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音乐> 演唱会> 正文

刺激出来的社会善意 □刘志勤

攀枝花日报 2011-09-28 14:27 大字

陈光标砸车与贵州毕节的个人演唱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个新闻淡季,陈光标又以鲜明的个人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填充着报纸的版面。对此,有人又不以为然,有人还在批判,但就陈光标而言,他的“目的”达到了,大家对“慈善”与“环保”的关注再次被“刺激”出来了。

这种“刺激”对数月来因为“郭美美事件”、“卢美美事件”而陷入困境的中国慈善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无论批判者多么振振有词地非议“暴力慈善”,都无法否认,陈光标砸的是真车,他给的是真金白银,让当地数千家贫困家庭得到猪、羊的实惠。比起那些屡屡被人诟病的“收费式”贫困县慰问演出、口号式环保呼吁,这种方式很实在。尤其是当前许多人都怀疑中国慈善业的沉沦时,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捐款,让人看到了慈善业复燃的希望。另一个很不起眼的贡献还在于,这次演唱会让数以亿计的人知道贵州省还有一个贫困县叫“毕节”,这无疑是一次高明的公益广告。

一位在欧洲银行界工作多年的华人朋友曾对我说,陈的行善方式很小农意识,但是很让人喜欢,尤其是让农民喜欢。这句话真的值得我们许多高高在上、以“现代慈善理念”为批判借口的人士和机构深思。陈光标的这两次行为,颇有些像当前流行的街头行为艺术,乍看起来有些怪异,但是仔细琢磨其行为所要表示的内涵,却总是会比一场演说、报告更能触动观众的思绪,更有传播效应,而且传播效应的关键词总是与慈善、环保有关。这样的善意“刺激”为何不多一些呢?

如果把陈光标砸车仅仅看作是一场“作秀”的话,恐怕有些牵强。因为对陈光标来讲,“作秀”对他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对于提高他的知名度而言,这样的“作秀”也没那么必要。但就整个中国社会对于慈善、环保事业的麻木、迟钝、古板和落后而言,这样的“作秀”又是显得如此有新闻影响力。

其实,类似夸张式的善意行为在欧美国家并不鲜见:有人为表示支持动物保护事业,当众烧掉花巨资购买的贵重貂皮大衣;有的工厂主为保护当地环境,把含有有毒化学物质、价值百万欧元的库存服装鞋帽付之一炬;有的数百人不辞辛苦地骑车长途跋涉,或者举办赤身裸体的游行活动,宣扬环保节能理念;有的登漫画讽刺那些一毛不拔的富翁。

在中国,也有个别民营企业家,为了家乡父老的生活,关停水泥厂、治理荒漠,或者给挖煤者发高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这些做法也曾被人们误解,被解读为另有企图,但最终还是被社会所接受。其实,很多时候,国人总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甚至形成习惯,却常常忘记许多“善意”是需要鼓励的。如果我们害怕扶摔倒的老人以免被栽赃陷害,看到每一个乞讨者都觉得像骗子,看到每次慈善新闻都认为是“作秀”,“背后有目的”,那么社会善意就不会积少成多。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新的转型时期,西方金融危机的乌云已经慢慢爬到我们的头顶。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乃至对中国社会的安定、稳定是否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人们都在不安地观察着。这个特殊时机,我们更需要有特殊的人物,用特殊的方式,传达人间的真善美,和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中华美德。只要有这些存在,中国就能够应对未来的任何困难。类似陈光标这样的行为,从侧面看,好像有点怪;从背后看,好像有点坏;但不妨多从正面看,或许会认为:很受老百姓喜欢,也很可爱。行善没有错,掌握好尺度,不跑调、变调就好,如果能刺激与推动社会善意,那就是好上加好。

(据9月27日《环球时报》)

新闻推荐

臧天朔提前出狱 下半年复出商演不降价

因与廊坊斗殴命案及多起恶性事件有关,音乐人臧天朔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日前,他被网友爆料提前出狱,并现身北京某酒吧与好友聚会。与臧天朔熟识的乐评人郭志凯向搜狐娱乐证实了该消息,称臧天朔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