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八卦> 正文

一次性朋友

兰州日报 2010-08-05 05:25 大字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一次性朋友。

我的一次性朋友,不少是在酒桌上认识的。有时是因为工作关系,或是接待客人,或是参加各种活动,有时是朋友相聚共饮,总之会碰到一些原本陌生的人。有时确与其中某人谈得很投机,颇有结识的愿望。但也有因为工作需要,或因为礼貌,相谈甚欢,貌似老友一般。不少时候,对方会要我的手机号,当着我的面存在手机上,说些今后常联系的话。我也会装模作样地把对方的手机号往我手机上输入,却并不真的存储。因为我知道,分手之后,大家就不会再联系了。这种交情是临时性的,这种朋友是一次性的。

当然也有其他方式结识的,比如一次旅行,一次住院,甚至是打一次球,下一次棋等等。大家客气地相处,很有一种朋友的感觉,只是很快缘分就尽了,于是礼貌地分手,各奔东西,从此在对方的生活中彻底消失。有时候,我们会对某个人有特别的感觉,离别时也就有了难舍难分的感觉,但毕竟相处甚短,这种感觉很快就会过去,归于平淡,继而忘记。有时也会偶尔想起对方,甚至期待再一次见面,但只是期待而已,并无进一步的行动。毕竟,大家只是一次性朋友。

一次性朋友,一生只有一次相处。如同南来北往的两只小鸟,在空中碰了个面,互致了一下问候,便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向飞走,从此不再见。

也有后来再见面的,或形同陌路,或渐归陌路。我在一次酒桌上结识一位,因为当时坐在一起,便客套地多聊了几句。一聊,又发现居然住一个小区,于是更显投机,手握了又握,杯碰了又碰,相互称兄道弟,都说过几天再相约一起喝酒。分手后大约半月,在小区时突然迎面碰到他,脸上虽然堆满笑容,嘴里却实在叫不出对方的名字,连姓氏也忘了。又不好意思问对方,只能握住对方,胡乱地称对方为老兄。对方也是,握住我的手,也称我为老兄。然后相互问一些工作忙吗,家人生活还好吗之类的问题,客套并不敢深入地聊两句,然后友好地分手。之后再相见,手不握了,客套地打个招呼。后来招呼也不打了,相互有意识地回避着,终于又归于陌生了。

几乎所有的一次性朋友,都如流星划过星空,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但也不尽然。

有一次,在酒桌上认识一个朋友,分手礼貌地互留了电话,酒散自然就分手了。第二天,我给一个老友打电话,鬼使神差地,居然打了他的电话。电话接通,待听到他的声音,才知道打错了,不由尴尬起来。好在反应还算快,于是故作亲热地问他头天有没有喝多,感觉怎么样等等。他却感动起来,连说十分庆幸结识了我这位朋友。那以后遇到各种节日,他都会给我发来短信问候。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们之间也没有进一步的交往,但每次收到他的短信,我心中还是感到十分温暖。

还有一次,在火车上,和对面的乘客聊了起来。我无意中说起父亲得有一种病,虽无大碍,却一直没有根治。他说他听说一种偏方,据说很有效,回去问清楚后给我。说着要了我的手机号。我虽然把手机号给了他,却并不抱任何希望,分手后很快就忘了他。但半个月后,却突然收到他的短信,很明白地写着他找到的那个偏方。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的姓名,他的容貌也早已忘掉了,那个偏方的效果也并不是很好,但那个短信我却一直保留着,没舍得删去。没事的时候看一看,心中便会感到些许温暖。

新闻推荐

第届上海文学奖日前揭晓本届获奖的优秀作品从近年间在

第9届《上海文学》奖日前揭晓,本届获奖的优秀作品从近7年间在《上海文学》刊登的作品中遴选而出,获奖作家共计40人。其中,中篇小说有迟子建的《微风入林》、曹征路的《豆选...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一次性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