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乡村“种”文化
YMG记者邵壮摄影报道
在十八大报告中,文化建设被推向一个全新高度,它既是人民信念之源,也是人民丰富生活之源。在这个蓄势待发的节点,牟平区乡村“种”文化的创造性思维,有了更多的时代注脚。
完善文化建设:沃土育“种”
日前,记者走进牟平大窑镇尹宋周村社区文化大院,远远就听到了《最炫民族风》的动感旋律,村民姜淑英正和十几个老姐们在演艺大厅里排练歌舞节目。姜淑英说:“文化大院设施完善,我们没事就到这儿排练节目。”
这里原是一个纸盒厂,因为位置好,所以后来改成了文化大院。这也是当地人由重视经济提升到注重文化的一个缩影。“便民服务厅、图书阅览室、棋牌室、舞蹈室、健身房、民事调解室,甚至还有戏迷俱乐部,功能齐全,要啥有啥。”
正是这样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让人们愿意整天泡在这里。阅览室里,一位中年妇女悠闲地翻阅着最新的文摘杂志,对于村里近几年的文化方面的变化,她心里的满意溢于言表,“那还用问,好!自从有了文化大院,农闲的日子丰富了好几倍,怎么都比过去围在一起打麻将、说闲话有意义。”
其实,像尹宋周村这样功能设施齐全的群众文化大院,在牟平还有很多。在牟平区群众文化馆,从合唱到书法,从钢琴到乒乓球,十几种的免费课程每天都排得满满的。牟平区文广新局局长王旭波告诉记者,短短3年,牟平区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已达7.6亿元。“目前总投资5.5亿元的牟平文化中心,预计明年将全面竣工,大剧院等文化平台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全区14个镇街全部建成了达标文化站,555个村百分之百建有文化大院,百分之百建有农家书屋。”
实行以奖代补:品牌优“种”
有了良田自然需要优质的种子,而想要培育最适合的种子依旧需要费一番心思。记者采访了多位街道文化站负责人,关于农村文化建设最难的是什么问题,“资金”、“人才”、“运营”成为了三大主要关键词。
而牟平区把文化“种”进城乡统筹的大战略,通过鼓励创办农村庄户剧团,摸索出一条全新的乡村文化品牌。
首先是资金怎么来的问题。牟平建立起“区里奖、镇级补、村庄出、个人筹”相结合的四方投入机制。王旭波介绍说:“区政府每年都拿出100多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村级文化队伍建设,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奖励什么。再加上镇街、村庄各一块资金,基本保证了200多家庄户剧团和演出队伍正常运转,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有了服装乐器,没人演肯定不行,“带头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为此,我们先后举办了14期镇街文化站站长和文艺骨干培训班,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带动20多万人参与。另外,经常性开展活动,比如‘天天都有演唱会\’,依托各村文化广场设施鼓励群众利用农闲时间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自2009年起,牟平区每年都利用农闲时节举办广场文化活动,包括广场擂台赛、戏迷票友大赛等。每当夜幕降临,各村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不管白天有多忙,晚上到广场上跳一跳、唱一唱、乐一乐,成了牟平农民一种文化习惯,也成为牟平农村一道靓丽多彩的文化景观。
牟平文化播种工程因为政府搭台、群众呼应而产生了巨大合力,逐渐凸显出乡土文化的品牌效应。目前庄户剧团等各类演出队伍达300多个,能够独立完成一场上妆大戏的达到28支,每年演出600多场次。其中,很多剧团还实现了“自收自资”,依靠婚庆礼仪等演出,一年可以赚三四万元,足够平时的正常运营。
创新保障机制:养分肥“种”
在牟平文化建设中,最值得借鉴的是文化资金“三保”机制:每年保障专项资金200多万元,用于完善基本设施;每年安排100多万元奖补资金,保证200多家庄户剧团和演出队伍正常运转;最后开展的“3+1”联手共建活动,扶持部分穷村、弱村的文化建设。
其实,播下文化的种子,收获的却不仅仅是那些文化的果实。
在龙泉镇河北崖村,宽畅的街道,整齐的路灯,还有装饰一新的花园式公用厕所,整个村显得优雅而宁静。这是牟平区“创建生态文明乡村”所产生的效果。
最引人注意的还是村庄沿街的墙面,被打造成时尚的文化墙,用喷绘代替了过去的油漆标语。从德育教育到生活小常识,从历史故事到时事新闻,内容丰富的文化墙不仅妆点了村庄,也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村书记告诉记者,“和过去比,打架斗殴的基本没有了,村里的风气变得越来越好。尤其像农村人喜欢在门前堆放草垛的习惯,但为了营造文明干净的村庄环境,大家一咬牙一跺脚,全都改正了。”
文化让农村不再是文化的荒漠,它让群众增添了物质之外的文化追求。如今,文化让牟平正散发出越来越迷人的魅力。
农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吕剧。
文化馆里最热门的计算机课。
村民在文化大院的图书室里看报纸。
新闻推荐
日前,陕西汉阴县城关镇一年近6旬的村民因琐事,疑将35岁儿子打死,后喝农药自杀。警方证实,目前犯罪嫌疑人经抢救已脱离危险,已被采取强制措施。据汉阴县公安局一办案民警称,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