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乡村振兴规划”出炉 打造城乡发展空间新特色(一)

川江都市报 2019-05-07 01:02 大字

宜宾迷人的乡村风光

日前,宜宾市委市政府印发《宜宾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把握宜宾乡村发展现状和规律基础上,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以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为路径,重点明确了发展目标: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取得阶段性成果,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2050年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五区协同

“最美竹海”产业融合发展区:以蜀南竹海为重要载体,以长宁县、江安县、兴文县为核心,融合山水田园、特色文化村镇、特色小镇等资源,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建设集竹工艺品生产、竹制品加工、竹美食、竹编艺术博览、特色民居、乡村酒店、竹文化生态休闲旅游与康养等为一体,突出“竹”核心元素的产业融合、产镇融合、产村融合示范区。

“诗画山水”绿色生态发展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文化资源、向家坝库区等重要资源,以屏山县、叙州区、翠屏区部分乡村为核心,发展林业、优质特色水果、立体农业和生态旅游,融合特色民俗文化、特色村镇等资源,注重保护生态屏障、开发休闲与康养旅游。

“乌蒙云田”乡村产业发展区:依托山区资源禀赋,以高县、珙县、筠连县、兴文县等川南盆周山区县部分乡村为核心,大力发展林业、蚕桑、茶叶、烤烟、中药材、性猪养殖、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及新能源开发,着力提质增效和完善村镇功能。

“都市田园”城乡融合发展区:依托中心城区和长江两岸天然资源优势,以翠屏区、南溪区、叙州区、江安县、高县、屏山县部分乡村为核心,以城市带动乡村、以乡村服务城市,发展蔬菜、水果、酿酒专用粮、食品加工等产业,提升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特色镇、村(社区)、产业园区等,形成城乡融合一体化格局。

“叙府农耕”特色农业发展区:依托传统农耕基础、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交通网络,以叙州区、翠屏区部分乡村为核心,发展特色种养业,整合特色农业示范点、特色小镇、村(社区)等,发展农耕文化、农耕体验、特色休闲农业。

六廊共舞

沿长江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位于“都市田园”城乡融合发展区和“最美竹海”产业融合发展区,涵盖翠屏区思坡镇、菜坝镇、李庄镇、宋家镇、李端镇、牟坪镇,叙州区柏溪镇、普安镇、安边镇、南广镇、赵场街道、高场镇、喜捷镇,南溪区江南镇、马家乡、罗龙街道、南溪街道、裴石镇,高县胜天镇、月江镇,长宁县古河镇、下长镇,江安县铁清镇、水清镇、阳春镇、桐梓镇、江安镇、怡乐镇、井口镇、四面山镇、迎安镇等乡镇(街道)。

“宜长兴”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位于“最美竹海”产业融合发展区和“都市田园”城乡融合发展区,涵盖翠屏区李庄镇、李端镇、宋家镇、牟坪镇,长宁县富兴乡、三元乡、井江镇、铜锣乡、梅白乡、梅硐镇、双河镇、龙头镇、花滩镇、竹海镇、开佛镇、长宁镇,兴文县玉屏镇、僰王山镇、共乐镇、五星镇、古宋镇、太平镇、麒麟苗族乡、石海镇、莲花镇,江安县夕佳山镇、蟠龙乡、底蓬镇、大井镇、仁和乡、红桥镇、五矿镇等乡镇。

向家坝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位于“诗画山水”绿色生态发展区,涵盖屏山县清平彝族乡、新市镇、新安镇、锦屏镇、书楼镇、大乘镇、鸭池乡、中都镇、太平乡,叙州区安边镇、高场镇、喜捷镇、柏溪镇等乡镇。

“宜高筠”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位于“乌蒙云田”乡村产业发展区,涵盖叙州区双龙镇、凤仪乡、复龙镇、横江镇,高县庆岭乡、四烈乡、庆符镇、落润乡、嘉乐镇、罗场镇、蕉村镇、羊田乡、潆溪乡、可久镇,珙县孝儿镇、下罗镇、沐滩镇,筠连县筠连镇、腾达镇、巡司镇、沐爱镇、武德乡、蒿坝镇、镇舟镇、大雪山镇、团林苗族乡等乡镇。

宜威线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位于“鸟蒙云田”乡村产业发展区,涵盖高县大窝镇、来复镇、复兴镇、文江镇、沙河镇、趱滩乡、双河乡,珙县恒丰乡、仁义乡、底洞镇、巡场镇、珙泉镇、玉和苗族乡、上罗镇、罗渡苗族乡、洛表镇、洛亥镇、曹营镇、石碑乡、观斗苗族乡、王家镇等乡镇。

乐宜线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位于“叙府农耕”特色农业发展区,涵盖翠屏区菜坝镇、象鼻街道、邱场镇、白花镇、永兴镇、王场镇、孔滩镇、明威镇、宗场镇、思坡镇、双谊镇,叙州区观音镇、柳嘉镇、隆兴乡、李场镇、古柏镇、泥南镇、泥溪镇等乡镇。

多点突破

指产业园、科技园、国家公园、特色农业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点、特色小(城)镇、新型社区示范点、景村融合示范点、精品自然(文化)村落等功能单元。

七大乡村

产业重点工程

竹产业提升六大工程:大力实施竹资源培育改造、精深加工、文旅融合,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组织保障等“六大工程”,2022年宜宾市竹林面积超过354万亩、竹产业综合产值380亿元以上,建成“中国竹都·最美竹海”。

茶产业巩固提升工程:到2022年,建成宜宾市标准化茶园面积80万亩以上,实现茶产业年综合产值300亿元以上。

肉牛产业化发展工程:到2022年,实现年出栏肉牛50万头、综合产值500亿元,带动规模养殖户500户。

生猪产业发展工程:到2022年,实现出栏生猪600万头,综合产值500亿元。

蚕桑产业优化提升工程:到2022年,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60万亩、实现蚕桑产业综合产值55亿元以上。

特色林业专项工程:壮大油樟产业,发展漆树、桢楠、沉香产业。到2022年,把宜宾建成全国知名的“世界樟海”“国漆之都”“桢楠之乡”。

百万亩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工程:到2022年,酿酒专用粮生产基地达到100万亩,建成“宜宾酿酒专用粮大地艺术风景项目”。

幸福美丽

新村建设行动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程:到2020年,改造、新建、保护等各种形式的新村建设覆盖所有的行政村;市级或县级“四好村”普遍建成,省级“四好村”占比达60%以上;168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720个左右,占宜宾市行政村的95%左右。到2022年,全面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按照《宜宾市“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实施方案》,到2020年累计完成总目标任务的70%,到2022年基本完成宜宾市86674户农村土坯房的分类改造整治工作。

乡村景观改造工程: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景观全面配套,与乡村景观相融。◎宜宾晚报记者 黄平

新闻推荐

叙州就业走进珠三角 设立就业服务站

晚报讯为进一步拓展叙州就业公共服务范围,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和质量,近日,叙州区人就局赴珠三角地区设立叙州就业服务站。...

宜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