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端午 □陈建文
据史料记载,“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的《风土记》。书中说:“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仲夏”即五月。五月端午,要炖鸭子,吃有棱有角的黄米粽。我国过端午,吃粽子,仅从晋朝算起,至少也有1750年历史。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叫法多,端阳、重五、菖节、蒲节、浴兰节等。这说明有关端午的由来说法不一。最常见的有五种:纪念屈原说;迎涛神说;曹娥救父投江说;龙的祭奠说;恶月恶日驱避说。而纪念屈原说最流行。最先见于南朝梁代文人吴均的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距今也有1500多年。
书中记载:屈原在五月端午投汨罗江后,托梦说他被蛟龙所困。百姓很同情,冒雨打捞,且沿河投五色丝粽,让蛟龙吃粽别吃屈原;往江中倒雄黄酒,想灌醉蛟龙,以求别伤屈原。这种说法的结论即: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为纪念诗人屈原。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诗也是这观点:“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大意是,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楚江空有烟波浩淼,却不能洗去屈原的冤屈。百姓为啥爱屈原呢?因为他爱国。在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屡遭流放的状况下仍矢志不渝地爱国。
公元前278年,年逾六旬仍在流放途中的屈原,闻秦国攻破了楚国都城郢,万念俱焚,仰天长啸:“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遂自投汨罗江以死。屈原投江处是汨罗江的罗渊段,故罗渊又名“屈原潭”,在屈子祠二十里处。
唐诗人杜甫去过屈子祠,且写过诗,叫《祠南夕望》:“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 目断更云沙。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大意是:百丈竹藤牵引着江边风景的变化,我的小船染上了夕阳的颜色。兴趣来时我很想扶拐杖穿麻鞋再去看看屈原祠,可是距离遥远,已隔着漫漫云纱。山里多情的女妖被春竹的凄美所迷;哭出湘妃竹的娥皇、女英依傍着晚霞之花。这里是湖南最美之地,千百年谁都为其美景而陶醉,为屈原遭遇而感叹。
古今写端午的诗词更多,如苏轼的《浣溪沙》词:“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清朝李静山的《端阳》也不错:“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大意是:过端阳,他买了很多端午用品,在门口还高贴了辟邪灵符。可他还是怕债主不惧灵符仍来要账租——看来李静山是个赖账之主,品行不敢恭维,但全诗却再现了当年与现在相同的端午习俗。
而老舍的《端午》则是平淡中见真情的好诗:“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这诗写于1942年。从1928年到1945年老舍一直孤身在渝抗战,常得文友吴祖缃的照应。诗前的小序“端午大雨,祖缃兄邀引,携伞远征”便说的此事。颔联道出吴祖缃邀请的真情,狂风暴雨还来相邀,连雨具都给老舍准备好,使得老舍盛情难却,不好不去。“情重”的吴祖缃是把老舍当作“同心的骨肉兄弟”,“无钱买酒”即使变卖文章也要竭力款待。这不但令老舍感动,也让我等艳羡。所以老舍说,虽然1942年的端午没有当年端午聚会的“鱼三尺”,但今朝的蔬菜之情足以超过往年的盛宴。“豆味香”既指吴祖缃家自种的绿色蔬菜好,更是说友情远比菜肴的丰盛更重要、更美好,所谓“人亲吃口水也甜”。
新闻推荐
《富春山居图》招致一片差评,主演刘德华6月16日对此首次做出回应:“我是高估了自己的眼光,觉得什么剧本在我手上都会变得更好。”虽然在采访之前媒体被“警告”不许提及与“富春”有关的问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