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音乐> 演唱会> 正文

盘点各国公车管理: 在美违规可能丢饭碗

河池日报 2014-08-11 17:54 大字

 

如何管好公车?随着我国公车改革方案出炉,人们对此越来越关注。其实,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公车管理都是一个让政府头疼的问题。为了管好车轮子,守住钱袋子,各国也是“费尽脑汁”,各出奇招。

美国:违规可能丢饭碗

2010年美国的感恩节,一个青年向底特律警方报案,说他车里的两台电脑和价值2.7万美元的演唱会门票被盗了。他本想找警察挽回损失,可万万没想到却因此“坑了爹”。原来警方在调查时发现,他的父亲是密歇根州国会议员科尼尔斯,而他开的车正是国会办公室的公车。事情曝光后,科尼尔斯又是道歉,又是赔钱。公车私用,差点让他丢了饭碗。

从这件小事,不难看出美国在公车管理上下的工夫。据了解,在《联邦管理条例》中专门有两节内容,用近百页,详细规定了公务车的使用、车辆购置、使用者的责任、违规举报和处罚等。

条例规定,总统、副总统和其他主要联邦官员,以及他们所指定的人员才有权使用公车上下班。比如,总统可指定至多6名白宫官员、至多10名联邦机构官员。各部首长也可以使用公车上下班,但副部级以下的官员通常就要自己开车了。外出工作或紧急情况下,政府职员可以在住家和工作地点之间使用公车,前提是必须得到单位负责人的批准。

条例还规定,各单位只能配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最基本车型,除了总统、副总统用车以及一些安全与特殊机构,其他部门只能配置中小型轿车。条例严禁公车私用,明确指出政府所有或租赁的车辆,只能用于公务。违规使用公车,将面临停职一个月,直至解职的处罚。

为了更好地执行条例,负责公车管理的联邦总务署,动用了很多先进手段。他们建立了强大的联邦公车管理系统(FEDFMS)。根据各部门上报的数据,联邦总务署每年会公布联邦车队报告,涉及车辆库存、成本、使用信息,并在官网上发布。

英国:下“狠手”限制公车

与美国相比,英国政府此前的管理要宽松得多。在卡梅伦上任前,部长和高级官员使用公车是比较方便的。政府设立了车辆派遣局,有200多名员工专门为公务人员提供车辆服务。车辆派遣局的信息非常公开,每年都会发报告向公众解释本年内政府公车的使用详情、财务状况、现金流走向等。公众可以在网站上找到近10年的报告。

即便如此,政府官员在使用公车时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方面,公车使用费用高昂,每小时要花费60英镑(约合636元人民币);另一方面,官员和司机也会钻政府空子。公车司机的底薪都不高,收入全靠“劳动量”。司机们常年和官员打交道,自然会有些交情。官员们为了卖人情,就会有意无意给司机们“创造机会”,安排些没必要的任务。一位下议院议员曾对BBC记者讲过这样的经历:一天,他发现外面来了一辆公车,司机开了580英里(约合933公里),仅仅是为了送一个不怎么重要的文件,而这份文件完全可以邮寄送达。更让人气愤的是,司机还准备几天之后开车来取回文。议员愤怒地打电话跟对方交涉,才中止了这场闹剧。

不过,这种乱象在卡梅伦大力推行的公车改革下被遏制了。2010年,他上任后就提出:只有极少数高级部长,出于安全原因能配备公车,其他部长只能租借公用的公务车,最好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卡梅伦还乘坐地铁做表率。

在卡梅伦大刀阔斧的改革下,仅2011年就削减了44%的公车。比如,商务部的公车由2010年的7辆减少到1辆,有些部门甚至取消了公车。

但这并未动摇卡梅伦改革的决心。政府继续对公车下“狠手”,不断压缩和限制公车使用。车辆派遣局也于2012年拆分为两个部门:政府车辆部和政府邮政部。车辆部为部长们和其他公务人员提供公车和司机,邮政部从事政府部门内部的邮件和包裹传递业务。

 

据《环球人物杂志》

新闻推荐

让声音“看”得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