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八卦> 正文

丁耀亢因写《续金瓶梅》入狱康熙亲自下诏把他放了

城市信报 2013-11-12 12:17 大字

家还是那个家,只是时代变了。南明旧臣的身份让丁耀亢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辛,此时的他才明白,再强的骨气也养活不了家人。在生存面前,他选择了退让,重新出仕,成为清朝的官员。

捣毁鹰巢为小鸟报仇

丁耀亢回来了,这一年他48岁。家还是那个家,但早已不像样子。此时的诸城是地痞流氓的天下,他们欺压百姓,县衙内没人管事。丁耀亢南明旧臣的身份此时成了不良之徒敲诈他的借口,甚至还有人上衙门告状,诬陷他谋反、谋杀人等。粮食家畜被掠夺、田地被抢走、家产也被洗劫一空,这些丁耀亢都忍下了。当他们将魔爪伸向弟弟丁耀心的家产时,他坐不住了,自己再怎么受委屈都不要紧,但不能让侄子也跟着遭罪,不然九泉下的弟弟怎能放心得下?

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官司生涯。先向诸城县衙上诉,县衙不能受理,又上诉到莱州府,从1645年到1646年,丁耀亢就这样奔波在为弟弟讨说法的路上。还好结果让人欣慰,总算是打赢了官司。丁耀亢在当地有很大的声望,当时有位姓倪的县令,此人严刑暴鸷,如苍鹰乳虎,择人而食。他盯上了丁耀亢,一有时间就去丁耀亢家,讨吃要喝。“丁耀亢明白,自己可能随时会被抓进大牢,为了不连累家人也为避开倪县令,他不得不再次离开了诸城。”丁绍华说,直到这位知县被调走,他才回来。

经过这些年,丁耀亢的内心受到很大折磨,他变得更加触景生情。丁绍华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夜里,丁耀亢居住的竹园中有一个巢穴被风雨摧毁了,一只刚出生的雏鸟掉在地上哀鸣不止。丁耀亢看着心疼,就把小鸟救回家中亲自照料,十多天后小鸟恢复健康,经常在他身边飞来飞去的,很招人喜爱。丁耀亢刚把它放生,让它去更广阔的天地自由飞翔时,一只老鹰突然出现将小鸟捉了去。丁耀亢气坏了,带着家人一直追到老鹰住的地方,捣毁了老鹰的巢穴为小鸟报仇。此时的他又想起自己的兄弟侄儿家破人亡,不知这深仇大恨何时才能申冤雪耻啊。”

从1633年到1647年,十多年里,他经历了朝代更替,社会变迁,先后几次从山居搬出搬进。

无奈当了清朝的官

丁耀亢是个有骨气的人,誓死不向清朝投降。只是这些在家人的生存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为避开诸多的艰难,也为维持生计,1648年7月,已到知天命之年的丁耀亢在朋友推荐下入京考试。他是南明旧臣,按律是不能参加考试的,幸好有几位朋友打点关系,他才以顺天籍拔贡,后任镶白旗教习,专门给镶白旗的子弟们上课。

这是一帮不好伺候的主,八旗子弟个个骄悍,在他们眼里只要骑射技术好,汉人的这些“之乎者也”根本无所谓,所以就算上课也是弓刀不离手。丁耀亢这个老师当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就会惹怒这些主子们,他还得想办法让他们从心里接受汉族文化,这样对汉人的态度也会转变一些。

当了老师的丁耀亢,在北京城里建了一所房子,像一艘船的形状,叫陆舫。没想到,这个地方日后成了京城文人墨客聚会的地方,比如他的老朋友大学士刘宪石、大司马张坦公等,经常在这里饮酒赋诗。丁耀亢的生活还是很充实的,他喜欢旅游,京城大大小小的名胜古迹他都去过了。后来为了方便,他还专门买了头小毛驴,一骑就是五年。有一天,因疲劳过度,从驴上掉了下来,多亏遇到张坦公,将他救起送回家。

丁耀亢一生最大的财富除了有个显赫的家族、有位要强的母亲外,就是还有一帮愿意时刻伸出援手的好朋友。当了三年老师,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又升职了,让他到河北容城当教谕(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在那里的日子同样艰苦,每天闲坐院中观察一株从瓦砾中长出来的匏瓜苗(匏瓜在古文中指葫芦),从开始觉得没有希望到慢慢成长再到开花结果,当第二年丁耀亢手里捧着两个沉甸甸的葫芦时,他笑了:“自己正犹如这匏瓜之苗也!”

辞官住旅店写出《续金瓶梅》

后来,丁耀亢终于升官了,升到福建惠安的知县。从河北回山东老家,顺路看望老母亲,冬天从山东出发,到杭州时不走了,不去当官了,就在西湖留下来。他自己说,60多岁的人了,身体不好。在杭州流连了个多月,找了一批原来的朋友如查继佐等人,就不往福建去了。为什么呢?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孙玉明猜测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自身已经60多岁,在官场上没有多大前途,当不当官无所谓,还不如在西湖玩玩呢。第二,他骨子里的反清思想、对清朝的仇恨在碰到查继佐等人后又复燃了,对比他们,感到羞惭,晚节不保啊。这种情况下,索性就辞官了。

我们可以想象,递上辞职信的一刹那,丁耀亢的心情有多轻松!他住在旅店中,时间长了就开始写书,写了《续金瓶梅》。他在杭州七个月,访友写书,把当官的事都忘了。《续金瓶梅》有两条线,接着《金瓶梅》的第一百回开始写,一条线索是吴月娘及西门庆的儿子孝哥,两个比较好的仆人玳安和小玉,玳安和小玉结婚了,对孝哥非常好。另一条线是写西门庆等人,说他们在阴间受尽种种拷掠,见识了很多事情,比如见到宋代的大奸臣蔡京、童贯如何在地狱中受到惩罚,这就是因果报应的东西。像潘金莲、庞春梅在阴间受的苦还抵消不了罪孽,再转生为人还要受到种种磨难。转生的整个大背景就是金人和宋人的战争时代,但实际上却都是丁耀亢在明清易代之际的亲身经历。

