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 or 升学 中职教育风向在转变
幼师专业学生排练舞蹈。
李良君查看服装专业的学生作品。
核心提示
通过合并、托管、合作、集团办学、校园土地置换等措施,整合1200人以下的“小、散、弱”中职学校,四川省具有招生资格的中职学校由2018年的511所减少到目前的457所,在校生达92.65万人,办学效益提升。
升学口径进一步扩宽:高职单招学校由2019年的59所,扩大到2020年的90所,且有14所应用型本科高校首次开展单招考试,面向中职招生占比超57%。
□本报记者 吴平 文/图
“我中职那一批同学,毕业后上过大学的,现在工作都比较稳定,生活质量相对较高;当时没考上的,通过高三一年的磨砺,意志品质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就业创业也各领风骚;而压根没参加高考直接就业的,大部分已经失去联系,情况不明。”宜宾市叙州区教育局高中股副股长李良君5月12日告诉记者。根据切身体会,他由衷建议中职学生也要树立继续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思想,中职学校也要强化升学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备足后劲。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为2200万人,“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毕业生饱和,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不足”的结构性问题突出。
2019年,宜宾获批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型示范城市,正在以厅市共建“学教研产城一体化发展试验区”为依托,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资本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
为此,记者以宜宾市叙州区为样本,了解中职教育发展历史和未来侧重与趋势,以期为学生就读职业教育和优化教育政策提供参考。
升学为导向艰难转型终成功
1985年,宜宾县根据“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发展布局,调整教育教学资源,县直属第二、五、六初中分别改制为高场职中、柳嘉职中和泥溪职中。
这个转型来得太快,准备时间太短。没有教材、没有专业课师资,老师们赶鸭子上架,就拿大学相关专业的课本来改编,老师先自学、再教学生。
有的学校转型失败,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柳嘉职中和高场职中却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分别于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中和省级重点职中。在此后的若干年中,柳嘉职中和高场职中分别将升学和就业确定为各自的主要办学目标,提供了两个鲜明的办学样本。
李良君1997年参加中考,没有考上第一目标中师,距重点高中录取线也差那么几分。权衡再三,李良君收拾行李,毅然往柳嘉职中走去。三年后,参加对口高考的他如愿考入宜宾学院,更有同学被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录取。
迄今为止,柳嘉职中每年都保持90%以上的本专科升学率,也是唯一一所坐落在乡镇的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生源充足、获奖无数,实现良性发展,树起了农村职教的这面大旗。
柳嘉职中校长蒋小川介绍,为了保证学风优良、纪律良好,对于实在无心向学的,他们坚持劝退。
就业为导向招生一度举步维艰
大学毕业后,李良君于2004年来到 高 场 职 中 任 计 算 机 专 业 教 师 。2005—2008年期间,高场职中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不料却导致生源年年下滑,招生举步维艰。
首先是家长的意识和社会的接纳程度。
“曾经在一段时间内,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落榜生提供的末流教育。老百姓认为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让孩子读个职中再出去打工。不能上大学,对于但凡有点期许和条件的家庭来说,都是莫大的遗憾。”李良君解释道。
其次,也是因为在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快速扩张,而在质量上没能同步跟进。“专业数量少、办学缺乏规范指导,学校各自为政等问题突出。”李良君坦言。
2007年,国家设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对中职学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补贴1500元,覆盖率达90%,有效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入学率。
“当时想读的、不想读的,都冲着补贴来了,导致教学常规和校园管理几近瘫痪。”李良君回忆道,现在想来都对当时的困境感到头疼。
再次,具有初等技能的学生走向社会后,较难在岗位上实现技能进阶和薪资提升。例如,某职校曾经帮一些企业培训制鞋工,细化到制鞋工艺中的每一步流程,1—3月可上岗,即刻能挣到两三千元的月工资,但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待遇也往往止步于此。
在此情况下,以就业为主导的职校压力非常大,必须拿出漂亮的就业成绩单,才能说服家长和学生。
“2008年有个女孩没考上高中,她父亲不甘心让她上职中,招生老师硬是做了3天工作才争取来,2011年毕业后去到一家民办幼儿园工作。戏剧性的是,她毕业后第二年,父亲主动把她弟弟送了来,弟弟毕业后读了一个专科的电子专业。”高场职中副校长王季华说。
王季华介绍,寒门孩子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就业,兢兢业业劳动,为家人顶起一片天。这样的学生每每让他们感到自豪和欣慰。除了对于学生个人,中职教育也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大批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中职教育功不可没。
但仅满足于此是不够的。
校企深度融合职教也可获得高学历
从职校生到职校教师、职校校长,又转战教育局具体负责职业教育,李良君感到,就业局面和人才需求跟以往不同了:本地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且岗位越来越多元,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2008年毕业的两个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班,共80人,几乎都去了广东、浙江,本地没有产业来支撑该专业开设。
跟好利来合作培养的毕业生,以前多到北方就业;随着西南片区乃至三、四线城市的西点铺越来越多,学生甚至自己创业做订制糕点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由于陕西重卡宜宾代理商的努力,高场职中的汽修专业于2016年在柏溪城区有了一个扎实的实训基地,企业深度参与了专业建设。
……
依托“学教研产城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宜宾的职业教育将更加深度地服务于当地产业发展,正在着手进行的是白酒酿造产业和油樟产业的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叙州区教育局副局长郑佐愉介绍,其中,柳嘉职中和高场职中将分别再征地 100 亩和 130亩,总投资 4.2 亿元开展产教融合实习基地建设。
而在政策方面,职业教育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打通升学深造机制,2019年全国高职学校扩招100万名学生,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职业教育的对口高考招生计划政策,有个宽—窄—宽的变化过程。“在2004年以前,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一批川内知名重点大学面向职中毕业生招生,但后来收缩到二本及民办高校、专科学校,现在又有了放宽的趋势。”李良君分析道。
据省教育厅职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高职单招学校从2019年的59所扩大到2020年的90所,14所应用型本科高校首次开展单招考试,面向中职招生计划占比超过57%。
此外,2020年,“专升本”比例增长10个百分点达到15%,专业学位研究生计划招生10437人,较2019年增长40%。还有24所本科高校开展应用型转型试点,建设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200个。
“柳嘉职校、高场职校已经与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化工职业学校等6所高职院校达成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协议,其中职毕业生在考核合格后,能继续到合作学校继续就读,五年完成中职和高职的全部课程。”李良君介绍,“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四级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职业教育成才路已经变得更宽更深。
“从柳嘉职中走出的博士都有两三个了,既有扎实系统的专业训练,又具备理论知识,这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对专业的领悟更快、上手更快。一些有心的学生,很快就能走到行业的前沿。”蒋小川认为。
作为职教人,李良君由衷希望学生能通过职业教育,不仅获得体面的生活,也成为支撑起制造强国的工匠、技师、高级技师。
新闻推荐
5月11日傍晚,市民刘女士带着老人和孩子漫步在宜宾城区三江口长江公园,身边不时有三五跑步爱好者经过。三江六岸华灯初上,河...
宜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