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八卦> 正文

上半年电影票房破百亿 4部国产影片票房突破5亿元但随着市场扩大部分影片质量堪忧

兰州日报 2013-07-14 07:49 大字

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终于由量的积累转为质的飞跃。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30日,今年我国电影票房已达109.94亿元,而这一数据是三年前中国电影全年的收入;4部国产影片的票房都突破了5亿元大关,一大批中小成本影片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

银幕数量与消费人群

助推票房井喷

2012年,美国引进大片数量的增加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巨大冲击,许多国产电影都在与其对决中沦为“炮灰”。直到《人再囧途之泰囧》以近13亿元的票房横扫一切时,中国电影的天空终于出现一丝光亮。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西游降魔篇》12.46亿元,《北京遇上西雅图》5.20亿元,《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7.19亿元,《中国合伙人》5.39亿元,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票房佳绩相继诞生,中国电影单片票房数量级明显提升。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军说,从2012年下半年就初露端倪的这轮票房的爆炸式增长,是中国电影市场多年持续高速发展的结果,尤其是院线建设的体现。

据了解,截至2012年底,我国电影银幕数量已经从2002年的1845块增加到13118块,其中数字银幕覆盖率高达94%。而且这种增长的加速趋势非常明显,2013年仅半年时间就增加了近2300块,平均每天新增12.5块左右。

消费人群的大幅增长也助推了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的井喷。据《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统计,2010年至2012年,中国电影观影人次分别为2.84亿、3.68亿以及4.72亿,每年增幅均在30%上下。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军说,现在,看电影已经成为很多年轻观众固定的文化消费习惯。

中小成本影片、新生代导演

活跃影坛

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在创作上出现一些可喜变化。首先是影片类型更加丰富,大量中小成本影片以接地气的题材、吸引人的故事及独特的讲故事手法,创造了一个个观影热潮。《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切中现代都市人的情感脉搏,在整个社会掀起一场青春怀旧风潮;《中国合伙人》以励志为主题,展现了青年人在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与坚持;《北京遇上西雅图》则折射了当下出国生育潮、小三等社会问题,以清新的叙事表达了物质社会人们对情感的追求。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各种社会现象、现实问题也层出不穷,这些都为中国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多地反映当下社会和现实生活将成为今后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方向。”刘军说。大批新生代导演也开始在2013年崭露头角,他们许多都来自其他领域,如赵薇是演员出身,郭敬明是畅销书作家,薛晓路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这些新导演执导经验几乎为零,但都获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

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缘于新生代导演的厚积薄发,另一方面,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正在逐年下降,“80后”“90后”观众已成为影院的主体,相较于那些已60岁上下的高票房导演,这些年轻导演可能更了解观众的所思所想。

浮躁之风甚烈创作质量堪忧

不断刷新的电影票房纪录让不少人产生错觉,似乎随便拍个什么就能赚钱,谁都生怕错过这个“抢钱”的机会,无心踏实提高影片的艺术水准。在创作上,不少电影人也从完全忽略市场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唯市场论,将各种市场追捧的元素都加到影片中,整部电影毫无创作可言,更像是一个“大杂烩”。

“实际上,要想获得成功,还是要踏实创作,靠影片质量取胜,比如《天机·富春山居图》,虽然依靠强大的宣传和明星效应获得了一时的追捧,但由于影片质量差、口碑糟,上映几天后票房的下滑趋势非常明显。”高军说。

此外,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电影产业化的阶段性成果虽然已在今年开始显现,但中国电影实际上还处于产业化的初级阶段,从创作到发行再到院线等一系列上下游产业,都还存在许多与电影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中国要真正实现从电影大国成为电影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专访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以及提名奖获得者 传承道德力量 向模范榜样看齐

近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在北京落下帷幕,兰州市的三位道德楷模也从北京载誉归来。29日在兰州,本报记者对刚刚从北京归来不久,获得荣誉的李成环丈夫龚大锬、杨碎胜以及康岸桥进行了专访,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