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叫“回家过年”

宜宾晚报 2019-01-31 10:55 大字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许多漂泊在异地他乡之人返回故土与家人团聚的日子。昨(30)日,记者来到宜宾火车站、西门汽车客运站等地,与回乡的农民工进行了交谈,聆听他们在外打工拼搏的故事,了解他们眼中的家乡变化。

家乡变化真大

在西客站,记者与叙州区凤仪乡莲花村返乡农民工吴盛本交谈起来。他说,这两年自己都在成都市温江区的石膏厂打工,在厂里负责制作石膏线条。吴盛本的双手,都磨出了老茧。

石膏里的波纤网是很棘手的物品,吴盛本称,自己在上岗时都戴着手套操作,并且每天在早上6点就得起床,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0小时以上,有时还要加班。“2017年我存了3万元,2018年还是存了3万元。”聊起收入时,吴盛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谈到年后的打算,吴盛本说,他已经辞去石膏厂的工作。

吴盛本,今年55岁,长期在外打工。他说: “能在宜宾打工,一直是我的心愿,远走不如近拿抓嘛。”吴盛本经常关注着宜宾的发展情况,了解到相关企业长期都在招收民工,他准备在过完春节后,在宜宾寻找就业岗位。

吴盛本高兴地说,近两三年,宜宾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每次回来看到都是一个新模样,自己为美丽的家乡感到很骄傲。

感受宜宾之夜

晏兴凯是叙州区凤仪乡凤仪村人,现在在成都的一个建筑工地做杂工。“去年我积存了两三万元,就是挣得辛苦些,在工地上啥活儿都干,如挖沟、回填、打扫卫生、搅拌水泥,遇见啥子就做啥子。”晏兴凯说。

现年62岁的晏兴凯,离异单身,大女儿去山西打工,二女儿出嫁了。即使这样,他也愿意在春节的时候回一趟老家,见一见亲朋好友和乡里乡亲。

“宜宾的夜景很漂亮,我走在大街上亲自去感受了一番。”晏兴凯从成都坐车到宜宾已经是晚上了,看见满城火树银花不夜天,感到十分高兴。他先后来到人民路、地标广场、三江口等地方,闪烁的霓虹灯把宜宾城区装点得格外漂亮。看着夜晚美丽的宜宾城,晏兴凯想,要是把乡镇都“亮”起来,都像城市那么美,就太好了。

回家过年团聚

“路程再远,也要回家过年。”正在候车的返乡民工周德伍,家住在叙州区凤仪乡凤仪社区。5年来,他一直远走新疆库尔勒打工,几年都没有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今年在老人的要求下终于回家过年。

“我是坐班车回来的,车费花了500多元,途中还转了几次车,经过了3000多公里的颠簸路程。”周德伍说,回想起这几年在外过年的经历,老乡给了他很多温暖。每年过年的时候,周德伍都和老乡们聚在一起,做上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有时候也涮上火锅,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过个年。

出门在外,周德伍最惦记的还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特别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今年,儿子将面临高考,他希望孩子能考一个好大学,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周德伍告诉记者,他通过视频和照片,了解到家乡的变化,门前的那条臭水沟也清理干净了。政府还为他们一家3口人解决了低保和购买了新农合医疗保险,让他们一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自己一家人也要好好工作,勤奋上进,努力回报社会。

新闻推荐

1月25日停电信息

城区:无江北:停电时间:07:00-20:00停电原因:白临港人才公寓线路迁改工程。停电范围:翠屏区临港:柏树林变电站施工用电、黄官其...

宜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