1661年正月,得到朝廷允许他辞职的通知后,丁耀亢先把《续金瓶梅》寄存于虎丘铁佛房,然后回到诸城。多年不见,跟家人叙旧后,他又来到了隐居的山中,重新修了修院子,一心只想着在这里安度晚年了。不幸的是,这一年7月15日,他的儿子忽然病逝。此时的丁耀亢心力交瘁,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他不再有大的追求,只想把这辈子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那时候人们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山中有座荒凉的小屋,屋子里住着位孤独的老人,瘦如枯木,他强打着精神来到田边,田地已经荒芜了,正当老人欲哭无泪时。外面又来了一伙强盗,他们霸占了老人的田地,将他推倒在地……但他仍然坚持着站起来,重新回到案边,继续写着他的“野史”。

悲剧并没有因老人可怜而停止。1664年,他写的《续金瓶梅》被人告发,说他借宋金战争描写,影射清朝残暴,讪谤清廷。状告他的是两个小吏,丁绍华说:“1663年,浙江归安县发生了‘庄廷鑨 明史案’,吴之荣因告发庄廷鑨 而受赏升官,庄氏一家被灭九族。这时,浙江桐乡人周采来诸城任知县,浙江山阴人郭世荣来任巡检,二人听到有人告发丁耀亢的《续金瓶梅》,找来一看,立即如获至宝。他们早就羡慕吴之荣,这下总算找到了升官发财的好机会。”幸亏朋友提前通知了丁耀亢,66岁的他考虑再三,决定再次踏上逃难之路。

传说在原胶南天台山化鹤登仙

民间有很多丁耀亢逃难时的传说故事,这里给大家讲一则《智过城门》吧。丁耀亢逃走后,全国发了抓捕令,有个县城的官员自作聪明,认为丁耀亢诗写得好,凡是要过城门的,都得先写一首诗,不然就不让走。如果发现有人写诗特别好,那此人一定是丁耀亢。理是这么个理,但做起来可就难了。此时的丁耀亢为安全起见,一副乞丐打扮,衣衫褴褛,精神恍惚地走了过来。

这时,两个衙役拦住了去路:“要过城门得先作诗,作好了就让你过,不然就老老实实回去吧。”丁耀亢假装很为难:“我是个要饭的,哪会作什么诗啊。”见对方一点也不通融,丁耀亢只好装模作样想了一会儿,抬头看看天,然后说:“大,大,大雪,下得猛。”衙役听了哈哈大笑,这算哪门子诗啊,让他再另作一首。丁耀亢又指着被大雪淹没了的瓦说:“盖了瓦屋顶。”这时有一黑一白两只狗跑过来,他又加了句:“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衙役被他的诗逗得哈哈大笑,就让他过了城门。过了一会儿,巡逻的官兵过来询问情况,衙役把刚才这事一说,官兵大骂:“笨蛋,那就是丁耀亢,还不赶紧追啊。”此时丁耀亢早已不见影了。

虽然逃难过程中的民间故事不少,但终究没躲过去。康熙四年(1665年),丁耀亢入狱。最危急的时候,丁耀亢的朋友又出现了,工部尚书傅掌雷、刑部尚书龚鼎孳、文华殿大学士刘正宗等朝廷重臣全力援救,联名上本为他辩白。康熙帝考虑刚下诏:“如有开载明季时事之书,亦着送来。虽有忌讳之语,亦不治罪”,又碍于朝廷重臣求免的面子,诏命放还丁耀亢。

丁耀亢活下来了,《续金瓶梅》却在劫难逃,在诸城县令的监督下,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心血在熊熊烈火中燃尽。书版被禁毁,民间流传的《续金瓶梅》也要求都献出来付之一炬。值得庆幸的是,《续金瓶梅》在这之前早已经传抄于世了。

焚书之后,丁耀亢万念俱灰遁入空门,此时他已双目失明,自称“木鸡道人”,取意“呆若木鸡”。康熙八年,71岁的丁耀亢去世。有人说,丁耀亢是化鹤登仙了,这个传说至今在原胶南大村镇广为流传。说在丁耀亢去世不久,有一只丹顶雪衣的仙鹤落在了大村镇天台山顶上,不断叫着:“有鸟有鸟丁令威,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旧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人们为了纪念这只神奇的仙鹤,便把它站立过的小山叫“驻鹤顶”,丁氏后人又在山顶上建了一个亭子,起名“驻鹤亭”,并在亭中塑《丁紫阳鹤化前身》像。据丁绍华介绍,这个亭子确实存在过,但在前几年时已经被拆了。

这便是丁耀亢的故事。现在,当人们重新审视这位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才真正意识到他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续金瓶梅》、《醒世姻缘传》、《野鹤诗钞》、《出劫记略》、《陆舫诗草》、《天史》都是他写的,在小说、传奇、诗歌、散文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绝对无愧于“文章前辈”的称号。

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图片由丁绍华提供(感谢原胶南丁氏家族后人丁绍华对本文的帮助)

新闻推荐

只求与男性同等的就业机会 女子扮“东方不败”招聘会求职

3月8日,郑州女子专场招聘会现场,“东方不败”在应聘。 招聘会上,记者远远就看到了小英的“广告牌”一位古装“东方不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