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热点> 正文

搭“气候快车”开气候大会

兰州晚报 2009-12-07 20:44 大字

12月5日,两名青年在英国首都伦敦街头参加游行。

为了唤起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先有马尔代夫召开水下内阁会议,后是尼泊尔政府将会场搬上喜马拉雅山。欧洲国家5日也拿出自己的独特方式,启动零排放“气候快车”,搭载会议代表、联合国官员、环保人士和记者从比利时前往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绿色”列车

这列蓝色和绿色相间的火车上载有400多人。它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出发,途中停靠德国科隆和汉堡,然后进入丹麦,行程约800公里,预计耗时12小时。

活动由国际铁路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组织共同发起,意在唤起人们关注公共交通给气候带来的影响和宣传乘坐火车的环保益处。组织者将在车上举行讨论会等活动。

乘飞机从布鲁塞尔到哥本哈根通常需要3小时。如果坐汽车走高速公路且运气好不堵车的话,则需大约9小时。不过,组织者说,尽管坐火车需要更长时间,却是最环保的方式,从布鲁塞尔到哥本哈根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仅为38公斤,而坐汽车和乘飞机分别为116公斤和172公斤。组织者说,列车所使用的电力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

更加环保

这段行程是“通往哥本哈根的列车”活动最后一段。包括气候学专家和环保人士在内的一行人11月5日在日本京都发起这一活动。他们完成日本段行程后,从符拉迪沃斯托克继续乘车通过西伯利亚横穿俄罗斯,于12月初到达莫斯科,然后继续前往布鲁塞尔搭乘“气候快车”。国际铁路联盟说,相比公路或航空运输,铁路运输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只有它们的三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欧洲联盟和国际铁路联盟统计,欧盟国家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运输业占27%位居第二,仅次于能源行业的34%。欧盟国家内铁路运输比例占7%—10%,但二氧化碳排放占运输业排放总量约1.6%,相比之下,公路和航空运输分别占约71%和12%。

活动组织者还援引美国铁路协会报告说,如果将现今卡车所承担长途运输业务的10%改为铁路运输,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将至少降低1200万吨;如果使用公路铁路联运,排放量则会立刻减少50%以上。

气候大会

美国自由滑雪女运动员艾莉森·甘尼特是这趟“绿色”列车的乘客之一。她也是“拯救我们的雪”基金会创始人。

甘尼特11月21日从英国伦敦大本钟前出发,身背滑雪板两周内徒步400多公里到布鲁塞尔赶火车。

这位环保人士说:“我们必须拯救雪(资源),因为世界饮用水资源的一半来自于它。”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定于12月7日至18日召开,核心内容是在《京都议定书》2012年第一承诺期到期后达成一份温室气体减排新协议。丹麦政府5日宣布,已有105名外国领导人确认参加。与会各国专家和非政府组织代表人数预计超过1.5万人。

欧美中印

亮气候谈判底牌

欧盟:早在2007年,欧盟就提出,争取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并表示愿与其他发达国家一道将中期减排目标提高到30%。然而,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科学估计,发达国家的中期减排目标应该达到25%—40%,才能避免全球变暖至危险水平。显然,欧盟的承诺距此目标尚有差距。

美国:奥巴马政府的计划是,到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17%,这仅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这个目标比欧盟差得远,甚至低于《京都议定书》给它规定的第一承诺期2008年至2012年的7%。

日本:前任政府提出的中期减排目标是8%,而鸠山由纪夫政府提出的是25%,应该说高出很多。但可惜的是,它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所有主要排放国参与减排。

俄罗斯:承诺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25%。

发展中国家:巴西计划到2020年在预期基础上减排36.1%—38.9%;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印度决定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20%—25%等。这些承诺表明,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是积极负责和令人鼓舞的。

欧洲多国爆发示威

要求大规模减排

据新华网消息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前夕,欧洲多国爆发大规模“气候”示威,呼吁各国领导人行动起来,对抗全球变暖,拯救地球。

此次示威于当地时间12月5日中午12时18分在英国伦敦、德国柏林、比利时布鲁塞尔、法国巴黎、瑞典斯德哥尔摩和爱尔兰都柏林等地同时开始。“12时18分”昭示着峰会结束的日期。

在伦敦,约有4万民众上街示威。首相布朗在唐宁街官邸接见了示威者代表,并表示理解他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切。他同时指出,已经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当前气候变化的紧迫程度。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大臣米利班德也强调,气候变化的数据并非捏造,驳斥质疑气候变化者的论调。

在柏林,示威者聚集在勃兰登堡门一带。有人装扮成多国政要浸泡在透明大水缸里。在“政要”举行“谈判”之际,水缸里的水则在缓慢上升,环保人士借此象征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最新调查显示,全球绝大部分民众支持采取行动遏止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调查显示,虽然仍有一部分人质疑气候变化论的科学性,但大多数人担心全球变暖会危害到自己。

新闻推荐

韩庚自爆在韩“卖身契”

韩国娱乐业从亚洲红极一时的造星王国,到频频爆出性丑闻、艺人自杀、解约,也开始重新被人审视发展模式是否扭曲。相比之下,中国娱乐圈艺人和经纪公司的关系则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