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文化余秋雨著长江文艺出版社月版烟囱里飘出的牛奶
《何谓文化》余秋雨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10月版 《烟囱里飘出的牛奶》刘跃利 著中国青年出版社7月版 《修补匠》[美]保罗·哈丁 著,刘士聪 译译林出版社8月版
徜徉在文化的前世与今生
余秋雨是文人,是学者,是艺术理论家,但他说自己是一位行者,一个走在路上的文化人。
世上所有的追问,归根到底是文化的追问。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中华文化的特性又是什么?余秋雨在其新著《何谓文化》中为我们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并提出了他对于中国文化诸多重要问题的独到思考。
《何谓文化》是继《文化苦旅》面世20年后,余秋雨又一部纵论文化的重磅之作。这是一份有价值的、厚重的文化读本,所有篇章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在书中,余秋雨以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谈古论今,文史哲同脉,诗史思兼容;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四个方面,全面阐释了“何谓文化”这一根本性问题,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文化的前世与今生。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许多种,余秋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文化就是变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是集体人格的反映; 好的文化是没有疆域和时空的阻隔的,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炬火,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其魅力在于摆脱实用、摆脱功利,走向仪式。
余秋雨认为书中最精彩、最动情的部分,是回忆那些已经离世的文化巨匠,如谢晋、黄佐临、巴金等,因为他们用生命揭示了文化的深层奥秘,对“何谓文化”作出了生命的回答。
在多次被传封笔之后,这本《何谓文化》不仅延展了余秋雨一贯的文化思考之路,而且重现了他散文的经典风格,让人在细细品味之后,变得余音绕梁,回味无穷,潜藏着某种触动心灵的力量。
(书评人 钟芳)
展示哈尔滨犹太人的生活
这部小说以一个青春期少年的视角,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哈尔滨沦陷前后一个平民区里四个中外家庭的命运故事。
哈尔滨,作为殖民文化构筑起来的城市,在文化分类上主要由两种成分构成,一种是外来文化,一种是移民文化。外来文化主要是以苏俄为主体的斯拉夫文化和中欧东欧文化; 移民文化主要指关内来的闯关东移民。老哈尔滨的外来文化正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显著地标,这部小说的焦距,也恰恰对准了这些特质。作者以详实的文献资料,将这些特质弥漫在小说字里行间的叙述中。这种叙述不是机械的安装,而是运行中渐变式的融入,不论是建筑、街道,还是居家、邻里,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增强了小说的文化质感。
作者写了小人物在大背景下的命运改变。一群不同种族、不同宗教背景下的人,在哈尔滨沦陷期间的苦难以及同命运的抗争,经过这样的惊变,来完成人物的自我救赎。另外,萧红、金剑啸、苏联特工“莱欧”等真实的历史人物,哈尔滨保卫战、1932年的哈尔滨大水、马迭尔绑架案、暗杀斯大林行动等真实的历史事件在故事中的穿插,也为小说的叙事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这得益于作者调研历史后缜密的谋篇布局和情节构思。
(书评人 申志远)
修补时间,修补生命
《修补匠》是美国作家保罗·哈丁的首部小说,原本默默无闻,甚至在出版过程中一波三折,但它却成为普利策小说奖数十年来的最大黑马。与靠情节推动的小说不同,《修补匠》 的一大特色就是对事物和景致异常细致绵密的描述。哈丁认为:“精密是最美的文体,你笔下真正美的主体,其实是源于对事物尽可能精确的描写。”虽然,这种如钟表般致密复杂的文字往往会带给人阅读上的困扰,但不得不说,哈丁十分具体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将死之人最后的生存状态。
小说讲述了三代人的故事,从乔治的濒死开始,他恍惚的思绪重返童年时代,回忆起了几十年前弃他而去的父亲霍华德。紧接着从霍华德的视角,回忆起了乔治的祖父。他们三代人都患有癫痫,这似乎是逃不开的命运。小说自始至终压抑的气氛正来源于祖孙三代在这寒冷的命运里无言的情感。
通过回忆,乔治这位修了一辈子钟表的修补匠,在人生的指针转到终点之前,总算为自己的人生好好修补了一次。他跨越漫漫人生荒原,寻回曾经缺失的敏感地带,冲破所有羁绊,安然离世。哈丁也藉此告诉我们,死亡可以有另一种方式。
(书评人 成蓉)
新闻推荐
“房姐”在京户籍登记地址在这栋高楼的25层 本报讯 据《京华时报》报道,近日,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原副行长龚爱爱被曝有两个户口,在京有20多套房产,价值逾10亿。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