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易俗□吴克敬
我们的荧屏,我们的视频,还有电影院的巨幅银幕,如今最为人所追捧,也最为来钱的,很大一部分,都被“小鲜肉”占领了。
数十年“韩流”,劲吹我们的文艺舞台,使我们的文艺作品,不断失血,差不多很难看见血性的演出,以及血气的演唱,这令我困惑,也是我担忧的。我这么提出问题,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但也确实需要我们存些警惕的。那样的饕餮大餐,艳倒是够艳,柔同样的也是够柔,让太多爱泡电视饭、好煎网络菜的一众男女心花怒放,且泪眼婆娑地爬卧在沙发上、斜倚在床头上,为“韩流”吹来的“小鲜肉”们,换台刷屏,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把多少岁月熬了过去,难道都不想想,这么地熬下去,对自己可有意义?对自己可有帮助?
几个韩国的“小鲜肉”,在今年六月末的时候,来西安开办演唱会,地点在数万人的省体育场。那天傍晚,有几个朋友约在体育场西南角的一家酒店聚餐,我在家掐算着时间,出门打的往那里去。因我不知有那么一场演唱会,车子堵在小寨到体育场去的南二环上,怎么都动不了。我等得心慌,下了车,步行去了聚餐的酒店。我以为我来迟了,结果聚餐的朋友比我来得还迟,所有人的原因都一样,因为“小鲜肉”的演唱,堵车堵得严重。
如果只是堵车,几个小时是不太要紧的。聚餐的朋友中,有一位体育场的工作人员,他说了韩国“小鲜肉”演唱的票价,贵得有点离谱,即便如此,也都一票难求。朋友说着,还说了倒票黄牛,原来两三千元的票,在他们手上一转,都卖到七八千元了。朋友的讯息,听得我心里很不舒服。到了第二天,又听小区的人议论,在小区收破烂的两口子,有个宝贝儿子,读书读到了高一,班上的同学,好些个买了韩国“小鲜肉”的演唱票,他也想去,向收破烂的父母要钱,父母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宝贝儿子绝食了。昨天晚上,没吃没喝,睡在床上,早晨也不起来,依然绝食,不吃不喝,惹得父母没办法,一个叹气,一个抹泪。
过去了几十天,韩国“小鲜肉”来西安演唱引发的这些事情,如鲠在喉,让我不能释怀,感觉这是一个问题,我们的社会,我们的青年,一味地沉沦在“小鲜肉”之流的欢乐中,会不会使我们不断失血,最后变得全无血性。
怀揣这样的困惑,我于近日受邀观看了易俗社新编剧目《易俗社》。观看一毕,在观众持久的掌声后,连同李元、王西京和我,被请上舞台,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并发表各自的观感。
我是这样说的,从《易俗社》的演出,让我看出了民族的血性。
不仅在西安,便是全国,甚至全世界,像易俗社这样历史绵长、文化情怀坚韧、艺术追求执着的剧社,也是很有数的。百年来,李桐轩、孙仁玉、高培支、范紫东、吕仲南、李约祉等社会贤达,一代一代,借助秦腔这一戏曲形式,满怀高贵的社会良知,以及高洁的家国情怀,实现着改良社会、造福人民的理想和抱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鲁迅先生当年来西安讲学,就多次观看易俗社的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手书“古调独弹”匾书,勉励和鼓舞易俗社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近些年来,改制后的易俗社,没改百年剧社的精神气质,新编排演了《 柳河湾的新娘》和《秦腔》、《易俗社》等剧目,作为一个戏迷,我都欢喜地看过了。我要说,他们的排演,首先是正,正义、正气、正能量,再则就是血性,而这正是我要强调和呼唤的。
《易俗社》演出着血性,并艺术地感染着我们,使我们的社会和人民,什么时候都不能失血,什么时候都应葆有血性。
新闻推荐
对胡塞武装进行报复性打击的“尼采”号驱逐舰。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