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新区 乘势而上 砥砺崛起的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宜宾日报 2021-03-22 00:52 大字

△俯瞰大学城。奇瑞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叙州园。△市科技创新中心。△朵唯车间。

□本报记者 黄铄然/文 王宇/图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肩负着“建设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宜宾高新区砥砺前行、厚积薄发,2019年升级为省级高新区。

谋定而后动,近年来,宜宾高新区高标准推进“一核三园”建设(“一核”即以大学城科创城为主要依托的双城科创园;“三园”即叙州园、长江园、五粮液园),形成了以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科技服务等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约占全市4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428亿元、约占全市60%;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孵化)平台58家、约占全市55%;高新技术企业88家、约占全市59%。

如今,这方热土上涌动着澎湃生机,宜宾高新区已成为宜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随着宜宾成功获批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全省唯一的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和全省首批省级创新型城市,为园区发展注入磅礴力量,宜宾高新区发展再次按下“快进键”,腾飞之态势不可挡。

双城建设 点燃高质量发展“智力引擎”

错落有致的校舍、绿树成荫的小径、青春洋溢的脸庞……漫步于宜宾大学城内,春色满园,书声琅琅。

时针回拨到2016年,彼时,这片土地却是另一番景象。

2016年以前,宜宾仅有1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2.5万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比全国、全省低11.1和6个百分点。

蝶变始于一个理念——“城市围绕大学建、产业依托教育兴”,打造科教强市,在宜宾高新区建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随之被提出。

各大高校签约紧锣密鼓,各类科研院所纷至沓来,各个项目建设有序展开……从纸上蓝图到“双城”崛起,短短五年,在宜办学高校数量和大学生人数分别增加到12所、7万人,科技创新能力跃升至全省第3位,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宜宾“双城”建设实现“无中生有、弯道超车、跨越突破”,宜宾探索出一条学教研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宜宾已与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20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其中,四川大学宜宾研究生院、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生院、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等10所高校落地高新区,约占全市83%,大学城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技创新中心(一期)建成投用,宜宾同济汽车研究院等14家产研院,欧阳明高院士、邓中翰院士工作站相继入驻运行,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川南分中心、全省首个厅市共建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四川省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创新研发平台落户科创城,科创城奋进崛起;

常态化开展校(院)企双向行动、技术需求对接活动,支持入驻高校、院所与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建了一批智能制造、汽车、轨道交通等产研融合型企业和协同创新平台,签订人才培养、技术咨询、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协议265个,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及成果转化项目200余项,培育“产教融合战略基地”近20个、产教融合型企业40余家,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宜宾,拔地而起的“双城”,正裂变出惊人的发展活力。

产业发展 铸就跨越式发展“基石”

在宜宾高新区的智能终端产业园内,一片繁忙的景象,落户企业马力全开,生产线上热火朝天,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目前我们109条生产线已全部复产复工,具备年产智能整机/智能主板4500万台的生产能力,今年1—2月已实现产值约12亿元。”据四川朵唯智能云谷有限公司外联经理程瑶介绍,今年朵唯将进一步加大投产力度,预计新增生产线40条,产能将提升三分之一左右。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2017年,朵唯落户宜宾,如今园区产值已突破100亿元,朵唯的落户发展只是宜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宾高新区狠抓优质科技企业培育、重点项目落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截至目前,宜宾高新区引进极米、朵唯、康佳等智能终端项目205个,累计投产项目140个,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智能终端产品3.3亿部,产值超600亿元,产业规模居西部前列、川南首位,成功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智能终端)”;奇瑞新能源汽车、凯翼汽车实现批量生产,2020年实现汽车整车销售8.3万台、销售收入58亿元,引进吉利汽车建设高端轻型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以宁德时代为龙头,时代吉利、宜宾锂宝为重点的锂电池产业链企业,计划总投资1000亿元,建设年产150GWh的世界级新能源综合产业基地……实现了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蝶变。

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品牌创建、战略重组,以“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集团为龙头,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2020年白酒产业营收突破570亿元;拥有西部纺织产业龙头企业丝丽雅集团公司、全球最大的粘胶绣花线生产基地惠美线业,初步建成了集纤维、纺纱、印染为一体的前中端产业链,2020年纺织产业实现营收181亿元……跑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加速度”。

成功申报为省级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集聚了青岗科技、浪潮科技等一批科技服务业企业,建成了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川南分中心、科创中心、科技支行等一批科技服务平台;长江上游区域大数据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科技馆新馆等已建成,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大会、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等特色品牌展会……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动力强劲。

大视野大格局谋划,大手笔大力度推进,宜宾高新区未来可期,一个新的时代正乘风破浪而来。

人才引育 全力助推创新驱动发展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

近年来,宜宾市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以产业招人才,为产业聚人才,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的配套政策等形成吸引聚集各类人才的“超强磁场”,宜宾高新区也随之成为各类英才聚集之地、向往之城、创新沃土。

据了解,为强化高端人才引进,宜宾出台人才新政三十条、支持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等系列政策,从安家补助、创业补助、平台建设以及成果激励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吸引高端科技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到高新区创新创业。

近年来,来高新区合作和交流的诺贝尔奖专家、两院院士等高端人才达200余人,拥有硕博士4200余人。同时,紧扣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发展需求,成功引进邓中翰、欧阳明高、刘仲华、王华明、吴锋等两院院士,合力推进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创新。

“我们也在积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我们与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共建了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宜宾工作站。”据宜宾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备介绍,近年来,宜宾高新区先后举办了长江首城人才交流大会、中乌科技论坛、院士(专家)宜宾行、川南经济区人才双选会等一系列招才引智活动,为高新区吸引集聚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同时,我们还设立了3亿元人才科技研发资金,组建了10亿元支持两院院士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健全人才发展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实施人才‘绿卡制度’,为人才提供子女入学、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等服务保障;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拎包入住的院士楼、专家楼和人才公寓,营造宜居宜业的人才环境。”陈备表示。

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谱新篇。如今,宜宾高新区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未来,宜宾高新区也必将奏响激扬的凯歌,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华章。

新闻推荐

观音镇 采茶活动庆“三八”

本报讯(邓诗韬)3月8日下午,叙州区观音镇总工会联合镇妇联、镇团委组织全体女职工在观音镇蟠山村严坳组开展第111届“三八”...

宜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