是下个频道\’。这不是什么超能力,我是个陕西人,不是那么灵活,我就是用功和专注。” 

《归来》的制片人张昭对张艺谋的专注和用功印象很深,“他是个意志力非常强的人,特别能扛。我是出了名能扛的人,我都说,‘我扛不过张艺谋\’。比如我们聊剧本,一屋子的人都累得睡着了,只有他一个人不睡的,你醒了他就跟你聊,等把你聊得快睡着了,另外一个人醒了,他再接着跟那个人聊……”张艺谋的身边,有一个助理整天拎着一个最大号的行军保温壶。在漫长的马拉松采访过程里,他隔段时间就要喝一杯水壶里的深红色汤汁。据传闻,那是参汤,张艺谋在工作期间,不喝水只喝这种“深红色汤汁”。 

张艺谋眼中的张昭:导演系毕业的人最能体会创作人 

去年的5月,张艺谋的脑子“啪”的切换了新频道,他决定跟乐视影业签约。行内人都形容这次合作是“闪婚”。张昭第一次出现在工作室,张艺谋对“乐视”完全没有概念,“哪个Le,哪个Shi,我都不知道”。张昭是纽约大学导演系毕业生,跟张艺谋的女儿张末是校友。“我觉得导演系毕业的人现在做成影业公司的CEO,这样的人应该最能体会创作人的心态,他还是海归,英文非常好,完全是新一代。”紧接着是贾跃亭来拜会张艺谋,“他就是个电脑控,人挺诚恳,很入我的眼”,这是张艺谋对这位互联网新贵的第一印象。张昭和贾跃亭,张艺谋只各见一面,一个星期之内,他就确定同乐视影业签约。 

“其实(乐视的)条件未必比其他公司好,但是,他们跟我讲了很多互联网的概念,我突然觉得很年轻化,这就是未来……”2013年5月16日,乐视和张艺谋工作室正式宣布签约。2014年5月16日,张艺谋的《归来》上映。《归来》公映前的宣传期,无论张艺谋还是张昭,都不停地强调《归来》和年轻人是“零距离”。乐视还特意组织数场“青年观众论坛”,在场的基本都是90后。“我觉得这是张艺谋的一个新阶段吧,肯定要面向年轻观众”,张昭如此评价他的新搭档。在他眼里,张艺谋是个“职业导演”,而职业导演要做的事还是跟市场大势相合。 

新“二张”的合作:“他和我一起出现,没给我什么压力” 

《归来》的宣传期,张昭和张艺谋很多时候都是同时出席发布会,同时受访,同时登上杂志封面,这个感觉跟原来的“二张”有点像。“拍摄期,我支持他。宣传期,他支持我。”这是张昭的想法。“他和我一起出现,也没给我什么压力,就像陆焉识一样,陪着我。”张艺谋形容二人的关系,用了《归来》的故事。 

《归来》之后,张艺谋的好莱坞计划就要开始。那会是个怎样的电影?“我希望是一个很棒的爆米花电影,是个视觉奇观的商业片,是个全球观众都能看的东西”。面对南都记者,张昭用了“我希望”这个句式。

“留白”同类项

咱们看看,其他大师都是怎么“留白”的吧

记者看完《归来》,忽然想起了一部电影——《长别离》。这部电影是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编剧,亨利·柯比执导。《长别离》当年还夺得第14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

二战结束已经16年,咖啡馆的女主人黛莱丝仍没有丈夫的音讯。就在法国国庆节那天,咖啡馆门口一个哼着小调的流浪汉引起了她的强烈反应,她觉得他就是自己的丈夫。黛莱丝用尽各种方法,企图唤起失忆流浪汉的记忆,但这一切都是徒劳,流浪汉始终没有记起一点往事,最终悄然离开……大时代的创伤、失忆、坚贞的爱情,《长别离》的故事是不是跟《归来》有点像?

“张艺谋导演,你看过《长别离》吗?”

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张艺谋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对,我曾经给一些过来帮忙改剧本的人推荐这部电影。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部戏,我实际上就是找一个类型,向主创们表达我自己想要拍一个怎样的电影。”

那么,这个所谓的“参考系”,是如何留白的呢?我们特意找出几部影史经典,推荐给各位观众。孰优孰劣,各自评判吧。

《小城之春》导演:费穆编剧:李天济

《小城之春》拍摄于1948年,其时正是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到底向何处去?”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彷徨的根源。《小城之春》明着写两男一女之间的爱情纠葛,暗里写的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选择和无法选择”。

《长别离》导演:亨利·柯比编剧:玛格丽特·杜拉斯 

《长别离》的结尾,流浪汉要离开女主人公的小镇,黛莱丝对着流浪汉的背影,不停地喊着“阿贝尔(黛莱丝丈夫的名字)……”小镇上的人们也帮忙呼喊流浪汉。这时,流浪汉忽然站住了,他沉重的转过身来,异常缓慢地高举起双手,就像一个向敌人投降的囚犯。

新闻推荐

妮可新片被评烂片

“请不要把我贴上出柜或是其他各种标签,我只是随爱而行o”艾梅柏·希尔德28岁的美国女星十模特更出名的头衔是“德普嫂”越来越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