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八卦> 正文

世博预报是如何“炼”成的

兰州日报 2010-04-18 06:14 大字

2010年5月,世博会将第一次登陆中国。我们曾无数次想像世博会将给大家带来何等美妙的体验,同时也履行着送给世界一个美妙旅程的承诺。在这个旅程的规划之初,中国的气象工作者就一刻也没停止过关于世博天气的思考。虽然世博之旅还未正式启程,但做好世博气象预报预警的神经已然绷紧,世博气象台的开关已经打开,不遗余力地提升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预警能力,来回答人们向世博天气提出的疑问。那么,世博天气预报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聚焦点难题,打破砂锅问到底

上海拥江临海,天气系统变幻莫测,是多种气象灾害的高发地区;世博园区跨黄浦江布设,园内有大片开阔地带,易受大风、雷电等局地性气象灾害的影响;长达184天的世博会运营期覆盖整个汛期,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两万多场大型活动与汛期上海复杂多变的天气不期而遇;由参展方、市民、参观者等组成的高密度人群同时发出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的强烈需求信号……当这些令人焦灼的状况一股脑儿地涌向气象部门时,拿出堂吉诃德迎战风车的勇气还远远无法找到走出困惑的捷径。

首次登陆中国的世博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天气预报预警难题。时间跨度长、上海地理位置特殊、接待规格高、各种活动频繁……世博会的诸多特点让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的难度逐步升级。不弄懂问题的本质,就永远找不到问题的答案;搞不清世博会对天气条件的需求,就没法做出令人满意的预报。在科学和理性态度的指引下,气象工作者在5年间用无数个问号去解答一个终极问号。

问需于民。需求如预料般旺盛,世博会开闭幕式当天、整个开闭幕活动时间段内需要精细化的天气预报;世博会大型活动、组织运行等需要准确地点、确定时段的预报信息;对于局地突发天气要及时做出预报预警。

上海中心气象台副台长姚建群告诉记者,为满足服务要求,气象部门要每日多次滚动制作0~72小时世博园区各类气象要素逐1小时、逐3小时及逐6小时的预报,这一需求,无论在预报时效还是在预报时间和地点的精细度方面都已超过现行的日常短期预报业务。这种精细化的要求,实际上也超过了往届世博会。此外,在园区内,一旦暴雨、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发生,要提前30~60分钟发布预警信号。

问计于民。在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上海市气象局向市民征集“我心目中的气象预报用语”,市民们按照最易被大众接受的方式模拟气象预报员撰写气象预报用语。此举将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直接与服务效果挂钩,既为了提升预报用语的技巧,也为了促进气象预报更好地服务世博会。 

集科技力量,用第一生产力续航

姚建群说,虽然世博气象预报难度大、难点多,但如今,世博气象预报业务已经基本具备了中期预报明确灾害性天气过程,短期预报明确灾害性天气事件,短时和临近预报明确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具体位置和强度的预报能力;可综合应用多种预报预测技术方法和监测资料,提供针对性强的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产品。由于高影响灾害性天气专业预警中心的建立,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的应用,基本可以实现对灾害性天气的早发现、早通气、早预警、早发布、早处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世博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水平的提升和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气象科技这个动力源。

据介绍,世博气象服务针对需求梳理并重点建设了五大核心业务系统,其中的三大系统都与短时临近预报密切相关。目的就是为了在迎战最难对付的强对流天气时做到万无一失。目前, SWAN短临预报交互系统、NoCAWS短临预报系统以及长三角地区短时临近预报业务一体化系统均已开发完成并在业务运行中崭露头角。

通过国际合作,气象部门引进了城市环境气象、世博会临近预报、多灾种早期预警和登陆台风预警等几个国际示范项目,项目国际化的技术水准和本地化的实用特性为世博气象预报预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保障作用。其中,上海城市环境气象示范项目开展的是小尺度环境气象预报,可提升世博会期间静稳天气条件下浮尘等化学天气预警预报能力。上海市气象局预报服务处副处长张晖介绍说,2009年年底,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接入上海市应急平台;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旗下的热浪与人体健康、细菌性食物中毒、城市交通、农业气象灾害等多个预警子系统也已投入业务运行。此外,世博园区版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还将为未来全市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的全面建成提供 “独家攻略”。

汇八方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

从4月初开始,世博会气象服务正式进入业务运行阶段。位于世博园区内的世博气象台每天直接向世博会组织方提供气象信息,作为 “后厂”的上海市气象局,也在每日的天气会商中将世博园区天气作为关注重点。在世博会期间,国家气象中心也将参与其中。 “前店”、 “后厂”、 “大后方”的协同作战,为的是拿出更准确的预报。

国家气象中心经多次深入探讨决定,在世博会期间除及时下发各种预报指导产品外,还将吸收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气象保障中的成功经验,加强针对世博会的精细化预报、能见度预报、雷暴等强对流天气概率预报、台风强度客观估计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基于集合预报技术和多模式集成的 6小时间隔降水集成预报产品、120小时台风袭击概率预报产品。将提供主要公路天气预报,全国主要城市紫外线指数预报、空气质量预报等服务产品,并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环境紧急响应精细预报和核污染应急模式。

此外,中国气象局还会组织全国的高水平预报专家于世博会期间汇集上海,以加强气象服务。当下,来自北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气象部门的支援世博会气象保障的精兵强将已进入世博状态。

“世博会气象保障可以说是集结了世界智慧,经过近几年的锤炼,终于要迎来世博会的开幕,我们既充满了期待,也感受到了压力。在大家的鼎力支持下,相信我们有能力打赢世博会气象预报的硬仗。”姚建群信心十足地说。

据《中国气象报》 苗艳丽 徐丽娜 /文

新闻推荐

深圳“太空迷航”出故障6人身亡景区停业安检 事故排除人为故意破坏因素

6月29日16时45分,深圳东部华侨城大侠谷的太空迷航项目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导致人身伤亡事故。48名被困游客中3人当场死亡,3人送院抢救无效死亡,10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尚未脱离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