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日里寻找老家
□夏国伟
春日里的老家,橘花四溢,鹅黄初绿,草长莺飞,是爱是暖是希望,是林徽因笔下的人间四月天。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春日里的老家竹笋遍地,一场春雨,隔着泥土都能听见破土的声音。
一湾山水,几缕炊烟,竹林深处有人家,这便是我的老家。西南盛产竹子,每户人家的房前屋后几乎都栽有竹子,我家也不例外。竹子是个好东西,一年四季添枝加叶,翠绿如新,平日里它能固土护坡,涵养水分,春日里伴着夜雨破土而生的竹笋还能点缀春天,为农人带来大地的惊喜。
春雨过后的竹笋,仿佛一夜间便苏醒,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个急迫地探出头来。夹着泥土的春笋,穿着笋衣,裹着茸毛,用嫩黄的穗帽,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雨露。待春笋长高,农人们便背上竹篓,到竹林里来“掰”竹笋,这是春天给予大地的饕餮盛宴。
不知有人是否与我有同样的感受,“掰”竹笋时发出的那声“哐哧”声,清脆干净而又生动有力,让人听着特别治愈,也特别怀念。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春日里的老家耕种撒种,一场春雨,透过薄雾能看到希望的田野。
春日里的老家,是四月的暖阳,融化冰霜,唤醒青蛙,秋冬时节播种的油菜,在春日里香遍整个田野,春暖花开之际,也是农人们耕种劳作、播撒希望的季节。
如今工作在外,已很久没有扛过锄头,摸过镰刀,但儿时春耕的那些画面时不时还会坠入梦乡,唤起乡愁。我这个年纪的90后农村娃,赶上了耕田犁地、割草喂牛的末班车,那些被作为农耕文化挂在墙上展示的锄头、犁耙、斗笠,总是夹着汗水与泥土的芬芳,拨动那根名叫故乡的心弦。
雨后的老家,雾气朦胧,天刚蒙蒙亮,灶房外的炊烟便有了痕迹,庄稼人日出而来,日落而归,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春天更是忙碌不已。清晨的水田冰冰凉,甚至还有些浸脚,爷爷却早已牵头耕田去了。牛是几家人搭伙养的,所以春耕这些天用牛需要排队,轮到自己家耕田,不管刮风下雨都得出门。赶牛、抚犁,边走边唤,手上还得用巧劲,偶尔碰见头倔牛,还必须用竹竿吓唬两下。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便是我对春耕的美好回忆。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春日里的老家天真无邪,一场春雨,穿过时光唤起童年的记忆。
一场春雨一场暖,褪去厚重的棉衣,春日里的老家,是孩子们撒欢的季节,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挑动味蕾,带来满满的幸福。
每当四月渐暖,老家山间的油茶树便开始吐绿换新,这时候,躲藏在新叶背后的茶树片,便成了我们满山追逐的美味。这种侵染了真菌的叶芽会膨大变成茶片,肉质肥厚,味道类似雾莲。红色的茶树片虽美但还未成熟,涩口难咽,只有当它呈乳白色时才会变得清甜可口,这久违的味道,承包了我儿时的所有美好。
当然,春日里的盛宴除了茶树片,还有藏在刺里也要去摘的覆盆子,吃后满嘴乌紫的桑葚,以及吃到牙酸快咬不动豆腐的樱桃……
“春雨清明湿杏花,小山明灭柳烟斜”,一场春雨,转眼又是清明时节,恰好可以带上妻女,祭祖之余,在春日里的老家,找寻儿时的味道。(作者单位:宜宾市叙州区人民检察院)
新闻推荐
本报讯(廖磊)近日,为确保春耕备耕有序进行,叙州区南广镇纪委立足职责定位,突出监督重点,提前谋划,靠前监督,围绕谷种发放环节强化...
宜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