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音乐> 演唱会> 正文

创业音乐人林一峰自费出唱片做网站

陇东报 2014-12-14 22:07 大字

很多人不知道,香港音乐人林一峰是最懂做生意的。这些年来他自费出了超过10张唱片,替其他音乐人筹办了无数场音乐会,还成立独立音乐人网站,集合一批年轻音乐人直接把音乐销售给听众。

林一峰也许不是香港最有名的创作音乐人,但很多人不知道,他是最懂做生意的。2003年他第一张唱片《床头歌》,就是自费制作、自己发行。这些年来他出了超过10张唱片,替其他音乐人筹办了无数场音乐会,今年年底还成立了独立音乐人网站。

上世纪80、90年代是香港乐坛最星光璀璨的岁月,唱片公司只手遮天。刘德华被无线电视台雪藏,华星唱片马上把原本写给他的歌全部给了张国荣,其中包括红翻天的《为你钟情》。2000年后,英皇集团亦有“点金术”,一被点中,接线生都可以变成最红的偶像歌手。

但林一峰拒绝加入大公司。2003年他在家制作《床头歌》,“我花掉了5位数的积蓄,开自己的公司,所有过程都是DIY。”他自己写歌、填词、录音,每道工序都全情参与:“我自己比较不同印刷商的费用、与做设计的朋友讨论封面、定价、分销;发行后,要负责宣传、制作网页、做平面广告、准备演唱会,还要送碟给DJ、乐评人……大原则只有两个:不要赔本,不要后悔!”

《床头歌》原本只打算发2000张,后来卖了超过30000张。

“如果跟大公司签约,唱片是可以有更多发行渠道,享受主流的大型宣传活动,并有宽裕的经济条件,但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一、失去自主;二、失去自由;三、人事斗争;四、作品被雪藏;五、失去创新空间;六、压力。卖不好,你自己有压力;卖得好,全公司靠你吃饭。”林一峰逐个列举理由。

《床头歌》商业上的成功,令他有资金去制作第二张唱片《游乐》,然后是第三张《一个人在途上》……个人专辑一张接着一张出现,他除了自己举办音乐会,2005年又开始为其他音乐人办演唱会,包括At17、MyLittleAirport、ThePancakes,甚至香港以外的音乐人,例如台湾的张悬、新加坡的陈奂仁、北京的小娟,都曾经与林一峰的公司在香港合作。

“我很少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但很幸运,所有唱片、著作、演唱会、音乐剧……反应都是喜出望外,没有一次亏本,还赢了口碑。”林一峰脸上闪过一丝骄傲。他的音乐,风格清新充满故事,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没想到每笔投资都能赚钱。“我大学念的是商业研究!”一个令人跌眼镜的答案。

他是典型的香港“屋邨仔”,小时候想学钢琴,家里没钱没地方,做护士的舅舅便送他一个吉他。“那年我11岁,吉他比我还要高。坐下来抱着吉他,从前面看整个人就只看到头、两只手、两只脚。”他一直练一直练,家里挤,爸爸又得上夜班,妈妈气得把吉他的弦剪断。

中学时,他被选入商业电台当暑期工,一星期主持4次通宵音乐节目,终日流连在那存储了几十年的外语黑胶的音乐图书馆,大开眼界。大学意外考进商科,他却很讨厌数字:“人生怎么能数字化?身份证已经是一串数字,中文名也有编码,还要更多数字?No!我只肯定一定要创作。”大学毕业那年去了美国田纳西州,发疯似的写歌,当时的想法是:一定要写到好为止,要成为行内公认的创作人。后来幸运地卖出作品,闯出这10多年的独立创作及经营之路。

如何令事业持续发展?“我相信,只要‘心地好\’就不会死。”林一峰一本正经地说:“每做一件事都要对得起自己。只要走出第一步,很多跟你相近的人便会走近,一起走。在香港这极度商业化的地方,走这条路,我也仍然生活得好好的,证明大家其实都可以有选择。这10年我从来没有怀疑,选了这条路,没有回头。中学时已知道:‘这世界没有怀才不遇,只有做得不够好。\’这是俞琤(商业电台副主席)说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得。”

林一峰9月出版的作品很有趣,结合食谱、旅行、音乐——《慢煮·快活》厚达300页,包括一张CD,十几篇日本、新加坡等地街市的游记、50多张中英对照的食谱。每张食谱都加上了一点自己的创作,自己煮自己拍,制作了两年。食谱+唱片独立出版,无需出版社、书店或唱片公司,顾客在网上订购他会直接寄。他还开了一个摄影展,展览自己拍摄的食物和各地街市照片。顾客又可以在那里直接买书,免却中间人抽佣。

接着推出的,是独立音乐人音乐销售平台“音乐蜂”(MUSICBEE),林一峰花了大半年时间研究电子贸易和法律,比较各种收费模式,同他合作的歌手包括不少香港新晋的年轻音乐人。独立之路,又走前了一步。

□据《财经天下》/陈晓蕾

新闻推荐

第52届金马奖获奖名单揭晓 冯导获“影帝”聂隐娘“最佳”

第52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于昨晚11月21日17时在台北市隆重举行。《刺客聂隐娘》以五项大奖成当晚最大赢家,冯小刚凭《老炮儿》获得影帝。□据凤凰网   &nb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