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音乐> 演唱会> 正文

尚书访 他是谁?答案在风中飘

兰州晨报 2016-10-15 00:00 大字

《他是谁?探寻真实的鲍勃·迪伦》 [美]戴维·道尔顿著 郝巍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5月版

每年的10月份,敏感的你会发现,这些时日在文学圈里游荡着一丝微妙甚至诡异的气息,因为诺贝尔奖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具话题性的奖项——文学奖就要出炉了。尤其在微信朋友圈成了大众的主要社交现场之后,人们的日常行踪甚至内心轨迹基本24小时屏幕滚动播报。忐忑、猜度、押注,你全力调动着自己文学或其他方面的储备,试图证明自己的先知先觉。这不,10月13日的早晨,在朋友圈就流传“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当你要点开全文看个究竟时,发现手机屏幕中是一个圆形红底上的“!”。以一个资深网民的警觉性,你知道那是一条假消息。

今年会是谁呢?答案在风中飘……

秋天的黄昏似乎来得越来越早了,晚7时天已经黑透,而你已经吃过了晚饭,正好可以刷刷手机新闻。就在这个时间,答案伴着10月的季风从遥远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飘了过来: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嘴里咀嚼着这个稍显饶舌的音节,依次在手机屏幕上划开纷至沓来的资讯,当然,最快的都是各路新媒体、自媒体了。但显然也有些仓促,于是习惯性地去百度: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不出所料,简介里增加了一句“201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你会心一笑,顺手用他那张叼着烟卷、弹着吉他、有些嬉皮风格的黑白照片发了条朋友圈,继续搜罗……

看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给鲍勃·迪伦的授奖词:“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不对啊,好像是他的诗歌为美国歌曲做了贡献似的,落脚点在歌而不在诗,差评!可能是翻译的差异,终于找到另一个靠谱的表达:“在伟大的美式歌谣的传统下,创造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既然如此,找本他的诗集吧。却发现还没有他的中译本诗集,只有关于他不同版本的传记:《编年史》、《沿着公路直行》、《像一块滚石》和《他是谁?探寻真实的鲍勃·迪伦》。

《像一块滚石》其实是《编年史》的修订版,据说是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他生活和演艺生涯中的失落与奋起;《沿着公路直行》由英国传记作家霍华德·桑恩斯撰写,“在谜一般多面的迪伦身上开启种种崭新的视角”;最接近现在的是美国畅销书作家戴维·道尔顿写就的《他是谁?探寻真实的鲍勃·迪伦》。据说还有一本鲍勃·迪伦最认可的传记《迷途家园》,将由重庆大学出版社推出。

他是谁?民谣艺术家,诗人,画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代言人,无数年轻人眼中的精神偶像……这些传记可能不足以全息地呈现完全“真实”的鲍勃·迪伦,因为他一直在改变与反抗。最新消息显示,美国当地时间10月13日晚8点,在拉斯维加斯的切尔西剧院演唱会上,鲍勃·迪伦只是按部就班演唱,几乎没有与观众互动,更没有提到任何关于诺奖的话题。即使在拥趸们掌声与欢呼的“挽留”中返场,也只加唱了一首《为何现在要我改变》。

“为何现在要我改变”?是不是有深意?他从不解释,任答案在风中飘。

此次获奖,在舆论反应中,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以往加诸获奖者头上“实至名归”这样熟悉的字眼,却看到更多错愕的表情。有人固执地质疑鲍勃·迪伦获奖的文学合法性,也有人感慨今年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鲍勃·迪伦是唤起了诗歌失落已久的尊严。与其说颁发给了诗歌,不如说是颁发给了诗人——一位民谣诗人。

鲍勃·迪伦在歌中追问:“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人/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同样你会问:一个民谣歌手要唱多少年,才能获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答案在风中飘。

《他是谁?探寻真实的鲍勃·迪伦》 令人信服地把鲍勃·迪伦 重新放进了其原本的时代语境

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不胫而走,记者联系了传记《他是谁?探寻真实的鲍勃·迪伦》一书的译者郝巍,他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兰州晨报:《他是谁?探寻真实的鲍勃·迪伦》这本书呈现了一个怎样的鲍勃·迪伦?其真实体现在哪些方面?

郝巍:迪伦的才华横溢,神秘多变和乖张狡黠都在其中。这本书不是一次“鸡汤”式的怀旧,你会注意到作者对鲍勃·迪伦复杂的情感。鲍勃·迪伦及其历史的所谓“真相”,总是争议重重,而文化气氛的重现往往更能召唤“真实”。传记作者道尔顿的文字为读者投映出一组组历史场景,凝视着一个个变革时刻。他令人信服地把鲍勃·迪伦重新放进了“迪伦”原本的时代语境。西方人热衷于文化致敬,而致敬的方式常常是揭示真实。

兰州晨报:传记中有没有涉及他由诗而歌的轨迹?可否具体谈谈?

郝巍:跟随道尔顿,我们可以了解到鲍勃·迪伦对民间歌谣、流行曲调的收集,甚至“剽窃”,以及他对民俗神话,诗歌文学的恣肆拼贴。道尔顿以相当大的篇幅谈论美国历史、反抗文化,以及民谣运动等。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探究鲍勃·迪伦创造力的源头,他说美国人的精神就是“各种材料的混合——特别是那些不相干的东西”。

兰州晨报:有种说法是鲍勃·迪伦像个谜。通过翻译本书,你对他的直接印象有哪些?

郝巍:实际上,这本书破掉了很多我原本对鲍勃·迪伦的片面印象。迪伦创造了一个个角色,但是他拒绝解释。

民谣和摇滚歌迷们都曾追求过音乐与精神的纯粹,而他们的图腾,鲍勃·迪伦,却是一个拒斥纯粹的身份集合体,那也正是他与歌迷紧张关系的缘由。关于鲍勃·迪伦那重重身份的来历和意义。道尔顿告诉我们,这不是鲍勃·迪伦独有的戏码,而恰恰是美国人的特色,是时代的特征。嬉皮士们认为,“你可以成为任何能够帮助你逃避的角色。”

兰州晨报:作为他传记的译者,得知他获奖的消息你感到意外吗?

郝巍:非常意外,我像很多人一样,一直觉得这个奖会给“纯粹”的文学创作者。

兰州晨报:你认为鲍勃·迪伦获奖实至名归吗?

郝巍:我一开始不是很确定这一点,现在觉得“名至实归”。因为鲍勃·迪伦实际上复兴了诗歌被吟唱的伟大传统。我们或许对这个传统熟知,却又早已陌生。或者可以这样说,诺贝尔文学奖的内涵被迪伦扩展了许多。

文/兰州晨报记者 张海龙

新闻推荐

中,身着黑色休闲装的周杰伦帅气亮相新闻发布会,掀起台下一阵欢呼热潮。周董声称要跟艾弗森、姚明一起拍电影,跟冯小刚打篮球。同时,身兼多职的周董在谈到自己众多的“跨

10月20日上午11时许,在《简单爱》的背景音乐中,身着黑色休闲装的周杰伦帅气亮相新闻发布会,掀起台下一阵欢呼热潮。周董声称要跟艾弗森、姚明一起拍电影,跟冯小刚打篮球。同时,身兼多职的周董在谈到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